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远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其完善措施
于思远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支持,说到底行政事业单位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其发展是靠国家财政全额拨款,但是在预算管理方面,很多事业单位还存在很多不足,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关概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完善措施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非常重要,它是指财政部门同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之间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规划的一个全过程,包括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领拨缴销的各种形式和方法,其中相关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划分等也属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主要是通过计划的数量化,对相关的工作标准进行控制,针对存在的偏差要及时纠正,从而保证财政资金的充分合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能够将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事业单位只有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才能更加科学准确地预测和判断未来经济发展状况,为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前提和基础,也有利于通过科学组织收入来控制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对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主要包括全额补助、差额补助和自行收支这三种。其中全额补助主要是指收入比较少或者没有稳定收入,其各项支出主要是靠国家的预算拨款;差额补助指的是有一定的收入,但是只是一定的数量,主要是靠进行稳定的经常性业务,但是取得的收入还不能够满足单位的日常经营支出,依然需要依靠财政补助;自收收支主要是指那些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管理主要有五种形式:第一,对于自收自支的管理单位主要实行核定收支、减收超支不补和增收节支留用等方法;第二,对于那些收入大于支出的行政事业单位,在核定收支数时,要将单位的一部分收入向财政进行上交,或者是由主管部门进行保管;第三,对于实行自收自支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内部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第四,对于实行自收自支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性质依然不变,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和决算都是根据国家的规定进行编制,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是按照事业单位的规定来执行;第五,对于有条件的自收自支管理单位,未来会向企业管理进行过度,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期限帮助其进行企业管理。等到实行企业管理以后,就按照国家的企业的规定来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不参与市场竞争,不进行经营活动,是国家机构的分支,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不进行营利活动,所以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部门拨款发工资,一般是全额财政拨款,但正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没有市场竞争,不存在自负盈亏想象,任务多少、工作好坏都由国家来买单,有些单位在做预算时存在就预算而预算的预算管理体系,这就导致了单位管理混乱,影响单位管理水平,制约单位发展。
具体来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政预算都存在错误认识,认为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拨款,对自己没什么影响,而且预算又是财务部门的事,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所以对预算管理不关心、不在意,对待预算管理消极怠工。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待预算更是毫无管理可言,仅仅以上一年财务报表盈亏为预算依据,实行“多退少补”制度,更有甚者,每年的预算都要比上一年多,经费花不完使劲儿花,造成经费的大量浪费,严重影响着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是让单位管理非常混乱,制约着单位的发展。其次,虽然预算改革后对原来的预算编制和管理有所改进,但是在预算执行和决算方面还没有进一步出台相关改进政策。预算执行还是以序时进度进行考核,这点进考虑到预算的执行效率,没有考虑到效益和效果。容易导致预算单位为了花钱而花钱,为了达到执行进度而忽略资金风险等。决算是反应预算管理的结果,现阶段没有具体将预算细分到与决算进行对比,支出差异进行分析。再次,预算管理调整预算非常困难,预算编制期较长,通常从前一年的6月编制一上,直到当年的4月才下达预算批复,现在经济发发展速度快,往往预算编制的内容到执行时会出现各种不符,但预算调整又十分困难,造成需要的事项没有资金,过时不需要的项目由于编制了预算又必须执行,造成了资金浪费,社会效益低等情况。
1.加强学习,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加强学习,让行政事业单位全体成员都了解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领导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积极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的执行活动中,让每一个人都做好预算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执行预算管理,让预算管理成为员工工作的一部分,对预算管理执行到位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提高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
2.对于预算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员工都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不得私自更改预算管理制度,对以做好的预算要保证执行力,预算一旦下达,就具有权威性、约束性,即使是领导也无权随意更改,如遇到突然情况,而又不在预算之内却不得不做的事情,必须经过单位领导及财务部门、相关责任部门共同商讨,尽可能不改动预算或少改动预算,重新更改预算必须公示,对于超支预算,相关领导及财务部门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做好总结,对下一阶段预算提前做出合理预测。
3.加强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
任何权利的执行都离不开监督,缺乏监督的管理机制是不健全的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更离不开监督管理机制,而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单位,财务部门监督管理比较困难,因此需要监察、审计、纪检、领导工作小组等各部门与财务部门一起实行监督管理机制,以保证监督管理能有效实施,做好“先预算、后支出”,防止个别人随意更改预算,私自使用未经批准的经费,造成预算管理的混乱,单位要不断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以提高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进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段蕾.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8:76-77.
[2]崔慧宇.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其完善措施[J].中国外资,2012,No.26611:143+145.
[3]刘敏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157-158.
[4]高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No.39301:149-150.
(作者单位: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