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良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绵长。其间,围绕着夺取国家最高政治权力的斗争,上演了无数次群雄逐鹿、改朝换代的历史大剧。其中包括运筹帷幄的指挥较量、惨烈悲壮的战场厮杀和密谋策划的明争暗斗。失败者的感想可能各有不同,但胜利者的体会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得贤才者得天下。
?筵 齐桓公:不计前嫌用“仇敌”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渐渐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群雄并起,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人们常说“春秋无义战”。到了战国时期,小国皆灭,代以“战国七雄”,这时战争的目的已不再是称霸,而是要称王,要一统天下。争霸争王的历史告诉人们:谁能得到人才,并能正确发挥人才的作用,谁就会由衰而盛,由弱变强;如果失去人才,则会由盛而衰,由强变弱,直至灭亡。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的国君,最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当初,齐襄公死后,有继承权而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赶忙回国抢夺王位。公子纠在向齐国进发的路上,派自己的老师管仲去半路劫杀小白。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假装被射死。于是公子纠便放心地放慢了前进的速度,而小白和老师鲍叔牙则抢先赶回齐国都城临淄。最终小白继承了王位,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发兵攻打鲁国,迫使鲁国杀死在那里避难的公子纠,并将管仲囚禁送回齐国。按照一般逻辑,齐桓公应杀掉管仲以报一箭之仇。但这时鲍叔牙表现出了高风亮节,他主动放弃自己成为国相的机会,力劝齐桓公拜管仲为相,说管仲的才能比自己强若干倍。齐桓公听从劝告,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并尊其为“仲父”。管仲为相后,举贤任能,改革行政制度,改革征税办法,改革兵制,发展盐铁和渔业等等。于是,齐国政局稳定,经济实力和军队战斗力显著增强,齐桓公终于登上了中原霸主的宝座。
对于齐桓公任用管仲而称霸这件事,时人及后人多有评价。《荀子·仲尼》中记载了孔子对这件事的看法:有人对齐桓公能够称霸的原因疑惑不解,认为从道德层面上讲,齐桓公是个阴险奸邪、生活奢侈、贪图享乐的人。像他这样的人不但没有灭亡,反而成为霸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齐桓公在大节上有天下最大的长处啊,有谁能使他灭亡呢?他一眼就看出管仲的才干足以让人把治国大任相托付,这是天下最大的明智啊!”他不计一箭之仇,给予管仲三项待遇:尊管仲为仲父,授予上卿职位,给予厚禄。这三项,如果诸侯能对贤人提供一项,就不会亡国,而齐桓公全做到了,他怎么会亡呢?“他能够称霸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不是侥幸,而是必然的。”
不独齐桓公称霸这件事,各诸侯国此消彼长的历史都证明了得贤用贤的重要性,如燕昭王招揽重用贤才打败强齐,秦国靠引进人才由弱变强,楚国由于信任小人迫害贤才而由强变弱,等等。管仲总结当时的历史经验说:“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孟子也说:“不用贤则亡。”
?筵 刘邦:自知知人用“三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地道的“土包子”出身,而能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最后统一天下坐上皇帝宝座的,一是建立汉朝的刘邦,二是建立明朝的朱元璋。而他们取得天下的法宝不是别的,仍然是招揽和重用优秀人才。
四年多的楚汉之争,最后以项羽的自刎和刘邦的胜利而结束。刘邦既不是品行高尚、众望所归之人,也不是文韬武略、深谋远虑之人,他为何能战胜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项羽呢?很可能他自己也疑惑过,并考虑了较长时间。 有一天,做了皇帝的刘邦大宴群臣。他问大臣们:“我之所以能得到天下,是为什么?项羽之所以失掉天下,是为什么?”在大臣们的回答不得要领之后,刘邦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安)国家,抚百姓,给饷馈(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擒)也。”
从这段话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三点:第一,刘邦有识人慧眼。他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准确无误地描绘出张良、萧何、韩信三位杰出人物的专属优势。而这一点,其他人做不到。其他人也可能对“三杰”有一定认识,但不会像刘邦这样看得准确和深刻。第二,刘邦有自知之明而不嫉贤妒能。刘邦能当着群臣的面坦然讲出自己的三“不如”,这不但对于皇帝来说,就是对于一个普通领导者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古往今来,领导者坦然承认自己不如部下的人少,而处处显示自己高明的人多,有的甚至“武大郎开店”,千方百计打击比自己高明的部下。第三,这段话讲出了所有领导者成就大事业的成功之道: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以上三点,正是一位高明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筵 朱元璋:博采众长用群贤
朱元璋的成功,同样得益于他有招贤纳士、重用贤才的主动意识和正确方法,他说:“现在天下大乱,老百姓困于水深火热之中,我思英贤,如饥似渴,我正要广泛听取各种策略,博采众家之长,共同完成安世济民的功业。”正因如此,大批英雄豪杰、贤人名士投到他的门下,文如李善长、刘基、宋濂等,武如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都是当时难得的杰出人才。这些人才或为他出谋划策,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或为他攻城略地,克敌制胜,终于帮助他荡平宇内,成就了帝王之业。
朱元璋进攻滁阳时,李善长前去拜见。朱元璋问他:“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李善长说:“秦朝动乱时,汉高祖以平民起兵,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妄杀人,五年就成就了帝业……如果您能仿效他的做法,天下便不难平定。”朱元璋“称善”。李善长为朱元璋参谋军机,考察推荐人才,制定法令。朱元璋外出征讨时,李善长留守后方,调兵筹粮,被称为萧何式的人物。朱元璋称帝后,论功行赏,李善长位列第一。
刘基,字伯温,博通经史,无书不读,尤其精通天文,时人把他比作诸葛孔明。朱元璋攻下金华后,一再邀请刘基出山。刘基见到朱元璋,针对时务陈述了十八条计策。朱元璋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建造了礼贤馆让刘基等居住,宠爱备至。朱元璋向刘基询问征战之计,刘基提出了一条正确的战略方针:先灭陈友谅,再平张士诚,消除后顾之忧后,“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朱元璋高兴地说:“先生以后有什么好计策,尽管说。”刘基参谋军机,屡屡得胜。朱元璋在众多优秀人才的辅佐下先消灭陈友谅,又消灭张士诚,最后北定中原,基本合乎刘基的预见和策略。
打天下必须文武并济,光有人制定战略方针、战术计策还不够,还需要能够冲锋陷阵、能征惯战的战将。在招揽并重用杰出战将方面,朱元璋同样表现得如饥似渴,尤其器重徐达、常遇春等人。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宴请功臣,对军事将领们讲了一番话,再次阐明依靠优秀人才平定天下的理念和态度,这番话有三层意思:第一,“自古豪杰开创基业,非用贤能何以济事?”我出身于平民百姓,全依赖各位将相之才与我共同打天下。第二,徐达、常遇春等人出生入死,战功卓著,堪为“一代元勋”,我推心置腹地信任他们,他们竭心尽力地辅佐于我。大家要向他们学习。第三,陈友谅被我消灭后,除了首恶必办之外,其他有才能的人不但不杀,我还诚心任用,其中心存疑虑的人与我交谈之后,很快就肝胆相照,出入左右,不分新旧。
可见,无论文武新旧,只要是优秀人才,朱元璋都能做到倍加珍惜,大胆使用,用其所长。这也正是他在乱世中的取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