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帆 辽宁大学
我国机器人产业现状:一个综述
李一帆 辽宁大学
系统的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关于机器人产业工业经济方面的研究综述,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机器人产业市场现状和发展潜力以及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水平三个方面出发,对机器人产业相关文献做出了梳理。
机器人产业 发展现状 技术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我国不少学者对国外的机器人政策和历史等做出了一定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日、韩两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后发优势值的我国借鉴(王伟2008,李良琦2009),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工业机器人即将进入大爆发状态,因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经济增长速度、人均工资和日本韩国在机器人元年时处于非常类似的状态,同时都面临这经济增速下降,面临转型升级(曲道奎2015 等)。很多学者也对我国发展初期的政策和主要技术水平进行了研究,如我国从七五计划开始发展机器人产业,到现在我国拥有一百多个机器人厂商,以及在建和建成的十多个机器人产业及其,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慢,但近两年如雨后春笋(仪德刚 2016,李瑞峰2010,张慧颖 2016)。
20世纪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很多学者对我国机器人行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以及我国未来的市场潜力等。安圣慧等对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为我国机器人产业提出发展建议(安圣慧,宋延阿,2015)。我国机器人产业大规模发展将是市场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机器人迎来黄金发展期,机器人产业大规模发展是我国制造业升级和转型、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生活水平提升等市场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讲给中国企业带来一个开辟新产业领域的机遇(桂仲成,吴建东)。中国市场被绝大多数外资厂商占领,并且中国厂商数量虽多但却没有可以支撑大规模生产的厂商,国内机器人厂商的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我国机器人厂商主要依靠生产机器人本体获取利润。顾振宇等对全球机器人产业现状做出了分析,世界机器人产业一直保持良好势头,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并介绍了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顾振宇,2006)。张杨林介绍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情况,包括市场需求、销售情况、市场特征以及工业机器人带来的效益,概括了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未来国内机器人产业是千亿级别的,并对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想法(张杨林,2006)。曲道奎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深度剖析了我国机器人发展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国际发展相比,具有一定的错位和之后性。我们现在正处在机器人转折的关键点上,传统机器人需要升级换代,新的机器人产品逐渐成熟进入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曲道奎,2015)。
曲道奎用详细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机器人技术层面,无论是机器人的复杂程度还是作业难度,我国与日韩等国家的差距,以及我国目前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内机器人从事的只是搬运、码垛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在行业应用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曲道奎,2015)。龚惠群等基于文本挖掘机主成分分析法,绘制了机器人产业技术的二维度及三维技术空白专利地图,寻找机器人产业的技术空白点,评估空白区域的重要程度,有利于研究者进一步规划空白点技术的创新突破路径(龚慧群,2014)。张慧颖等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我国迎接中国制造2015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传统的技术创新动态模型(A-U模型)出发,将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而言,机器人产业必须先采取“技术跟随”策略,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在到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后进行产品创新(张慧颖,2016)。董桂才等从工业机器人进出口的角度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但出口质量并没有显著改善,与日本、德国和韩国等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并进一步分析得出,中国与进口国工业增加值、进口国工资水平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进口国总就业人数、贸易双方的距离以出口价格则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董桂才,2016)。
目前关于机器人方面的文献绝大多数集中在工业领域,工业经济领域CSSCI的文章在知网中检索后仅出现18篇。机器人行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有望发展成为汽车产业一样的产业,各国均把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战略性重点发展的产业。目前检索出来的文件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我国政策方面的评价,以及日韩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其次多集中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机器人市场,我国目前的机器人新装量排名世界第一,机器人在我国的市场潜力巨大,经多位专家学者预测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机器人产量为千亿级别的;最后我们国家的核心零部件,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专家学者在这方面予以充分论证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方面,所涉及到的文献中使用的实证分析方法颇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基于地区或行业数据,很少对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做出评价。
[1]董桂才.中国工业机器人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及变化趋势[J].中国科技论坛,2016,03.
[2]曲道奎.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03.
[3]桂仲成,吴建东.全球机器人产业现状趋势研究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预测 [J].东方电气评论,2014,12.
李一帆(1991-),女,山西吕梁人,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