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颢文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
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合可行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陈颢文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国防意识的薄弱、对国防安全认识不到位等。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应该属于大学生国防教育一系列的范畴,但是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相关,紧密相连。
国防观念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民族的生死存亡。我国高等普通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从根本上来讲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大学生形成和培养国家安全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和牢固不仅仅是个人道德情操的养成,更是巩固我国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不懈精神动力。国外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直到现在颠覆我国政权,分裂国家主权活动从未停止,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使得部分大学生面对“分化”和“西华”思想的阴谋本质认识不清,对国外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的危害认识不足及其容易走上邪路。
从目前我国国内国情分析,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攻坚克难时期,国内各种矛盾问题在改革过程当中会逐渐产生,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我党的长治久安都必须拥有一批政治上可靠,道德上高尚,事业上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的合格大学生。这也就需要必须将大学生国防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
我国高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涉及国防教育的层面有很多,在新生入校的过程中,学生军训是大学的必修课,在学生军训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军事训练,从身体上受到了锻炼。在日常授课过程当中,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承担了大学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意识养成培养的重要工作,但是这些远远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需要的要求。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挥大学生在日常教育中应有的作用,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发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学生在对大学国防教育过程中,对战争和和平问题认识浅薄,目前国际环境看似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但是国际上不稳定因素众多,国内影响国家和民族稳定的敌对分子唇唇欲动。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我国目前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学应该加强学生经济知识学习,让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是对高校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这种思想尤其在学经济的学生当中凸显。更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应该是军校的学生必修课,放在地方高校让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学习有点“水土不服”。
此外,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核心骨干课程、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相关讲座等。这些手段丰富多样,但是相对于大学生国防教育体系来说,这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和改革。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承担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的国防教育,但是大学生军事理论课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在实践育人方面还是存在欠缺和短板,学生在课堂接受理论教育需要和课外实践相结合,主要路径需要和地方军队、政府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环节。两者需要从课堂上不同角度的相互补充,在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
(1)从学校决策层面引起重视,强化落实主体责任意识
当前大学都处在变革发展时期,学校决策层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校科研和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大学生国防教育倾注的关注不够,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军事理论课这一主要环节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决策层在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过程给予足够的课时支撑和场地支持。并且将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拉入和学期其他核心主干课程同样的地位,不仅要保证成为学校核心主干必修课程,同时要加大该课程学分的权重。在科研研究领域要给予从事大学生国防教育和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育教法改革充足的经费保证,鼓励和培育该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发为实际用途。
(2)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从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笔者感觉,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理论实践部分需要深化和探索,更需要增加新形势下我党人民军队建设发展过程当中最新的理论。同时,仅依靠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来完成大学生国防安全教育是不切实际的,还需要在课外实践,或者大学生技能实训过程当中有所突破,应该增加团队合作、综合作战、系统训练、求生救生相关教学内容,并在上述内容上有所发展和研究。
(3)大学生军事课教师队伍稳定性与专业化建设
通过笔者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从事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绝大部分教师是由:大学辅导员和兼职教师组成。这就造成很多问题,突出显现在:专业化师资力量缺乏和背景知识缺乏、教师队伍不稳定,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和对授课内容把握不足、国防教育教师入职简单,缺乏管理和监督等。这就需要学校对任课教师分批选派,送到专业性更强的部队和部队院校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培训和再深造。
(4)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接受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是在课堂上课还是课外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影随形。要发动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导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灌输国家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责任。虽然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涵盖很多方面,看似大学生国防教育仅仅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进行教育,但是两者在很多地方是交叉补充。在大学生实际生活中,适当开展适应性心理游戏和心理训练,这有利于学生在面对突发问题过程中,冷静处事的条件法则应对和反应处理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在处理自身问题:学习压力,生活不顺等造成的心理压力时,自我的舒缓和减压。
陈颢文,河南罗山人,助教 研究方向:大学生国防教育问题。
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项目 2015-sz-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