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利 (三峡大学 443002)
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数字化保护与展示
谭 利 (三峡大学 443002)
运用传统的方式保护和传播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在客观条件的制约下遭遇了现实尴尬。而数字博物馆以及虚拟展厅的建设,亦或是利用手机平台推广,能为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数字化保护和展示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发展空间。
鄂西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数字化;保护;展示
鄂西区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中部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地,其民族文化传播根基厚重,文化产业化具有极大发展空间。该地区底蕴深厚,地域人文特点明显,原生态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差异性特征鲜明,积淀了湖北省鄂西地区多个民族世代相传和努力创造的文化遗产,这些独具民族风情和特点的文明成果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最有代表性的主要集中体现在土家族的纺织、挑绣、服饰、建筑、竹编、剪纸、印花、花烛等方面。长期以来,相对闭塞的鄂西地理环境使得诸多原生态的文化资源得到较好保存。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文明的冲击,鄂西各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地域性很强的、原始纯真的工艺美术濒临生存危机。由于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隔膜,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锐减,不少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技能后继乏人,加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财政贫困而导致的保护机制脆弱,使得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认同、传承与发展陷入了较为艰难的境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民间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部分,必然会受到公众的关注,对于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有效保护,是我们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运用传统的方式保护和传播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在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确实遭遇了尴尬,但文化的传承不能因为有了难度就戛然而止,在保护需求与保护障碍共存的矛盾下,就必须寻求一种适应时代的合理解决问题的方式。庆幸的是在当今这个富媒体盛行的时代,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能为诸如民间工艺美术等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全新的尝试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
扫描、拍照和摄像等以记录为主旨的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是文化遗产完整保护的必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保护方式的现实尴尬。借助数字化技术特点和观念来展现和传承民间工艺美术,是现代科技运用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价值体现。在国内外有不少利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经验,可以显见的是用数字化技术来保护和展示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当下较为有效的手段。
当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或技艺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时,它的展示空间不再局限于地域限制,强大的互联网使得其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成为可能。它的展现形式也不再是单一实体的展览,它可以不限次数的复制,展示更为丰富和细节多样的形态,并呈现在各种媒介上,甚至能以具有互动功能的虚拟影像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眼前。
1.数字博物馆展示
我们身边有不少实体博物馆,去博物馆观赏文物是我们接受文化遗产最直接的方式,但他只能满足我们对部分文物和相关记载的认识,而这种接触也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如果为每一文化遗产修建博物馆,必须考虑到相应的规划、资金和后期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建成后的有效推广率也很难预计。但如果把相关文化遗产的全部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后存入数据库网络,建立数字博物馆,从各个角度考虑都是更为直接和高效的保护、推广、传播的途径。
数字博物馆是伴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它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今天,利用网络的技术与功能建设的数字博物馆很容易被大众接受,观众从中不仅可以观看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还可以感受多种一对一的交互式体验,从而引领博物馆进入公众可参与交互式的新时代,引发观众浓厚的兴趣,达到科普的目的。
数字博物馆或者数字艺术馆的建立,可让鄂西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和技艺在得到保护的前提下能更好的被大众所了解和传播。例如,鄂西土家族织锦技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兰卡普”。西兰卡普以丰富饱满的图案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调配,表现了鄂西土家族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特点,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鄂西土家族历史文化的沉淀物。这些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和制作技艺,由于受某些因素的限制,它的传播范围很小,有的特殊技艺也在慢慢消失。通过数字化的平台来保护和推广它,就可以实现我们坐在家里,轻轻点击鼠标,然后通过数字博物馆查看大量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观看红、蓝、黑、白、黄、紫等丝线作经纬,通过手织或者用机械挑打交织而成的西兰卡普的制作过程,欣赏精美的织品,了解西兰卡普的图案题材和特色,感受西兰卡普的艺术特征。此外,还可通过数字博物馆认识相关的民间手工艺人,并与之沟通交流……
2.虚拟展厅呈现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具有沉浸感和真实性的虚拟现实已发展渗透到社会上的诸如医学、娱乐、军事、工业仿真等多个领域,运用这一技术来从事一系列主导或辅助性的相关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同样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开发的虚拟漫游引擎VRP已非常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外开发的软件Untiy3D享誉盛名,也被国内很多项目所采用。这些都可以为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虚拟展厅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对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制作环境进行影像数据采集,采用三维软件完成虚拟场景的制作,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引擎来编写虚拟场景漫游及交互功能,这个虚拟的美术展厅就建成了。当我们身处虚拟展厅中,如身临其境般穿梭于鄂西少数民族有代表的村寨中,游览和欣赏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数字虚拟展馆不仅能十分直观地表现虚拟景物,而且能很好地模拟任何时代的特定场景,让人们一目了然地了解当地各种工艺美术作品和传统的技艺,这些数字化的模型数据库和资源也是民间工艺美术资源永久化保存的一种科学方法。
3.手机平台推广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手机APP相结合,是当前最时尚和易于展现和推广的一种方式。通过手机平台,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手段,将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文化遗产信息简单、方便、快速的传递给每一个手机用户。
微信、微博等社交APP在公众传播的层面具有特定的深度与广度,其传播的迅捷以及到达率在手机互动领域具有极大优势,也能为鄂西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播与推广提供极大的便利与可操作性。但对于民间工艺美术这种具有一定时代性和技巧性的文化遗产来说,单纯的社交平台推广在全面的展示材料、设备、工艺、流程、细节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尤其在互动参与体验上也不能更好的承载。这就需要考虑其他能更好激发手机用户主动参与性的APP,例如一些小型的民间工艺制作游戏,让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工艺制作的特点并且能加深对其制作流程的了解与记忆;或者将民间工艺美术的相关元素植入到一些APP应用之中,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
用数字化展示民族文化艺术,能打破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口头相传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这种新的技术展现形式可超越时空的限制,扩大传播的受众范围,提高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其技术优势为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不管是数字博物馆以及虚拟展厅的建设,亦或是利用手机平台推广,都能为鄂西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数字化保护和展示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发展空间,让这些处于偏远地区的优秀传统工艺能更生动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能得到更大范围、更为久远的认知与传播。
[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人民出版社,2009.
[3]黄飞,于丽.虚拟现实的应用及技术简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G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