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轻 李名威 虞丹婷
我国农业项目绩效评价中生态效果类评价指标选取的现状及问题
黄云轻李名威虞丹婷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农业项目生态效果的绩效评价十分重要。生态效益绩效评价作为一种新兴的指标评价切入点,需要综合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开展评价,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平衡点,以实现在保护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最大经济效益。基于指标评价现有理论的研究现状,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指标选取原则、方法和理论基础,提出了我国农业项目绩效评价中生态效果类评价指标选取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使生态效果类绩效评价理论研究的成果能够在未来的实践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农业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生态效果类;现状及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绩效评价的含义也在逐步完善和丰富,当前绩效评价研究中关于微观评价指标研究的缺失使得一些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例如:经济效果类、生态效果类、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等等,本文以生态效果类指标分析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农业项目的绩效评价,可以更加完善绩效评价的微观研究。通过对生态效果类指标进行研究,可以通过评价农业项目的效益、效率、效果和持续性来综合评价项目的产出,而不是单一地考虑经济效益,通过对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可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和生态效益;实现公平、持续、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以及对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
1.指标选取的原则
指标选取的原则要遵循相关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所谓相关性,即所选指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之后最能影响项目生态效果的指标,即跟农业项目的生态效果密切相关,由于绩效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也不相同,关注的方面也不相同,因而要保证评价结果尽量客观,就要保证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科学性即通过科学的指标选取方法,例如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等来找到项目的关键指标,以保证指标选取的每个环节公平、公正、合理;系统性的要求源于农业项目的生态效果绩效评价指标涉及的对象一般内外环境比较复杂,多种因素掺杂在一起,评价对象的复杂性要求了评价指标必须在整体上全面地反映项目评价对象,否则容易使评价结果脱离实际和片面化,不能真实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可行性即所选出来的生态效果评价指标能够应用于指导和改善实际情况,能够发挥它的价值,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方面,研究出来就束之高阁了,它的可行性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2.指标选取的方法
利用影响生态效果这些因素构建出生态效果绩效评价初始指标集,然后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对项目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的评价指标。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要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诉求来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把指标选取出来之后要对它们进行相关性检验,去除重复的多余的指标,剩下具有代表性的有显著影响的指标,然后构建指标集,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各种检验,最终完成生态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选取的方法拟先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份分析,运用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来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层层筛选,最终选出对我们最用的指标用于指导实际研究。指标选取的理论基础涉及绩效评价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领域的外部不经济)等等。
第一,国内研究绩效评价指标的多为政府绩效评价以及企业绩效评价,且多是研究经济效益和资金效率指标,专门研究生态效益指标的比较少,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作用日益凸显,所以现在更多的是借鉴企业绩效评价,有些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对本文的研究不是很适用,由此也造成了生态效果指标研究难度大、成果少。
第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好多成果是依据经济理论而建立的,虽然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然而现实情况往往具有特殊性,理论和现实的差异使得我们的研究无法落地,定性指标固然重要,而当前我们研究的瓶颈是如何进行定量研究,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才能更加贴近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涉及到的指标选取问题有指标收集难度大,有的指标无法全面收集,农业项目大多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农村,各种基础设施和政策执行相对来说不太完善,所以导致好多理论上认为很重要的指标没有收集或收集不全面;指标细化难度大,个别指标甚至难以细化。指标的细化决定着研究成果的精细程度和执行结果,也是指标评价很关键的一部分,它决定着不同项目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以及问题如何细致地解决的问题,这要求项目执行者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相当了解和熟悉,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细化的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维度不统一,比如在一些指标的选取过程中,不同专家的研究方向不一样,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不一样,受益群体不一样,因而评价标准和评价维度也会大不一样,由此造成评价结果的差异比较大,可能偏离实际研究结果;指标数量不统一,相对来说,搜集到的指标数量越多,越贴近现实情况。评价模型不统一,不同的研究学者研究同一个问题,但是采用的模型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鉴于此就要求项目参与者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模型方法;多采用定性方法,定性的研究方法相对来说缺乏实证性的验证,相对来说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更符合中国农业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通过对农业项目生态效果类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的原则、方法以及它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我国农业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家大力支持三农问题,然而,在国家给与了众多政策支持和政策倾斜的结果下,好多地区和领域却收效甚微,甚至个别地区在享受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后,发展仍然没有起色,或者是在取得了一部分经济效益的同时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资源,长此以往,农村的可持续性如何保障,农民如何安居乐业?因此对农业项目生态效果类绩效评价指标研究十分重要而且迫在眉睫。
因此,通过本文研究,希望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筛选出对绩效评价工作人员合理、有用、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为农业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中的生态效果类指标的选取提供参考,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希望通过研究生态效果类绩效评价评价可以完善农业项目绩效评价理论体系,使农业项目绩效评价中生态效果类指标的选取更加科学,进而实现农业项目绩效评价的结果客观、可靠。
[1]黄云轻,李名威,魏名星.浅析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及对策[D].河北农业大学,2016.
[2]李名威.土地治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
[3]李名威,尉京红.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