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放 年俗的守护与更新

2016-03-11 03:35华南
中华儿女 2016年3期
关键词:节俗礼俗祭祖

华南

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重要节日,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迄今为止中国其他任何节日都难以超越的。它早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依附在每个中国人身上,浸润于每个中国人心里,并以一种特有的文化传承方式,把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长期进行着全面完整、具体生动地诠释。

而今,随着互联网的全覆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似乎难以再和从前一样在家族聚会的喧闹中、祭祖的神圣氛围中、满桌美食的扑鼻香气中期盼过年,感受传统。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接受采访,在丙申新年即将到来之际,讲解对年俗传统的守护和更新,探讨当下与未来对“年”的期许。

年俗传统,以平和心态吐故纳新

“春节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自然流淌和演化的过程,它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从来没有凝固在某一个历史节点而僵死和固化。”萧放首先讲道,从传统的农业宗法社会转变到工业信息化社会,传统春节习俗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呈现出来的情况是,传统出现明显断裂。虽然我们仍在过年,但许多春节象征或者说符号丢失,人们把一个红红火火的中国年过成了吃饭、睡觉、休息的庸常日子。

春节的传统年俗可划分为人伦礼俗、祭祀礼俗和迎春礼俗三类。国人讲感情,亦重视人伦。在过年期间,人们会以辞年的礼俗方式增进亲友关系、乡邻关系,一般包括岁末的探访拜望、礼物馈赠与团聚饮宴等。“这种中国式的年大概持续一个月左右,北方部分地区甚至能持续到农历二月初二。”北京民谚还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说法。萧放解释到,扫尘、沐浴等清洁工作,也是过年的一项习俗。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以驱邪、送神的形式实现时空上的净化,人体自身和心灵也进行洁净,以除旧迎新。

负载着如此厚重文化积淀的农历新年,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过年越热闹越红火,就越喜庆越有年味儿。但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现代生活方式全面进入,传统节日与节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冷落。近些年来,不论如何渲染、营造氛围,不论人们怎样去追寻,年味儿渐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感受。萧放表示,本来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年节,变成浮泛的时间节点,年的神圣地位动摇,人们对年的感知与意识愈发淡漠,“年虽然在过,但‘年味儿在逐渐流失”。

同时,年俗节物与节日精神内涵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春节最主要的精神内涵是“祭祖”和“团圆”。说到“祭祖”,儒家强调“慎终追远”,认为这样可以达到“民德归厚”的目的。可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改“土葬”为“火葬”,丧事的仪式感逐渐减弱,春节“祭祖”的敬畏感和神圣感逐步被消解,“祭祖”形式多样化、娱乐化,甚至商业化,其精神内涵反而不受重视。因此,对于春节,一方面,精神内涵逐渐消解;另一方面,一些年俗节物逐渐脱离时代。如此也才有越来越多人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

找寻年味,认知节日现代价值

萧放曾在《留住年味——年俗节物撷英》一文中如是写到:“年节的物质系统是年节习俗的重要载体,节俗的流传离不开节物的支撑,没有节物的节日是空洞的节日,也不可能得到有效传承。当前,我们的传统节日由于失去了较多的节物,变得越来越单薄,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明显减弱。因此,重视与重建我们的节日物质系统与节日物质环境,同恢复节日礼仪与认知节日现代价值,意义一样重要。只有节物、节日礼仪与节日精神内涵三者有机统一,我们才能留住年味,我们的传统新年才会重新焕发生机。”

在萧放看来,对年节礼俗进行恢复和重建,需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过年应当适度注意年节特色装饰,比如挂灯笼,贴窗花。通过这种方式体现节日的不同之处,建立社会氛围,提醒大家新年即将到来;其次需重拾传统人伦礼俗,比如登门拜年,必须在家里吃年夜饭等,以凝聚家庭、和谐社会;再次要重视祭祀、迎春礼俗,一方面加强人们对与亡故祖先、自然的礼敬,一方面满足人们祈福迎祥的心理需求。

“近年来,在中央重视传统节日建设工作的推动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框架下,我们的传统节日获得了百年来所没有的有利局面,年俗传统得到复兴,年俗消费市场趋于活跃。”传统年俗是流淌在中华文化血液中的一部分,年节真的有味儿、真的融入人们生活,少不了传承,也少不了与时俱进的创新。专家们表示,建设传统年节文化,需要重视其精神核心、年节礼俗仪式的恢复与重建、年俗中物质产品传承与当代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节日文化,并成为民众享受的生活传统。

年复一年,未来怎样过年?

一年接一年,人在成长,社会也在发生变化。在吃穿用稀缺的年代,一顿水饺、一件新衣服可能都让人“激动”许久,如今物质生活好了,“吃”已经不是过年的主旋律,还有什么能够承载人们对年的情感支撑?

在萧放看来,央视春晚,已成为全国人民年三十晚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以前走家串户或打电话式的拜年,也由短信、微信拜年而取代;一度沉寂的庙会又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这些春节新年俗还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没有强化:社区放假了,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活动没有人去构建;所有公共服务设施也大都闭门休息;虽然有了庙会,恢复了一些节日的形式,但只是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缺乏文化认同的神圣性,没有文化的内在联系,没有与每个人的情感紧密联系。

传统春节的年俗是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调试”出来的,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磨”出来的,是文化的积淀。其实,辛亥革命后,当时政府引进新历法,对传统节日采取批判的态度,甚至小贩在街上卖年货,警察都会去查抄,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国人对过年的重视。此后百年间,传统年俗也经历过人为的阻断,“即便如此,农历年依然流传下来,这足以说明传统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传统节日特别是年节,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集中而浓烈的表达。在家庭缩小、人们社会交往扩大的新时代环境,年节礼俗的重心亦应有所调整。

“今天我们特别需要在传统节俗这一特定时间举行内涵丰富、形式生动的节日仪式,增进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力,增强民族情感,激发民族活力,以促进人际间的良性互动。”萧放说。

在过年的过程中,既重视礼仪内涵,又重视具体实践,既保持既有的节俗传统,又纳入新风俗。不论年味儿是浓是淡,“过年”团圆、和谐、幸福、美满……的内核都没有变,让日日奔波的人年复一年的轮回中找到心灵归处。

猜你喜欢
节俗礼俗祭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以夏至节俗为中心的考察
CLOSE TOHEAVEN
墓与塔——南北朝丧葬礼俗的新变化
洪洞祭祖
祭祖
西班牙节俗及语言文化
伪满时期东北文学的节俗书写
古代礼俗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研究——以徽州礼俗为例
从《诗经》祭祖诗看“周德”的建构
新中国“十七年”婚姻礼俗的演变(1949—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