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纪念活动的功能表达

2016-03-10 07:11
关键词:纪念活动孙中山纪念

陈 金 龙



孙中山与纪念活动的功能表达

陈 金 龙

孙中山通过发表纪念演讲、撰写纪念文章、建造纪念设施,建构了关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记忆。借助纪念活动,孙中山阐释了革命目的、革命任务、革命主体、革命方略、革命精神,纪念活动成为实施革命动员的重要载体。孙中山十分重视与苏联相关的纪念活动,列宁逝世纪念、十月革命纪念成为协调中苏关系的契机和途径。

孙中山 纪念活动 功能

孙中山在发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善于借助纪念活动建构历史记忆、实施革命动员、协调中苏关系,使纪念活动的功能得到充分表达和释放。回溯孙中山的生平不难发现,孙中山参与或利用的纪念活动包括:五一国际劳动节、十月革命等国际性纪念,武昌起义、南北统一、护国运动等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黄花岗烈士、黄兴、伍廷芳等近代中国革命先烈纪念,《民报》《申报》等报刊创刊纪念。孙中山对纪念活动的参与和利用,彰显了孙中山的历史意识、革命方略与国际视野。

一、借助纪念活动建构历史记忆

建构历史记忆有多种方式,借助纪念之机呈现历史过程、诠释历史的前因后果,使历史得以保存、传承下来,是建构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孙中山通过发表纪念演讲、撰写纪念文章、建造纪念设施,建构了关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记忆。

(一)口述历史记忆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亲历者,将自己亲历的重大事件口述出来,既能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又能强化历史的感染力。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逢武昌起义纪念,孙中山多次谈及武昌起义的过程与结果。1912年10月10日,逢武昌起义周年纪念,孙中山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武昌起义纪念会上发表演讲,对武昌起义的历史进行了初步勾勒。他说:“去年今日,为武昌举义之日,即中华民国开始之第一日。其时余在美国,同志居正君有电达香港黄克强先生,托余筹款助饷。余阅电文,知革军已得武昌,不胜忻喜。从前在广州、惠州、河口等处革命事业,种种失败,皆因同志过少,未达目的。自广州失败后,乃运动武昌军界,一举而成此大事。所以然者,国民有坚忍心,武昌军界有冒险心,无畏难心之效力。”*《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94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为筹款又取道欧洲,之后才回到国内。这里说明了武昌起义之后孙中山的所为与所思,分析了历次起义失败的原因,说明了武昌起义胜利的关键所在。1924年10月10日,在韶关庆祝武昌起义十三周年纪念会上,孙中山发表演讲时又指出:“双十节以前,已经有过十余次革命没有成功”,“许多同志都忘了。今天诸君庆祝革命成功的第一天,很好把革命过去的历史谈谈,使诸君刻刻不能忘记”。*②④⑤ 《孙中山集外集》,第109,111,102,107—10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这里申明纪念武昌起义的目的,在于保存历史记忆,使后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为此,孙中山说明了定青天白日旗为中华民国国旗的缘由,回顾了武昌起义的经过,认为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在于“由有计划而变为无计划,于冒险之中无意成功”。②这种看法尽管过于强调武昌起义胜利的偶然性,未能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揭示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成为历史记忆的组成部分。

武昌起义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陷入南北分裂状态。袁世凯借助北洋派掌握的武力诱迫清帝逊位,孙中山做出巨大让步和妥协,促成政权和平转移,南北实现统一,2月12日因此成为南北统一纪念日。1924年2月12日,在南北统一十三周年纪念庆典上,孙中山口述了南北统一的前因后果。他说:“南北统一之纪念日,算是民国成立之日,亦即革命成功之日。”黄花岗起义后,“继而武汉起义,不旬日而各省响应。清帝退位,南北统一”。南北统一后,“中间因互争权利者几年,互争党见者几年,互争地盘者又几年,至于今日时局四分五裂”。*《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461、462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寥寥数言,孙中山交代了南北统一的由来与南北统一之后的结果,呈现了民国初年的国内局势,但将南北统一之日视为中华民国成立、革命成功之日,显然高估了南北统一的历史意义。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所部粤军发动武装叛变,悍然围攻总统府,孙中山走避军舰与叛军奋战五十余天,后因待援无望回到上海,这一事件史称孙中山广州蒙难。广州蒙难是孙中山一生中的痛苦经历,在口述历史的过程中,孙中山并不回避这一事件。1923年6月16日,为孙中山广州蒙难一周年纪念,陆海军警及国民党员特发起纪念会,军政长官均前往大元帅府参加纪念。孙中山在纪念会上,“首述去岁蒙尘之经过,并申述海军护驾之功”④。1924年6月16日,广州蒙难二周年纪念时,孙中山对卫士发表讲话。他说:“设非诸君忠勇出死力拥护拒敌,今日之日,正不知是何景象,不可不留纪念。”⑤孙中山利用广州蒙难纪念之机,尽力建构广州蒙难的历史记忆。

