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松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的一类疾病。此病可损害新生儿多器官的功能,尤其易对其心脏的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诱发可逆性的缺氧性心肌损伤[1-3]。为了分析用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患儿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某院将100例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患儿分为B组(50例)与A组(50例),为A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儿加用1,6二磷酸果糖片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中的100例患儿均为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某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患儿。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些患儿分为B组(50例)与A组(50例)。在B组中有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4例,其年龄为1.9~4.9天,平均年龄为(3.0±0.2)天,其中有37例患儿为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有13例患儿为经自然分娩的新生儿。这些患儿的体重为3.4至5.9公斤,其平均年龄为(4.4±0.6)公斤。在A组中有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5例,其年龄为2.2至5.1天,平均年龄为(3.2±0.1)天,其中有35例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有15例经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其体重为3.5至5.8公斤,平均体重为(4.3±0.7)公斤。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为A组患儿进行清理呼吸道、吸氧、保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儿加用1,6二磷酸果糖片(生产厂家: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H53022074,规格:5.0g/支)进行治疗,其用法是:每次将10g的此药溶于灭菌注射用水100m1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静脉滴注2次,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在对两组患儿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
显效:经治疗后,患儿的一般情况良好,不再发生窒息。有效:经治疗后,患儿的一般情况良好,呼吸困难的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无效:经治疗后,患儿的一般情况较差,呼吸困难的情况未得到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B组患儿中,有35例患儿的治疗效果为显效,占70%(35/50);有15例患儿的治疗效果为有效,占30%(15/50),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50/50)。在A组患儿中,有28例患儿的治疗效果为显效,占56%(28/50);有18例患儿的治疗效果为有效,占36%(18/50);有4例患儿的治疗效果为无效,占8%(4/50),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46/50)。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有39例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正常,占78%(39/50);有11例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异常,占22%(11/50)。A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有33例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正常,占66%(33/50);有17例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异常,占34%(17/50)。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其心肌酶谱指标的正常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此病患儿易因发生低氧血症及酸中毒而导致心肌细胞受损,进而可使死亡率显著增高。1,6二磷酸果糖具有改善细胞的代谢功能、传递呼吸链中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保护细胞膜[4-5]、抗氧化、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状况、增加心输出量、保护心肌细胞、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肌的舒张和收缩功能、促进受损心肌恢复等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其心肌酶谱指标的正常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对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1,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而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周垦横.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4):191-192.
[2] 姬静璐,王玉.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5,13(05):93-94.
[3] 甄锦壮,李建萍,邓杨富,陈澄.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09):10-12.
[4] 葛永红.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1):3744-3745.
[5] 安彩霞,毛庆花,林丽星,杨学梅,张志玲.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疗进展[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01):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