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折射媒界生态的一面镜子

2016-03-11 08:56高芳艳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名作欣赏 2016年23期
关键词:刘震云新闻媒体新闻

⊙高芳艳[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新闻》:折射媒界生态的一面镜子

⊙高芳艳[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河南新乡453003]

刘震云的小说《新闻》以反讽的笔调讲述了一群媒体人一次荒诞的新闻采访。荒诞的故事折射出了新闻媒体的生态状况:“无冕之王”在金钱面前痞俗不堪、奴性十足;新闻采访成为权力操控下的游戏;整个传媒的良知被消弭于各种欲望中。作家在抨击时弊的同时对媒界生态的恶化表现了自己极大的忧虑。

刘震云 《新闻》 记者荒诞生态

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一直以来被视为社会的良心,因为他们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社会公义的承担者。“文人论政”是我国新闻业历来的传统,知识分子是社会普遍赋予记者群体的社会身份。他们应是具备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对社会应有批判和反思的立场,应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业道德,通过他们的言论或新闻活动去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他们身为新闻人神圣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传媒也卷入市场化进程,新闻从业者在感受媒介市场化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在多元化的商业诱惑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刘震云1994年发表于《长城》的一篇中篇小说《新闻》,就以反讽的笔调展示了改革开放后新闻媒界中记者这一群体的生存百态以及新闻媒体与地方政府互为奴隶的荒诞的生态现状。刘震云以恣肆的戏谑毫不留情地揭开了以往遮盖在记者、电视台这些传媒宠儿脸上尊贵而神秘的面纱,这些曾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终于从神坛走向世俗人间。作者在消解媒体和媒体人的神圣、抨击时弊的同时,不仅对记者这一群体自身的痞俗、堕落予以自省,也对新闻媒体日益恶化的生态状况表现出极大的忧虑。

一、走向痞俗的“无冕之王”

刘震云1982年北大毕业后在《农民日报》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新闻》里描写的就是他最熟悉的人和事。这篇小说讲述了一群媒体人一次荒诞的新闻采访。刘震云把一群各报的记者纳入一个采访团,通过从组团、出发、采访到写稿一系列过程中发生的众多戏剧化的事情,真实还原了“无冕之王”的痞俗和奴性,晒出一道新闻家族的另类风景。

小说一开始就很有意思地把采访团集合的地点定在男女厕所之间,这个决定是大家在华府饭店边吃山珍海味边讨论通过的。“厕所”这个又脏又俗的物象为小说中这些记者的出场定下了基调。作者为什么把集合地点定在男女厕所之间,就像摩罗所说:“所谓男女之间,即为不男不女。所谓不男不女,即为不伦不类。不伦不类者,小丑、败类、悲俗、丑陋之谓也。这帮号称无冕之王的记者,在厕所的背景下纷纷登场,开向不伦不类的社会,去干些不男不女、不人不鬼、不三不四的勾当。”①而且,出场的记者除了油素夫那个实习生,全都没有具体的名字,都以“大头、大嘴、糖果、瘦瓜、小粉面、鱼翅寸板、大电、二电”等这些绰号命名,报纸也以“甲乙丙丁戊壬癸”代称。此外,作者还别有匠心地勾勒了一个个出场记者的外貌举止,如戊报记者大头,五十多岁,“身子像根大虾,上面顶个大头”“脸皮焦黄,不见油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领导点头哈腰……”②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头大无用、奴性十足的小人物的灵魂。丙报记者大嘴,“五短身材,胖,腆着肚子”“邋遢,吃饭挂着白餐巾,衣裳前襟上仍能落下星星点点的饭粒”③实足一个吃货形象;乙报记者糖果,因一篇英雄救灾的报道而名声大振,“三十七八岁,一米八零左右,面部如刀削斧砍,十分庄重;下着西裤,上穿皮夹克,打着领带,捂一墨镜……旁若无人地走来……”④这种态度的傲慢和着装上的混搭与报道英雄救灾的名记威严的形象形成巨大反讽。更有意思的是,这群记者一个个混进采访团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大嘴老是从早吃到晚;糖果忙着游玩和轧姘头;小粉面利用糖果的名气为自己跑生意;寸板借机去看自己的姑妈;电视台的大电和二电闹着“吃小灶”。但当地方政府接待规格不合他们要求时,一个个大发雷霆,横挑鼻子竖挑眼。小说中那场“精彩”的换房风波就表现了这群记者既没肚量也没风度,举止粗俗不堪,态度骄横跋扈的一面。

二、权力操控下的采访游戏

人们常说,新闻是时代的神经,记者是时代的尖兵。记者在传播新闻事实的同时还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一旦记者缺失职业操守,那么虚假新闻就会出笼,势必扰乱社会,破坏和谐。《新闻》中这群记者只要给足“四老人”,吃好、喝好、玩好,不论是“芝麻变西瓜”,还是“毛驴变马”,稿件想让怎么写就怎么写。“新闻”失缺它应有的“真实”尊严,可以被随意调换、随意涂抹,甚至依附于权力,成为被权力操控的游戏。

