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下汽车投资消费转型

2016-03-11 14:01:57王瑞慧重庆交通大学
消费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滴滴出租车群体

王瑞慧 重庆交通大学

浅析“互联网+”时代下汽车投资消费转型

王瑞慧 重庆交通大学

在“互联网+”宏观政策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下,汽车消费模式进行了变革。在现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驱动下,投资者和汽车消费投资模式要向服务化碎片化转型,汽车消费者的消费方式要向年轻化和智能化转型。

互联网+ 服务化 碎片化 年轻化 智能化

在分享经济和互联网的时代下,最为典型的消费转型就是汽车消费,主要表现在汽车投资商和消费者两大方面的转变,由传统的价格、油耗、信誉等汽车性能品牌要求向本质的服务需求转变。

一、“互联网+”冲击下的汽车投资消费服务化

在互联网的时代,汽车消费服务化中汽车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它由私有财产转化为了工具,更具有实际使用价值,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车型,然后按照实际使用情况付费,形成了“按需用车,按用付费”的模式。

在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城市拥堵和汽车牌照限牌的政策,已经导致大家对拥有一辆汽车的体验感大幅下降。主要是车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路的增长速度,怎样医治大家不买车?靠限号,靠摇号,靠限行,靠停车难还是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就需要一个具有代替性的好的经济的第三方出行服务。于是汽车、金融与互联网三者融合形成了现在已经让很多人接受的“不买车也可以随便用车”的模式。

在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的美国很多地区,没有车真的是寸步难行,仍有研究数字显示全美的平均汽车使用率不到5%,这个数字是指汽车被开动的时间比。并且开车时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情,再加上还要停车,自己拥有一辆自己汽车并不是经济的方式。就如何充分利用一辆汽车的使用价值,而不是让它大部分时间都停在车位上积灰成为了我们投资消费者的又一价值取向。于是由海易出行联合几家公司推出“极车公社”,在以互联网为出行平台的基础上开始向“共享消费模式”实践,现在已经在北上广深等城市使用。

二、“互联网+”冲击下的汽车投资消费碎片化

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东西都面临碎片化的趋势。汽车投资消费也不例外,滴滴出行和海易出行基于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做出有差异性、定制性的产品,根据市场的需求及运营成本合理地进行产品价值定位。同样是对汽车进行投资消费,但是经营理念、组织形式、业务模式却各有差异,也就使得汽车投资消费分模块进行。

滴滴出行的模块化表现为,根据不同阶层、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已经从仅有的出租车打车软件,拓展为涵盖出租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其投资产业群具体化,产业投资经营模块化。

海易手中的经营资源是牌照和车辆,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资源能够灵活运用,以一种生态型、可持续型的模式作为互联网出行背后的资源供应商。海易推出“e租汇”,希望能够形成全新的出行生态。海易出行提供资金和与互联网出行模式相关的产品,中小型汽车租赁公司通过代理或加盟的方式加入“e租汇”。他们用轻方式做重资产,很像拼图,是碎片化的,公司可以根据需求环境进行重组。

三、“互联网+”冲击下的汽车消费群体年轻化

在互联网时代,试想如果现在的社会上一天没有了网络,人们的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好像突然与世隔绝,特别是对于年轻群体。汽车消费用户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应用汽车消费年龄提前,年轻群体具有更强的消费力,并且更加注重的是个性化消费。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汽车的消费带来的价值不同。对于45岁以上的群体,汽车只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41——45岁的汽车消费群体,对汽车的消费是面子消费,汽车的品牌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他们不仅要求凸显身份地位,还讲究舒适耐用;80后、90后不同,这类群体对车的概念理解远远超过了交通工具,是时尚个性消费。年轻群体与中青年比更加偏好12万以下的车,在类型上更加偏好紧凑型、中小型车。

随着汽车消费群体的年轻化,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平台其中包括重要客户关系维护、车辆的个性化改装,还需要全方位的智能生活体验。

四、“互联网+”冲击下的汽车消费智能化

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走向了国际化合作的道路,“互联网+”走的是高科技的前沿道路。中国是唯一一个将80%的出租车司机连接到移动互联网的国家,说道打车软件,还要谈一下滴滴。2013年滴滴为了让出行更美好,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接入了在微信支付的在线支付平台方式,这样可以避免收到假币对出租车司机比较有利,但是结果却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使用这种方式,经滴滴的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出租车司机不习惯使用的原因是对账困难以及不能及时的提现,从用户付款到微信支付平台再到司机账户最后直到提现最少也要一天,这就给出租车司机带来了不便。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滴滴开启了一种“烧钱”的模式,即为了让更多用户使用他们的租车方式与其他打车公司开始进行的补贴大战,给顾客带来经济高效的出行体验。随着顺风车在中国的落地,美国也过来学习,其中包括移动大巴,尽管今天仍在探索技术还不成熟,但是现在全世界还没有。

过去三年,用互联网连接所有的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驱动下,未来的汽车是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去综合调度汽车等交通工具,如在“互联网+”下的ETC用户可以体验一种一卡贯通、一卡多用、联网多用的便利生活。现在美国使用的汽车被日本品牌所占领,然而它积极地投入到下一代汽车制造,它对未来汽车的定义是智能汽车(icar),是无人驾驶,是电动汽车,是按需定制,现在苹果公司正在研制开发智能汽车,google正在研制无人驾驶,现在技术基本成熟有的地方已经投入使用,此外,特斯拉也正在积极探索电池和新能源汽车。

四、小结

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结合起来,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权威、更加品质的出行信息服务的同时,投资者也洞察到的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和用车习惯,并沿着汽车消费者的转型进行汽车投资的转型

[1]王莺,王家明. 汽车消费趋势调查及预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7):179-181.

[2] 陈楠枰,滴滴打车的愿景在于推广互联网共享[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15).

猜你喜欢
滴滴出租车群体
“滴滴”上的叮咛
乘坐出租车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滴滴断臂求生?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00
“厉害了,我的国”之滴滴打车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29 12:12:36
凭什么
开往春天的深夜出租车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9
在解决Uber之前先解决出租车行业的垄断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5
滴滴Uber 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