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哲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金哲
现代企业制度在内涵方面更为丰富,与传统的企业制度相比产权更为明晰,在管理制度的设计方面也更为科学合理。会计监督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监管者,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之后也需要及时的进行补充丰富,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可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配套的会计监督方法,目前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两者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求更好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会计更好的发挥监督的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会计监督;措施
现代企业制度是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变化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市场经济要求参与的企业主体在治理结构、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进,通过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以达到要求。会计监督制度一直是企业制度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因为企业的运转是离不开财务工作的运转的,而会计监督正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考察。会计监督不仅对企业内部的经营运转情况进行审查监督,更是为了保证企业可以提供准确财务报表、展示其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的审核过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更好的发挥会计的监督功能。
(一)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以致会计工作较为混乱
现代企业制度中管理体制和内控制度是两个主要的构成内容,这两部分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乎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与否。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却并没有做好这两个主要的部分以至于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框架,会计工作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而是沦为形式工作,最终使企业内部经营混乱,企业也因此而陷入经营困境。
(二)与《会计法》配套的法规缺位导致实务中会计监督工作无法可依
《会计法》的颁布为会计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层面的指引,然而在实务中遇到的一些较为具体的问题,《会计法》却没有直接明确的规定。与该法配套的法规暂时的缺位的直接后果就是存在一些企业为了省时省力,还在沿用过去的方法来进行会计监督工作。虽然已经学习了新的会计监督制度,但是因为仍然使用旧有的观念和会计方法,最终的结果很难达到《会计法》的要求,这样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是非常不利。
(三)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会计人员依附性较强,难以满足会计监督的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并未给予会计人员独立的地位,这样的背景下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中就存在很多束缚,因为雇佣关系限制了会计人员在行使监督职能时的客观性。会计人员需要取得雇主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得以继续工作,这样一来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企业的一些违规行为的时候,会计人员就很难保持客观性,客观的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能。这种制约是非常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的。
(一)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体制,为会计监督工作铺平道路
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与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确保会计监督工作的基础——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管理体制是和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两大支柱,在完善这两部分之后,现代企业制度才得以建立。而从企业的会计工作角度来看,这两部分是确保会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的基石,有了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才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生产计划、利润分配等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而企业的管理体制则帮助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风险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现代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机制,有利于财务人员合理的对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更为精准的计量,企业为了自身的长久发展,是需要从在企业的内部安排相关的会计监督制度的。
1.提高对资产类项目的监督力度。资产是企业进行持续经营的基础,会计监督的首要任务就是监督企业经营中各项资产的运用与留存情况。每年定期的资产清查是会计监督的主要措施,在发现资产有所损耗、遗失等与账面记载不符的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在账目做相应的调整。除此之外,现代企业中要积极发挥财务工作对决策的辅助作用,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时,需要会计部门做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监督以及决策过程是否真的会有利于企业利润增长的监督。这一步骤是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合理的不可或缺的步骤。
2.严格监督企业的各项费用、成本支出。企业经营中的各项成本、费用是递减企业收入的主要部分,会计部门通过对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各项费用与成本进行严格的审查,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浪费,有利于规范企业的日常经营。降低这些抵减项目的数额,也是增加企业利润的一种方式。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招待费、管理费用的监督审核,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这些项目通常是工作人员侵蚀企业金额的重点。
3.对企业的经营成果的分配要增加监督强度。企业的利润分配是最容易对所有者权益造成不公平分配的部分,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需要加强对这一部分的监督力度,才能保证利润分配的科学合理。对经营利润的分配需要对分配方案、公积金提取进行审查,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分配方案是否公平合理,大股东是否侵蚀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这些内容都是会计监督工作的重点。
(二)出台配套的法规为会计监督的实务工作提供指引
企业会计监督不力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企业内部原因的影响。从外部考察可以发现,缺乏与《会计法》配套的操作细则指引是导致企业会计监督职能无法顺利实施的外在原因。而从企业内部寻求原因则可以发现,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在没有新的操作指引的前提下,仍然使用旧有的操作指引,没有及时的将《会计法》的新理念应用到会计监督工作中则是导致会计监督职能无法有效发挥的内部因素。出台与《会计法》配套的实施细则与法规,是为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引。《会计法》是从法律的层面上对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大方向予以确定,然而实务工作中很多操作细节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出台配套的法规与操作细则,可以大大的增强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精准度,也有利于监督职能的履行。会计监督工作在有了这些操作层面的法规指引之后,可以使会计人员在行使监督职能时,采用配合《会计法》理念的操作方法来进行财务工作。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使其更好的发挥监督职能
现代企业制度之中,会计人员受限于雇佣关系,在行使监督职能的时候考虑到个人的事业发展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将这种限制最大程度的降低,公司在设置企业制度的时候,可以通过匿名来隐去相关责任人,以对会计人员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同时还可以将会计人员的人事考核等可以直接影响会计人员事业发展的权力上收,由董事会直接进行考核,与会计人员的直接上级分离,这样就可以避免会计人员为了迎合直属上司而弱化监督职能。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会计监督的质量,使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真正的发挥监督职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保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除了以上这些外部的规定之外,企业还要通过定期举办培训,对尽职的会计人员予以表彰,为员工梳理榜样,对那些敢于讲真话办实事以企业的利益为最高目标的会计人员,企业要设立相应的奖励表彰制度,以此激励其他的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履行监督职能。
综上,现代企业的经营已经不能再单纯的依靠管理者的经验,更多的是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行。会计监督体制的完善是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因而企业在进行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需要给予会计监督体制以充分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戴恒年.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J].财会学习. 2016(10).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化高速公路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