采访团采访过程中遭遇的一波三折的接待风波和报道对象的易主风波,是与风云变幻的官场政治紧密相连的。对采访团来说,是宣传市长主抓的“芝麻变西瓜”工程还是市委书记主抓的“毛驴变马”工程,决定权不在他们手上。所以,采访团看似八面威风,“囊括了各大报纸,还有电视台,有糖果,但能不能采访隆重,场面怎么安排,原来主动权都在对方手里操着;对方想隆重就隆重,想让你受冷落,也可以立即让你受冷落。”⑤

小说中不论是市长还是市委书记,汇报工作前,必先隆重招待采访团的记者们。小说多次写到喝酒、吃饭的场景:“从中午喝到夕阳西下,喝得天地一片通红。”“大嘴喝得不省人事……大电二电喝得眼泪汪汪……”⑥市委一帮领导也都喝得头脑发懵,不停地叫嚷和相互指责。“最后整个小餐厅成了一个蛤蟆坑,如同一坑蛤蟆在嚷叫。”⑦之后,酒足饭饱、喝得醉眼迷离的记者们,在会议室要么看着市长“手攥一粒芝麻,像变戏法一样,当场变出一个花皮大西瓜”⑧而纷纷鼓掌;要么看着市委书记“在驴身上盖一红绸巾……当场把驴变成了一头大马”⑨而备感神奇。在这里,严肃的新闻采访成了酒足饭饱之后的消遣,成了权力掌控之下一场荒诞的游戏。

三、消弭于欲望中的传媒良知

江泽民曾《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说过:“新闻工作是教育人的,所以新闻工作者也应当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可在刘震云的小说《新闻》中,读者看不到新闻工作者明朗、健康和公正的心态,也看不到他们对时弊批判反思的责任感,看到的恰是他们对权力与金钱的媚俗以及可怜又可悲的荒诞与痞俗。如实反映社会景观的新闻,成了他们一种生财的玩弄手段,新闻不再是客观的陈述,而变成了主观的臆造,他们愚弄大众,甚至剥夺大众的知情权。刘震云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新闻界生态的日益恶化,“一种委顿、颓废的气质如暗流般潜伏在时代深处和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⑩

《新闻》中的记者大多新闻嗅觉麻木迟钝,吃喝玩乐之后,即使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也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因为“谁不是见怪不怪,渐渐头脑麻痹,随波逐流”⑪?而寸板义愤填膺地想要揭露真相的目的仅仅是想整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为自己以后评职称增添硬件。再如,记者鱼翅收到了广大市委干部匿名发出的关于“毛驴变马”造假的举报信,指控市委书记打击畜牧业,甚至猎打动物,但和寸板一样,鱼翅告诉大头这件事,并不是要坚持原则严肃追查此事,而是向大头索要闭口费,大头的一张“四老人”就让鱼翅喜笑颜开,不再追问。在这些记者身上,完全看不到作为新闻人的良知和操守。小说在书写整个传媒生态恶化的时候,特意提到了一个丁报的实习记者油素夫的变化。油素夫随团刚到×市时,当其他记者都发脾气不吃饭时,只有她在饭桌上非常用心,旁若无人地在吃饭,那时的她没有被外界污染,还是一个比较清纯可爱的女大学生。但到采访结束,虽然对记者神圣光环的被玷污,油素夫感到有点难过,但她很快为自己的幼稚感到好笑,当音乐响起她很快融入到舞池中去了,甚至在市委书记款待的那场酒宴中,油素夫都喝醉了,“鲜嫩的脸蛋像熟透的苹果,将头靠在大头的肩上唱歌。”⑫很显然,油素夫已被媒界同仁同化了,在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场域,油素夫就像张爱玲笔下的葛薇龙,一点一点走向没有光的所在。

四、结语

刘震云的小说《新闻》通过一个荒诞的采访故事,让读者看到了商品经济浪潮中,一些新闻工作者灵魂的腐化,一些新闻机构对权力和金钱的媚俗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对新闻媒体的奴颜婢膝和刻意逢迎。作者对新闻媒体生态恶化的状况在批判与否定的同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忧虑,他的忧虑就是他的无助。在这里,刘震云并未对新闻媒体生态的恶化提出有效的整饬措施,他只是“在不断而显得过滥的反讽中掩饰自己的精神逃亡”⑬。而如何重建良性的媒界生态环境,或许除了制度的规约、新闻生产机制的重造之外,还要重建信任。如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所说:“所有人、所有机构、各种社会力量都要经历这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积累自己的信誉资产。”⑭而在重建信任的航程中,希望新闻媒体和媒体人能时刻审视自己,真正肩负起守望社会的责任。

①摩罗:《刘震云的大手笔(序)》,刘震云:《刘震云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⑪⑫刘震云:《刘震云自选集(下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第141页,第143页,第177页,第169页,第169页,第168页,第194页,第185页,第195页。

⑩梁鸿:《话语的飞升与意义的虚无之悖论存在——刘震云小说美学特征初探》,《作家》2002年第10期。

⑬贺仲明:《放逐与逃亡——论刘震云创作的意义及其精神困境》,《中州学刊》1997年第3期。

⑭喻国明:《食品安全需要良性互动的“舆论场”》,《南方周末》2005年8月4日。

作者:高芳艳,文学硕士,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BWX00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刘震云新闻媒体新闻
懂感恩的人值得交往
刘震云买西红柿
雪中放牧新风景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刘震云:首次和女儿合作很满意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现代社会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与监管
刘震云的写作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