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正平
彩超在肝内三种常见强回声病灶中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管正平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三种肝内强回声病灶(胆管结石、肝内钙化灶、肝内胆管积气)中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肝内胆管结石和50例肝内钙化灶、10例肝内胆管积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彩超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上病例部分经由手术、CT、MRI、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临床诊断所证实,部分经随访证实。结果 本组30例肝内胆管结石中,肝左右叶同时存在的7例,左叶占43.3%(13/30),右叶占33.3%(10/30),其彩超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结石沿肝内胆管走行呈簇状分布,结石一般多发,呈斑点状、条索状、团块状或不规则形,一般为高、强回声,后方大多伴明显声影,常伴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与伴行的门静脉分支呈“平行管征”征象。50例肝内钙化灶中,位于肝左叶25例,位于肝右叶15例,左右叶同时存在10例,其彩超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强回声一般可大可小,形态为点团状或斑块状,一般为单发,可位于肝内各处,无明显肝内胆管扩张。在10例肝内胆管积气中,8例有胆道手术病史,其彩超声像图主要变现为肝内胆管内强回声随体位改变,其形态、位置均发生变化,如强回声靠近肝内胆管前壁,后方会出现“彗尾征”征象。结论 彩超多角度、多切面扫查,同时结合多种声像图信息,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内钙化灶、肝内胆管积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肝内胆管结石;肝内钙化灶;肝内胆管积气
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仪器不断改进及采用了高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超声检查对临床诊断价值日趋重要,目前已成为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首选方法[1]。在肝脏疾病中,肝内胆管结石、肝内钙化灶、肝内胆管积气这三种常见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声像图表现类似,均表现为强回声,斑点、斑块样,非常容易混淆,对正确诊断造成混乱。然而,三者在临床治疗中方法各有不同,因而对其进行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非常重要[2]。本研究对彩超在这三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肝胆疾病患者,其中男42例,女48例,男女比例1∶1.14,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2.0±0.3)岁。其中肝内胆管结石30例,肝内钙化灶50例,肝内胆管积气10例。以上病例部分经由手术、CT、MRI、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临床诊断所证实,部分经随访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OQIC 7、HDI5000、PHILIPS IU22等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MHz,受检者一般空腹8h以上,采用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半卧位等多体位,常规对肝脏各切面进行多角度、多切面扫查,必要时加用谐波成像及放大缩小功能,收集包括大小、形态、位置、边界、内部及周边回声、肝内局部胆管是否扩张等声像图信息,同时常规探查肝外胆管、胆囊、胰腺等情况。
本组30例肝内胆管结石中,位于肝左叶的13例,位于肝右叶的10例,肝左右叶同时存在的7例,其中左叶占43.3%(13/30),右叶占33.3%(10/30),左侧叶比右侧叶略多见。同时,均伴有周边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最宽约18mm。其声像图表现为结石沿肝内胆管走行呈簇状分布,结石一般多发,呈斑点状、条索状、团块状或不规则形,一般为高、强回声,后方大多伴明显声影,远端、近端肝内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与伴行的门静脉分支呈“平行管征”,病灶部位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显像均清晰者25例,占83.3%。在肝内钙化灶50例中,位于肝左叶25例,位于肝右叶15例,左右叶同时存在10例,右叶分布比左叶略多见,其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一般可大可小,形态为点团状或斑块状,一般为单发,可位于肝内各处,可伴或不伴声影,均无明显肝内胆管扩张。在10例肝内胆管积气中,8例有胆道手术病史,其中位于肝左叶4例,位于肝右叶3例,左右叶同时存在3例,其声像图变现为肝内胆管内强回声随体位改变,其形态、位置均发生变化,强回声靠近肝内胆管前壁,后方可出现“彗尾征”。见表1。
肝内胆管结石系指肝左、右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一般多为胆色素混合性结石,常多发,多数在肝外胆管结石的基础上,因肝内胆汁排出不畅而继发,可广泛分布于肝内胆管系统。少数肝内胆管结石为原发性,以肝左外叶和肝右后叶多见,与此处胆管弯曲度大而引流不畅有关。本组左叶占43.3%(13/30),右叶占33.3%(10/30),左侧叶比右侧叶略多见。同时,均伴有周边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其扩张程度与结石大小、分布范围呈正相关,本组扩张周边胆管最宽约18mm。个别充满胆管内的泥沙样结石或胆红素结石可以呈现软组织肿块样的声像图表现,此类结石一般多呈条索状或团块状,其旁总有门静脉经过,此为其特征。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胆汁淤积和炎性感染,继而引起胆管炎,胆管狭窄、梗阻,进行性肝损害,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因此,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进行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3-4]。
肝内钙化灶成因可由既往的创伤、感染、出血、脓肿或肉芽肿形成的钙化性瘢痕;或是某些寄生虫(包括血吸虫、包囊虫、蛔虫等)虫体及虫卵所形成的钙化灶;同时,结核、霉菌、梅毒、结节病等均可引起肝内局限性钙化灶。通常在20~50岁的人群中多见,男女出现率均等,一般为单个钙化灶,右肝多于左肝,左、右肝同时出现者相对少见。这些钙化灶一般表示这些病变已经稳定或者趋于稳定,或者已经愈合。虽然其声像图酷似肝内胆管结石,但是其发生的部位与肝内胆管无关联,一般常沿肝内动脉分布,同时均未引起明显肝内胆管扩张,无明显临床症状,所以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本组50例肝内钙化灶,患者均无明显不适,长期随访均无明显变化[5-6]。
肝内胆管积气患者,大多有胆道手术史,一般是由十二指肠乳头部控制胆总管开口的Odiss括约肌松弛丧失功能,致使十二指肠内容物或肠道细菌逆行进入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然后产气杆菌感染导致肝内胆管积气。本组80%(8/10)有胆道手术史,均有胆道感染病史,可见肝内胆管积气与胆道手术及胆道感染密切相关。该病一般经由抗感染治疗后,Odiss括约肌功能会逐渐恢复,超声随访复查会发现肝内积气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上腹部不适症状会明显缓解[7-8]。
总结本组患者,彩超在上述三者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依据病史及其声像图特点,对作出正确诊断有很多优势。同时,相比其他检查,彩超又有其特殊优势,具体表现在彩超可以通过肝脏这个良好的透声窗,使上述三者疾病的病灶获得良好的声像图,方法简单、安全、无创伤,价格低廉,重复性好,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可达90%以上[9]。彩超不仅能定性诊断,而且能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同时,对病例随访也方便易行。
总之,彩超多角度、多切面扫查,同时结合多种声像图信息,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内钙化灶、肝内胆管积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下册)[M].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05.
[2] 廖东.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的超声表现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8):6873-6874.
[3] 陈敏华.消化道系统疾病超声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64-165.
[4] 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7-258.
[5] 武忠弼.病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0.
[6] 徐友军,吴恩惠.肝脏钙化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1996,12(3):228.
[7] 董晓明,苏光明,祝莉.肝内胆管积气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5(9):694-695.
[8] 邱洁,宋家利.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7(2):136.
[9] 刘晓菲.超声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16(26):38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6.013
江苏 215600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管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