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栋,赵 威,李凤平
(1.秦州区畜牧兽医局,甘肃 天水 741000;2.秦州区凤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甘肃 天水 741000)
秦州区舍饲羊消化道寄生虫病药物筛选及程序化防治
赵 栋1,赵 威1,李凤平2
(1.秦州区畜牧兽医局,甘肃 天水 741000;2.秦州区凤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甘肃 天水 741000)
针对秦州区羊寄生虫的主要种类,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硝氯酚等药物对羊分别进行体内虫体的驱杀试验,然后经本次驱虫试验发现,联合使用阿维菌素片与阿苯达唑片、阿维菌素片和硝氯酚片的驱虫效果比单一使用这三种药好,且驱虫后羊体净增重可达到5.7±0.7、5.9±0.9 kg。
肉羊;寄生虫;药物筛选
每一只羊都有寄生虫寄生,只是寄生的数量,位置,造成的损伤不同,常常是重复感染的,感染强度大。本研究针对秦州区凤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羊场防治经验,安全高效的驱虫药物,为秦州区建立了有效的羊消化道寄生虫驱虫方案及程序化防治模式。
1.1试验动物
羊只来自秦州区凤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感染消化道线虫的羊72只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羊只在试验前3 d寄生虫检测时感染强度都很高),且羊只在3个月内没有驱过虫,且羊只品种、饲喂情况、健康状况、饲养管理保持一致。
1.2粪便检查用具和试剂
采集病料的一次性消毒手套和冰袋;载玻片、盖玻片、青霉素瓶、塑料烧杯、一次性吸管、过滤纱布、镊子、烧杯);试剂(饱和生理盐水、蒸馏水),Motic数码互动显微镜、电子天平等,由天水市秦州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实验室提供。
1.3试验药物
根据甘肃陇东南舍饲羊寄生虫病调查结果,在制定本区域驱虫程序时主要针对肝片吸虫、线虫的感染率为100%。分别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硝氯酚[1]。
2.1试验动物分组
从已确诊感染消化道线虫的羊中挑选虫卵感染率、体重、年龄相近的72只,随机
分为6组,每组 12 只。第一组:按说明书推荐剂量(0.25 mg/kg)活体重口服虫伊维菌素片,7 d 后再按说明量(0.25 mg/kg)活体重口服伊维菌素片;第二组:按推荐剂量(15 mg/kg)活体重口服阿苯达唑片,7 d后再按说明量(15 mg/kg)活体重口服阿苯达唑片。第三组:先按 0.25 mg/kg 活体重口服硝氯酚片,7 d后再按15 mg/kg 活体重口服硝氯酚片;第四组先按0.25 mg/kg 活体重口服虫伊维菌素片,7 d后再按15 mg/kg 活体重口服阿苯达唑片;第五组先按 0.25 mg/ kg活体重口服虫伊维菌素片,7 d 后再按15 mg/kg 活体重口服硝氯酚片;第六组为空白对照组。
2.2虫卵计数法
取被检粪便2 g放入塑料烧杯,加入10 ml饱和盐水,用镊子捣碎,再添加48 ml饱和盐水,搅拌混匀,透过粪筛过滤(用一次性消毒手套,采集试验羊只新鲜粪便或进行直肠采粪,并编号。同时,采集的粪样用冰袋保存,带回实验室检查。)。用吸管将滤液吸出少许滴入麦克斯特板计数室内,置显微镜载物台上,静置2 min,用低倍镜将2个计数室内的虫卵计数,计算平均值,感染强度(EPG)=两个计数室内虫卵数平均值×200[2]。
2.3驱虫方案
依据上述分组分别投药,投药后注意羊的身体变化,避免药物中毒。分别于第一次投药后第 4 d、第二次投药后第 3 d,采集试验羊的新鲜粪便,进行虫卵检查并计数。同时,比较各组羊用药前后粪便虫卵转阴率及减少率,驱虫 30 d、60 d 后分别对每组的羊进行空腹称重,比较增重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虫卵转阴率=虫卵转阴动物数/试验动物数× 100%
虫卵减少率=(驱虫前 EPG—驱虫后 EPG)/驱虫前 EPG×100%
3.1试验结果
6组试验羊第一次口服各药物4 d后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3.33%、75%、83.33%、91.67%、91.67%、0,虫卵减少率依次为93.27%、88.46%、94.17%、93.88%、93.4%,第二次驱虫后第2 d,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1.67%、91.67%、91.67%、100%、100%,虫卵减少率分别为 98.46%、95.09%、100%、100%。对照组没有使用驱虫药,其虫卵数增多。说明单一药物驱虫效果硝氯酚片>伊维菌素片>阿苯达唑片,但单一驱虫效果不如联合使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片和伊维菌素片+硝氯酚片。
3.4分析与讨论
3.4.1驱虫效果
在试验过程中,各组羊投药后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无明显的饮食、精神、运动等不良反应,且与对照组相比,都能起到一定的驱虫效果。首次用药4 d后羊只的虫卵转阴率都是83.33%,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3.88%、93.4%,第二次驱虫后第3 d,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都达到 100%。
3.4.2驱虫方案
秦州区从 11 月份开始进入冬天,羊只主要在夏季感染寄生虫,在秋天不能进行驱虫,那么到春天时,羊体的虫卵和幼虫就会开始发育,出现羊春乏死亡的现象。
3.5本章小结
经本次试验发现,联合使用伊维菌素片与阿苯达唑片的驱虫药和伊维菌素片与硝氯酚片的驱虫药效果比单一使用这三种药好,首次用药4 d 后羊只的虫卵转阴率都是83.33%,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3.88%、93.4%,第二次驱虫后第3 d,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都达到 100%,且驱虫后羊体净增重可达到5.7±0.7、5.9±0.9 kg。
[1]徐全武.阜康市羊消化道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驱虫药物筛选[D].新疆农业大学,2013.
[2]赵金山,王君玮,程明,江科,汪文鑫,戴正浩.舍饲羊场寄生虫病敏感药物筛选及程序化防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0,(1).
(编辑:李善祥)
S858.26
B
1006-799X(2016)16-0100-02
赵 栋(1984-),男,甘肃天水人,助理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