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加强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2016-03-11 14:01:57肖汶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工科学生工科常态

肖汶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经济新常态下加强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肖汶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加强高职工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的需要,是适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适应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经济新常态 人文素质 高职工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现代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工业4.0”、“智能制造”、“互联网+”席卷而来,这都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教育部在2015年7月发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提出 “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中,经济新常态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我觉得对高职工科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高职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新的业态,一些污染环境、落后产能的企业会淘汰,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导致许多企业随时可能会重组、合并甚至消亡,因此企业人员的职业岗位将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转行或者转岗”成为绝大多数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适应“不稳定”的职业岗位,完成新的、变化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随时应对“转岗或者转行”带来的变化,还需要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别人沟通合作共同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而这一切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因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启迪人的生存智慧,它所涉及的范围涵盖了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

然而,许多高职学院迫于就业压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极力强化对学生进行谋职教育,重视某一具体岗位的技术培训,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是高职工科专业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致使高职工科专业学生片面发展成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技术人”。当这样的高职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人文素质的缺失而造成的工作不适应,发展后劲不足的情况可以说比比皆是。因此,加强对高职工科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的需要。

二、加强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健康平稳发展,迫切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创新型人才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保障。通过大量的研究和事实证明,深受人文素质教育影响的人有着极强的创新能力。如20世纪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年学习过音乐,在回答“什么对他以后的成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问题时,他特别强调正是早年的音乐教育,如果没有当时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他都将一事无成。还有他的相对论的提出得益于他深厚的哲学功底。可以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一个人的文化知识越丰富,他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也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所以,加强对高职工科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也是适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三、加强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提高,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就需要大批精通相关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国际型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国际型人才更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宝贵资源,那么,什么样的人属于国际型人才呢?日本学者营野交友博士提出了“T”型复合人才理论,竖向表示其专业造诣,横向则表示以管理为主的人文知识。也就是说人才素质综合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培养人才的共识。据麦可思调查,在国际通用的 28 项核心知识中,除了各专业对应的专业知识外, “营销”是最重要的核心知识。其次,是“心理学”知识。这反映出工科毕业生需要通识教育,尤其需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身处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需求,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使他们具有更开阔的视野,能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竞争中来。

总之,快速变化的时代,需要人文精神,需要人文关怀。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其中高职工科专业学生占到七成以上,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他们的人文素质如何,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代人的整体素质水平,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再谈高职工科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肖汶,女,副教授,江苏太仓人,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1]庄压红,制造业的发展对高职工科学生就业影响的几点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11.

[2]胡立智,李泽文, 温炜坚.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2.

猜你喜欢
工科学生工科常态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先锋(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40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工匠精神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数学建模对工科学生的影响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18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民族大家庭(2015年2期)2015-08-21 07:59:44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专用汽车(2015年2期)2015-03-01 04:05:35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