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芬 山东省卫生教育培训中心
新形势下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建议
李雪芬 山东省卫生教育培训中心
作为国民经济统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劳动工资统计在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原有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已经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笔者在本文中就当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总结分析,并依此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劳动工资 统计工作 建议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在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各单位对于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都是相当的重视。通过劳动工资统计,我们可以总结出市场上劳动力供求关系,对社会劳动力的现有成本进行分析,为国家和单位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因此,保证劳动工资统计质量,是从事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人员首要任务。
(一)统计任务量过大
劳动工资统计需要的知识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专业,在实际工作调查中的情况非常复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相当一部分的单位被要求上报劳资报表。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个别单位不积极上交劳资报表或上报的报表质量差等问题,导致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人员的数据审核工作量被大大增加。加上基层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工作量的加大,对于基层统计人员无疑是雪上加霜,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工作质量也就难以保障。
(二)统计工作范围狭小
在现今的统计工作中,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所需要的统计数据都是从各部门定期进行逐级上报的各种统计资料得来的。这些上报的劳资报表信息量有限,并且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中往往把重点放在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但对数据统计过程和结果都缺乏科学的预测与分析,这就使得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没能真正帮助到政府和单位的规划管理。现有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对大批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失去了实际劳资统计作用,这些劳动工资统计数据也就在政府对相关劳资政策的制定实施中没有了参考价值。
(一)基层统计人员不专业
在基层统计工作中专业从事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人员很少,大都是由其他工作人员兼职。我国基层的统计工作中,单位为了照顾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一般都尽量避免他们进行倒班工作,而且这部分老同志大都缺乏相应的工作资格证书,导致了他们的工资都比倒班人员工资低,对他们的工作积极造成了极大挫伤,造成在工作中得过且过的心理滋生,所要求的工作任务也就往往无法按时完成了。例如在规定每年一次的工资额台帐上报, 基础统计人员为了省事,就干脆使用前一年的报表,员工姓名的输入倒是省了,但报表内容和公式却对应不合适,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统计工作的工作量,严重影响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基层统计相关数据缺乏
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由于兼职的比较多,就导致了对劳动工资统计指标内容不熟悉,只靠一年几个小时的培训无疑是杯水车薪,很多时候的工作只是以自己的理解去进行。比如在一些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单位,大部分工资和奖金都在年底依据工作表现发放,在平时仅仅给员工发放基本生活费,这就导致了季节报表和年度报表数据存在极大差异。在我国现行的劳动工资制度中规定单位单位的员工工资发放总额要填写报告期之内的实际发放数,这就与现有的统计制度产生了极大矛盾。
(一)建议扩张统计范围
在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时,要灵活的采用抽样、专项、全面等几种调查方式。对现有的报表制度加以整改,避免对同一数据的重复的统计,科学合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这四类企业进行劳动工资的全面调查,然后汇总分析;私营企业可以加入现在的城镇非私营企业的统计范围内,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单位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至于个体工商户的劳动工资统计则可以使用专项调查方法来统计。
(二)建议改进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统计指标
我国现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所有制发展形式,从而雇佣形式和劳动工资制度也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统计指标要及时的做出作相应的调整改革。劳动工资统计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公有制企业和单位,对城镇的从业人员也要纳入统计范围,社会平均工资统计要相应的扩大到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如平均工资虚报、企业和个人压力过重、社会保险费用偏高、私营企业对劳动合同违约、社会保险缴费不及时、拖欠员工工资情况等。这些统计指标都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国家就需要通过制定完善《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督规范。
(三)建议增强基层统计建设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能否做好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准确的数据作为依据,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就尤为重要了。针对基层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繁重的情况,我们首先必须要增强基层统计力量;再者是对基层统计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基层企业和单位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最后要科学合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统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要加大对基层统计的监查力度,为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虽然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更多的是要求结果合理准确,但是对于统计的过程也要加以关注。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需要相关人员要有极强的数据系统分析能力,以便为政府和单位的科学管理及工作计划提供可靠依据。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质量的提高是漫长复杂的过程,要求每一个统计工作人员都要从实际出发,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我们要加强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综合管理,切实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1]朱晓慧.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问题的分析及建议[J]. 广船科技,2015,0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