(二)文载历史记忆

通过文字将历史记载下来,是保存历史记忆的可靠形式。逢辛亥革命、护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和重要历史人物纪念,孙中山通过撰写纪念文章或碑文,记载相关历史,形成了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在孙中山的纪念文献中,论及最多的当数辛亥革命。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在《祭明太祖文》中称颂明太祖“应时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并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进行了基本叙述。其中写道:“岁在辛亥八月,武汉军兴,建立民国。义声所播,天下响应,越八十有七日,既光复十有七省,国民公议,立临时政府于南京,文以薄德,被推为临时总统。”*《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95页。这段文字,追述了从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成立的过程,言简而意赅。1917年10月9日,大元帅府发布《纪念双十节布告》,在说明辛亥革命背景之后指出:“辛亥八月,鄂渚首义,而海内群起应之。时不数旬,遂覆清祚,成功之速,振古未有。”“民国既建,凛国步之艰难,念缔造之不易,以鄂渚首义为阳历十月十日,因定以为国庆日。著之令典,以识不忘。”*⑧ 《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215—216,271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这里通过再现辛亥革命的过程,说明了中华民国国庆纪念的由来,呈现了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

对于护国运动,孙中山在纪念文献中也进行了记载和追忆。1917年12月23日,孙中山致电刘云峰等,呈现了护国运动的基本经过。24日,大元帅府发布《纪念云南护国首义布告》,分析了护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即“乙丙之交,逆袁叛国,谬称帝制,国人怵惕于淫威,峻冈敛首屏息,莫敢亢违,民国不绝如缕”⑧,并对护国运动的经过、结局进行了诠释,说明了护国运动纪念的意义。

孙中山在借助历史事件纪念分别撰写文章或布告保存历史记忆的同时,利用其他纪念之机,对于自身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整体叙述。比如,1923年2月,《申报五十周年纪念专刊》刊载了孙中山《中国革命史》一文,从“革命之主义”“革命之方略”“革命之运动”“辛亥之役”“讨袁之役”“护法之役”六个方面,对其革命理念、革命经过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释,建构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记忆。

对于为革命牺牲的英烈,孙中山多次撰写祭文、碑文,以保存革命先烈生平业绩的历史记忆。1912年3月1日,孙中山撰《祭革命死义诸烈士文》,对近二十年来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表达了纪念。3月17日,孙中山又撰《祭武汉死义诸烈士文》,称“人生有死,死有重轻,死以为国,身毁名荣。漠漠沙场,烈骨所暴,崭崭新国,烈士所造”*《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242页。,肯定了革命先烈为缔造民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3月20日,孙中山再撰《祭江皖倡义诸烈士文》,表达了对赵声、吴樾、熊成基、倪映典诸烈士的敬仰和缅怀。广州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收殓烈士遗骸七十二具,安葬于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从1912年至1924年,孙中山多次撰写《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文》,陈说起义经过,表达对烈士的纪念。1921年12月,孙中山在为邹海滨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一书作序时,对黄花岗起义给予高度评价:“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50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这里既表达了对黄花岗起义烈士的敬仰,也充分肯定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地位。1923年10月10日,孙中山撰《祭开国讨袁护国护法各役诸先烈文》,纪念辛亥革命以来的各位先烈,称“国有共和,伊谁之力?流血断头,曰惟先烈”*《孙中山全集》,第8卷,第266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这是对辛亥革命以来烈士群体的总体评价。

