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楠,王成龙(.鹤壁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河南鹤壁 458030;.新乡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
一例猪瘟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疗
韩楠1,王成龙2
(1.鹤壁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河南鹤壁458030;2.新乡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
某养猪场存栏母猪20头,育肥猪150余头。2015年4 月5日,畜主去给断奶仔猪进行喂料时,发现1头仔猪死亡,另有几头仔猪精神沉郁,不愿采食,拉稀,对不愿采食的仔猪测量体温,体温41.5℃,随后注射安乃近注射液和黄芪多糖注射液,以后几日陆续有2头死亡,畜主携带1只精神状态不佳的仔猪到动物门诊来检测。
携带的发病仔猪为2月左右的断奶仔猪,精神萎顿,食欲废绝,眼内有大量黏稠分泌物,眼睑黏合;腹下、耳尖和臀部有出血点;体温41.3℃;排出的粪便为灰白色带恶臭的稀粪。
解剖病猪发现:颌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切开淋巴结的切面呈大理石样;喉头部有出血点;肾脏肿大,有针尖状大小数量不等的点状出血点;膀胱有点状出血点;小肠和大肠周围有胶胨状物质,腹腔内有大量浑浊液体;回肠和盲肠结合处有纽扣状坏死灶;肝脏表面有出血点。
初步判定为猪瘟和细菌混合感染病例,无菌采集病死猪淋巴结和血液进行猪瘟PCR病原检测,另无菌采集部分肝脏和腹腔浑浊液体进行细菌检测。
4.1病原学检测
将病死猪的淋巴结和血液凝固后的血清分别进行RT-PCR检测,采用的是郑州中道试剂有限公司的猪瘟RT-PCR试剂盒,操作过程和结果判定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和判定。RT-PCR检测结果为猪瘟阳性。阳性和阴性对照均成立。
4.2细菌镜检
取肝脏和腹腔浑浊液体直接抹片,用革兰氏染色法进行染色镜检。该细菌镜检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菌。
4.3细菌分离和培养
将无菌采集的病料和腹腔浑浊液体接种含犊牛血清的营养琼脂平板中,在37℃条件下培养过夜。细菌形成大小不等的菌落,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边缘整齐或不太整齐,菌落颜色为灰白色。挑选菌落进行染色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阴性杆状菌。呈现的菌落形态和镜检结果和大肠杆菌相似,疑似为大肠杆菌感染。
4.4生化鉴定
挑选典型菌落分别接种生化培养基,并设对照。将试验管和对照管置37℃培养箱中培养,每日观察1次,连续观察7 d。生化鉴定呈现该菌发酵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甘露糖和果糖;靛基质、甲基红和硝酸盐试验阳性,不发酵肌醇,赖氨酸脱羧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阴性,柠檬酸盐利用及硫化氢、V-P、尿素酶试验均为阴性。根据生化鉴定结果可以判定该菌为大肠杆菌。
4.5实验室检测结果
根据病原RT-PCR的检测结果和细菌的生化鉴定结果,可以判定为猪瘟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
5.1猪瘟的防治措施
目前,治疗该病没有特效药,主要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和加强饲养管理来降低或消灭猪瘟的感染。首先要将发病的仔猪单独隔离饲养和治疗,防止交叉传染。用消毒剂对全舍进行消毒,1 d 2次;病死猪要烧毁或深埋处理;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提高仔猪免疫力的药物。对未发病的猪及时免疫猪瘟疫苗,对发病的仔猪要对症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及时接种疫苗。推荐猪瘟免疫程序:仔猪:35日龄首免猪瘟弱毒疫苗2头份,肌肉注射;60日龄进行二免,猪瘟弱毒疫苗4头份,肌肉注射。
5.2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或中药进行治疗。抗生素可以选择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如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在使用时要考虑到耐药性的问题,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做一下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中药可以选择白头翁散、郁金散等中药来治疗。中药作用效果较慢,一般不做治疗用药,主要作为预防用药。
建议有条件的猪场在免疫猪瘟疫苗后,要对猪瘟的抗体定期进行监测,一旦低于要求,应加强免疫接种。发病猪在感染猪瘟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病原菌。在临床上,也要注意防范细菌病的感染。病毒病和细菌病同时感染时,猪机体的抵抗力大大下降,可能导致大量死亡。
收稿日期:(2016-03-16)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4-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