高晓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济南 250014)
益气养阴治疗心房颤动案例1则
高晓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济南 250014)
本文叙述一则益气养阴法治疗心房颤动的病例,并分析探讨其病机及组方配伍原则。
心房颤动 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1]心房颤动属于中医“心悸病”范畴,为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2]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益气养阴法治疗心房颤动的经过。
患者夏某,男,73岁,2016年2月9日因“阵发性心慌2天”于山东省中医院住院治疗,入院症见: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伴有乏力、汗出,无夜间憋喘,无双下肢水肿,口干,五心烦热,舌红,大便干,小便调,少津,脉沉细。心肺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尖搏动向左下方移位,搏动范围扩大。心界增大,叩诊心浊音界第5肋间距前正中线10cm、第4肋间距前正中线9cm。心率:134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脉搏短绌,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辅助检查:BNP:1906.3pg/mL,心电图:1.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2.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3.左心电轴偏转,4.负的T波(Ⅱ,aVF);心脏彩超:1.左室射血分数:EF57﹪,2.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3.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腹部彩超:1.中度脂肪肝,2.双肾囊肿。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心悸病,气阴两虚证。西医诊断: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2.脂肪肝,3.肾囊肿。治疗经过:西医治疗:1.以终止室上速,控制心室率,营养心肌为原则,2016-02-09至2016-02-11持续给予艾司洛0.4g+0.9NS﹪46ml微泵泵入(泵速3-10ml/h),另外常规给予极化液组(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 单硝酸异山梨酯、环磷酸腺苷葡胺, 左卡尼汀扩冠营养心肌以改善心肌代谢,扩张静脉降低回心血量,进而减轻心脏前负荷,扩张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配合使用齐征以抗凝,可定以降脂,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聚集,应用氢氯噻嗪、螺内酯利尿减少心脏前负荷、减少RAAS激活,螺内酯作为醛固酮拮抗药还可以减缓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中药制剂益气复脉注射液以益气养阴,患者室上速得到控制。2.转复窦性心律为目标,⑴ 2016-02-12至2016-02-13给予可达龙0.3g+5%GS 44ml微泵泵入(泵速1.5-10ml/h),未能转复窦性心律,且心率110次/分左右,改为口服可达龙0.2g TID*3周,同时配合使用倍他乐克12.5mg BID-50mg BID,患者仍未能转复窦性心律,心室率仍可达到100-115次/分左右。⑵改用合贝爽,从低剂量10mg QD给药,逐渐加至30mg QD,静脉滴注一周,心室率仍在110次/分左右。⑶改用康忻5mg BID*1周,心室率仍在95-110次/分。⑷康忻5mg BID+地高辛,地高辛0.25mg QD*5天,后改为0.125mg QD维持1周,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律齐。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原则,以生脉散加减,处方:黄芪30g,人参9g,麦冬30g,五味子6g,丹参30g,川芎12g,酸枣仁30g, 柏子仁15g,葛根30g,寄生30g,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10付。2月25号患者胸闷、乏力减轻,但仍有心慌,加苦参15g,甘松30g常山9g, 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10付。3月31号查房,患者偶有心慌,无胸闷,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音低,心率:75次/分,律齐,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率。患者诸证悉减,继服上方7付,好转出院。
关于对心悸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就有其症状的描述,《灵枢·四时气》云:“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 “心下悸”等。对于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也各有见解。《素问· 平人气象论》曰:“……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认为其病机为宗气外泄所致。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变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清代王清任淤血内阻导致心悸。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病机为虚,但对致虚之因各有不同见解。
孟昭阳主任医师认为心房颤动的病机主要为气阴两虚,病位主要在心,脾胃,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体质壮实素体阳盛之人,平素嗜酒,或喜食辛辣炙煿厚味,或久病体虚,损伤脾胃,酿生湿热,耗损阴津,日久可影响到脾之健运,胃之受纳,气血阴津生化之源不足,不能化赤为血,濡养心脉,再者脾为肺之母,母病及子,肺气不足,吐故纳新功能失调,宗气由肺吸入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微相合而成,今土虚不能生金,宗气不足,贯心脉行呼吸,助心行血功能失调。肾为后天之本。房劳多产,耗伤肾精,加之年老体衰,阴精更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阴,心火失于心阴的滋养而致心火偏亢,扰动心神,致心神不宁。
根据此理论基础,处方中的黄芪,人参补益脾肺之气,使宗气充沛以贯心脉行血气。麦冬,滋心阴,清心热,《本草汇言》曰:“麦门冬,清心润肺之药也。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精神失守……。”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二者益心气,滋心阴。丹参活血祛瘀,除烦安神,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二者活血行血,使血脉通畅。酸枣仁,柏子仁,滋阴养血,宁心安神,与川芎合用,补血行血。桑寄生补益肝肾,滋养肾阴。葛根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诸药配伍,共凑益气滋阴,活血化瘀之功。
孟昭阳主任医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诊治心房颤动疾病时,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准确把握病因病机,根据整体观念,四诊合参,审症求因,辨证论治。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8.
[2]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26.
(2016-05-30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