在对近代革命先烈群体进行纪念的同时,孙中山对其中的个体也分别撰文予以纪念。黄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著名领袖,也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1916年12月、1917年4月,孙中山两次撰写《祭黄兴文》,对黄兴的生平事业进行追忆。1918年10月24日,为纪念黄兴逝世两周年,孙中山率章太炎等发布祭典启事,称“宿草而念故人,板荡而思先烈”*《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507页。,诚邀在上海的各界人士出席纪念祭典。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兼财政总长、广东省长伍廷芳逝世后,1924年12月3日,孙中山发布准伍廷芳国葬令,认为其“功在国家,应准予举行国葬典礼,以昭隆异”*⑥⑦ 《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445,478,577—578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12月6日,孙中山撰写祭文,称其“哲理湛深,法学精研,所学既邃,道力弥坚。时遭祲沴,转坤旋乾,始终弗渝,大节凛然”⑥,高度评价了伍廷芳的学识与情操。1925年1月,孙中山撰《伍廷芳墓表》,梳理了“其生平志事关系家国之大者”,其旨趣在于“以告天下后世,俾知所楷模焉”。⑦可见,孙中山对于为革命牺牲的先烈,充满敬仰之意、纪念之情。

(三)物证历史记忆

人们常说睹物思人,建造纪念碑、纪念坊、纪念园等历史空间,是保存历史记忆的重要形式。1919年9月,为修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功石坊,孙中山致函海外同志劝捐,希望海外同志“协力捐助,俾得早日竣工,为吾党留一绝大纪念”,使“诸烈士之功业,永永不湮”。*《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112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1921年,孙中山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题词“浩气长存”,至今仍镌刻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1924年11月14日,革命纪念会干事主任林森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坟园扩充事呈文孙中山,提议将旧模范监狱上盖拆卸,“择其砖木旧料适用者为修筑坟园,余外则尽行投变,所得之款即以充修筑经费”*⑩ 《各方致孙中山函电汇编》,第9卷,第238,21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得到了孙中山的同意。倪映典是广州新军起义的主干人物,1924年11月15日,革命纪念会呈文孙中山,称倪映典“奋不顾身,为国流血,忠勋实足千古”,而“表扬先烈,后死之责也”,请求拨款六百元在其殉难地点修建纪念碑,“以垂永久而资景仰”。⑩这一请求得到孙中山的批准。11月19日,孙中山令广东省省长胡汉民转饬省财政厅照数拨给修建倪映典纪念碑经费。

口述历史、文载历史、物证历史是孙中山借助纪念活动建构历史记忆的三种主要形式。这些历史记忆为近代中国历史的书写提供了基本史实和线索,奠定了近代中国历史书写的基础。

二、借助纪念活动实施革命动员

革命需要动员,动员的契机、方式有多种选择,纪念活动是其中之一。孙中山借助纪念活动,阐释了革命目的、革命任务、革命主体、革命方略、革命精神等关系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彰显了纪念活动的革命动员功能。

(一)申明革命目的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精华,既是革命的思想指南,也是革命的目的所在。1906年12月2日,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讲,对三民主义进行了阐释,分别说明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内涵和目标。他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⑥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329,325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这里诠释了三民主义的内涵,也说明了中国革命的目的和归宿。1924年5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工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要实行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就要奉行三民主义。”*③④ 《孙中山全集》,第10卷,第150,144、147,147—148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这里肯定了三民主义的地位,实际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需要三民主义的指导。

(二)揭示革命任务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陷入半殖民地的境地。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赢得民族独立,是中国民主革命面临的首要任务。孙中山利用纪念活动之机,呈现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种种事实,说明了反帝的必要性。孙中山在广州工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对于反帝的必要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他指出:“中国现在是做世界列强的奴隶,凡是和中国有约通商的国家,都是中国的主人。这个原因,是由于从前满清没有钱用,借了许多外债,和列强立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把他们主权都送了外国人。”“中国人民就谋生一方面的经济说,完全是处在外国的经济压迫之下。中国国家表面上虽是独立国,实在成了外国的殖民地。因为成了外国的殖民地,受了外国这样大的经济压迫,所以中国工人便谋生无路。”③孙中山从分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国家地位、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入手,阐释了反帝的原因。孙中山特别强调,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受外国资本家的压迫,“现在中国不只工人要受外国资本家的压迫,就是读书的人、耕田的人、做生意的人,都是受外国经济的压迫”④。指明中国社会各阶级遭受外国资本家压迫的事实,意在动员各阶级加入反帝的行列,以壮大革命力量。1924年9月7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九七”国耻纪念宣言》,说明《辛丑条约》的前因后果,历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种种事实。在此基础上,强调“纪念国耻的目的,在于昭雪国耻”。为此,首先必须认清革命对象,“如今站在我们面前,压在我们头上的,是帝国主义”。*⑧⑨ 《孙中山集外集》,第534,112,115页。孙中山借助纪念活动,阐释了反帝的道理,明确了反帝的任务。

