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部分教学实录与教学前后的思考

2016-03-10 23:28毛德纯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泉城

毛德纯

[摘 要]开展教前思考与教后反思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泉城》一课的教学应巧用文本进行引导,妙用词语指导背诵。教师可构建教与学的评价立体网,用足、用活教科书,利用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尊重学生的选择,教给学生方法,做到以学定教。

[关键词]教前思考 实录 教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4-068

教前思考:

1.构建教与学的评价立体网。从我所观摩的课来看,教学评价中,绝大多数都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就比较少,学生评价教师更是少得可怜。无论是教与学的内容还是态度,不能仅停留在教师评价学生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评价学生,还可以让学生评价教师。这样,教学效果将立竿见影。

2.把“主导”与“主体”落在实处,不能光喊口号。我们既要反对“赶着学生走”,更要反对“被学生牵着走”,还要反对“脚踩西瓜皮”,信马由缰地开展教学。教师应重引导,教给学生方法,以学定教。

3.“新、活、实、美”是苏教版教材的特点。教师要用足、用活教科书,而插图也是很重要的文本资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教学实录:

【片段一】

师:课文写了四处泉水,而插图有三幅,请你仔细观察插图,分别是哪三处泉水的图片?

生1:第一幅插图是黑虎泉,因为第四自然段写道:“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

师:你是从课文的描述中知道的。请你们再细致地观察插图,看看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2:老师,我发现插图上有“黑虎泉”三个字。

师:你真有一双慧眼,观察得很细致。

自评:用两种方法为一幅插图找答案,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结果,而是教给学生方法。第一,认真读书,从文字的描述中知道;第二,细致观察,从图片中获得。

【片段二】

(有了方法引路,后面两幅图找起来就轻松多了)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观察后面两幅图,看看分别是哪两处泉水的图片?

生1:老师,第二幅图是五龙潭泉群,因为上面有“五龙潭”三个字。

生2:老师,第三幅图是趵突泉,因为文章写道:“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生3:图上写了“趵突泉”,边上还有“第一泉”的石碑。

自评:后面两幅图找得很轻松。看来,教师教给学生方法才是最佳的学习路径。插图是很重要的文本资料,不能置之不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学生会有很多的收获。

【片段三】

板书词语:

白浪翻滚 银花盛开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师:课文写泉水的四字词语较多,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读黑板上的四个词语。(学生练读)

师:请找一找,这些词语都在文章的哪些地方?

生1:第1自然段写道:“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生2:第4自然段写道:“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自评:板书、认读、找一找四字词语,既是加强中年级学生字词基本功的训练,也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综合训练。板书的词语还为教师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做了铺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以上三个片段的教学中,我努力把该理论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教后反思:

1.原先的设计:整体感知课文,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学习生字词,背诵课文的第1、第6自然段。在检查当堂背诵效果时,第6自然段学生都能背完,而背完第1自然段的有27人(全班36人),低于平时的效果。原因在于备课时,我认为利用黑板的四字词语,学生就容易背。可是,第1自然段的第2句话有4个分句,包含6个四字词语,而且第1、第2分句与第3、第4分句的句式变化较大。对此,应该利用个别读、小组读等形式,加强读的练习,强化记忆。

2.学完了第1、第6自然段后,第2-5自然段是按先后顺序学还是打乱顺序学呢?我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投票决定。学珍珠泉的12票,学五龙潭的12票,学黑虎泉的4票,学趵突泉的6票,有两名学生未投票。结果出来了,先学珍珠泉、五龙潭,接着学趵突泉,最后学黑虎泉。相信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应能积极主动,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泉城
泉城
泉城颂
夜“泉城”消费地图
我校举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泉城)高峰论坛
“药物经济学与合理用药(泉城)专家研讨会”召开
泉城“旅游啄木鸟”首开旅游全民共治先河
秋游泉城五龙潭(外三首)
求索路漫漫 上银来相伴——第七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在泉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