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恩
高校公务卡推行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何其恩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减少现金结算支付方式,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高校作为公务卡结算方式推广领域之一,在推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从高校角度,结合本单位在公务卡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公务卡;高校
公务卡是用于中央预算单位工作人员的日常公务支出和报销的信用卡。以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为基础,持卡人刷公务卡即可在授信限额内透支消费,减少了教职工现金消费的潜在风险,凭POS单和发票在财务部门报销,由所在单位零余额账户统一还款。
财政部于2011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所有实行公务卡的中央预算单位,需将办公费、印刷费等16个项目列入公务卡结算目录并强制执行。省属高校作为公务卡改革推行的对象,虽然没有执行像中央预算单位那样严格的强制结算目录,但所适用的省级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结算明细科目也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水电费、交通费、劳务费等。公务卡结算方式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了各级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增强财政支出透明度。
1.公务卡使用率较低
很多持卡人喜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倾向于现金消费,觉得公务卡报销过程繁琐。在公务卡推广过程中,公务卡代理银行只是把提高公务卡开卡量作为突击任务,普遍存在开完卡就不再重视公务卡后续推广工作,持卡人用卡积极性不高,大量办卡却不开卡或者开卡却不用卡的现象导致公务卡使用效率不高。
2.公务卡应用范围有限
一方面是刷卡地域范围有限,因为可刷卡消费的机构表现出地域分布不均衡态势,一、二线城市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POS机刷卡点分布较广,但诸如农业、煤炭、地质等野外作业为主的科研项目主要集中在农村、山区等POS卡服务严重匮乏的偏远地区。另一方面是公务卡申领范围有限,学生活动支出作为高校经费支出的主体之一,但学生无法申领公务卡,所以这类支出只能由学生向老师借用公务卡,而教职工就存在卡片盗刷、信息泄露等风险,不要求这类支出使用公务卡又容易产生漏洞。
3.公务卡催生新违规现象
在公务卡实施过程中发现使用公务卡报销存在潜在的新违规风险。首先是潜在的回扣问题,基于持卡人与销售方可能存在的合谋行为,持卡人会接受买价严重高于市场均价的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得到真实发票,还可以拿到多支出的利润提成。其次是以公还私问题,持卡人拿着个人消费发票在单位报销。
4.报销手续繁琐,还款不及时
高校在推广公务卡过程中,会计会因公务卡过渡阶段的繁琐手续而不适应,如开户行公务卡对接结算系统运行不稳定、报销操作步骤复杂等问题。首先是报销手续便捷性,原来使用网银结算时,出纳通过网银系统实现资金收付的电子划转,将报销款直接打入持卡人银行卡或对方单位账户。但相较于网银结算,公务卡结算要复杂许多,预算单位需要通过财政综合办公平台将生成的支票和公务卡还款明细提交开户行,开户行按支票金额从零余额账户转至公务卡还款过渡账户,然后分别划入持卡人个人账户。其次是公务卡消费还款时效性,免息期最后一天即为最后还款日,但教职工申请报销过程中,除需等待主管领导签字外,还需将财务部门在公务卡支付系统中查询、审核、录入,甚至是寒暑假期等环节耗费的时间考虑在内。
5.开户行后续服务有待完善
由于跨行发卡会导致公务卡开户行无法实时清算,所以公务卡开户行原则上为本单位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开户行因缺乏市场竞争压力,而在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如办卡手续烦琐、办卡期限长、公务卡消费结算等后续服务没有同步跟进等问题。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率
开户行和高校应积极协调配合,针对公务卡快捷、便利、安全的优势,努力做好持卡人宣传工作,转变教职工的用卡观念,引导大家了解公务卡推广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公务卡操作流程和规则,充分认识可能出现的消费和还款风险,规范其用卡行为。
2.改善用卡环境,放宽发卡限制
为避免卡务建设进度滞后影响公务卡推行,一方面针对刷卡地域范围有限的问题,银联应加大POS机布设力度,提高商家刷卡交易的积极性,优化完善开户行消费结算系统和银联跨行结算等系统,确保对接系统运行的及时、准确和安全。另一方面针对公务卡申领范围有限的问题,由于大学生仍没有独立经济收入,高校可以考虑将学生经费支出改为网银对公转账,而不再是公务卡支出结算方式。
3.加强结算监管,完善监督机制
为使公务卡制度更好地发挥其优越性,必须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一是要建立起财政监督制度,对公务活动的消费支出实现实时监控,发挥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对资金流向的监管作用;二是对公务卡可疑的交易信息进行审计监督,严查公务卡结算过程中的违规套现和虚假交易行为;三是制订本单位公务卡结算管理细则,对公务卡报销环节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内控机制。
4.优化报销流程,提高还款效率
目前公务卡报销流程较繁琐,造成不能快速还款。一方面,财政部门应优化支付流程,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开户行网银系统结合,以提高资金划拨速度,减少高校支票使用量和财务人员往返银行的次数,达到降低财务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财务软件系统公司应构建高校、开户行、财政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财务报销联网系统,简化报销流程,省去高校生成、打印支付凭证及送交代理银行的步骤,提高报销效率。
5.建立银校互联平台,提高财务工作满意度
首先,开户行应完善公务卡管理制度和结算流程。对预算单位的公务卡办理要尽可能简化办卡程序、加快办卡速度、提供人性化服务。其次,结合网络新媒体的大趋势,银行和高校应联合为持卡人提供创新服务,开发形式多样的移动客户端,便于教职工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平台及时查询消费明细、报销进度、报销款到账情况、还款提醒以及信用卡余额。持卡人在准确了解报销流程后,可以明确公务卡还款的时间,避免因担心公务卡还款逾期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为预算单位和公务卡持卡人提供便利。
[1]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财库[2011]160号)[EB/OL],http://www.mof.gov.cn/mofhome/ guokusi/zhengfuxinxi/guizhangzhidu/201112/t20111207_613626. html.
[2]许兆泉.高校财务资金结算支付体系研究——以L大学为例[D].兰州大学,2013.
[3]王涵,张永冀,朱曼亚.BL高校网络报销模式的建立与改进.财务与会计,2015(11).
[4]赵燕玲.公务卡“卡得住”的“假”与“卡不住”的“真”——兼议公务卡审计监督意义与思路.会计之友,2014(33).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