反封建是中国革命面临的另一任务。纪念活动过程中,孙中山对民权主义的阐释,包含反封建任务的申明。他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其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⑥这是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反封建任务的阐释,民主立宪政体是对封建专制政体的否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但并没有完成反封建的任务。1919年10月8日,上海青年会举办中华民国国庆庆祝会,孙中山莅会发表演讲。他提出,改造中国第一步的方法“只有革命”,通过革命清除满清时代的官僚、武人、政客,才能“建筑灿烂庄严的民国”。*《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125、126页。在韶关庆祝武昌起义十三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讲时,孙中山指出:十三年来,“四分五裂,政府腐败,道德破坏,纲纪荡然,兵戈盗贼,遍地疮痍,人民所受痛苦甚于满清”⑧。这里借武昌起义纪念实行北伐动员,要求发扬以前革命志士的奋斗精神,进取长江,赢得北伐的胜利,以完成反封建的任务。

(三)确立革命主体

革命任务由谁来完成、由谁来担负,这是革命动员需要明确的问题。军人是革命的主力,是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因而其多次对军人进行革命动员和训导。在韶关庆祝武昌起义十三周年纪念会上,孙中山对军人说:“武昌起义不过拿两盒子弹,便受人家纪念。我们现在拿了许多枪炮子弹,可否从十三年双十节后,再开过一个新纪元,使后来的人来纪念我们呢?”⑨在这里,孙中山力求通过武器装备的对比,激励北伐各军英勇作战,以成就北伐大业。

孙中山晚年,逐步认识到工人在革命过程中的作用,企望通过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动员工人参加革命。1924年5月1日,广州市工人代表大会与广州工人庆祝国际劳动节大会同时举行。孙中山在演讲中,说明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认为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各国工人通行的一个纪念日”,是“世界各国工人战胜了资本家的一日”。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要让中国工人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地位,为此首先要知道中国国家现在所处的地位。在孙中山看来,“中国现在是世界中最贫最弱的国家,受各国的种种压迫,所处的地位是奴隶的地位”。“国家的地位既然是很低,我们人民的地位自然也是低,做工人的地位当然更是很低。”在这次纪念大会上,孙中山主张仿效各国工人的做法,“组织一个工人大团体”。“工人既是有了团体,要废除中外不平等的条约,便可以做全国人的指导,作国民的先锋,在最前的阵线上去奋斗。”*②⑤ 《孙中山全集》,第10卷,第143、144、145、149,156,145、149页。这里从分析国家地位、工人境遇入手,说明了工人参加革命的缘由与路径,实际上是对工人所进行的革命动员。

学生是革命的生力军,孙中山晚年注意利用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动员,引导学生参加革命。1924年5月2日,孙中山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上发表演讲。他指出:“七十二烈士为国牺牲,以死报国,所立的志气就是要死后唤醒中国全体的国民。”“所以我们今天来纪念,就是纪念他们当时的志气,纪念他们以死唤醒国民、为国服务的志气。”孙中山还鼓励学生养成“舍身救国,视死如归,为人类来服务的那种道德观念”,这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②这番对于学生的励志性讲话,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的革命动员。

(四)诠释革命方略

革命需要讲究策略,对革命策略的诠释是革命动员的组成部分。《“九七”国耻纪念宣言》指出:“我们要打倒帝国主义,必须有全盘的计划准备,决不是轻举妄动,所可以奏效,也不是侥幸尝试,所可以成功。”具体来说,必须“确立一种主义,并严定实行主义的步骤”;“纠合大多数的人民,团结一个牢不可破的团体”,才能完成反帝国主义的任务。如果中国人民依然一盘散沙,只能永远遭受帝国主义践踏。*⑥ 《孙中山集外集》,第534,535页。这里说明了革命谋划、主义指导、人民团结对于反帝的重要性,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略。强有力的政党领导对于中国革命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在关于列宁逝世的演讲中,孙中山指出:列宁逝世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就是大家应把党基巩固起来,成为一有组织的、有力量的机关,和俄国的革命党一样”*⑧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36,462页。。这里借助列宁纪念,说明了政党领导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世界革命的联合、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孙中山在广州工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倡导“世界各国的工人都要联合起来,去和资本家抵抗”。在他看来,“现在中外的工人都是一样的作战,所向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敌人,所以中外的工人应该联成一气”。⑤中国革命需要世界工人阶级的支持,中外工人的联合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广州庆祝十月革命过程中发布的《庆祝十月革命七周年纪念宣言》,也发出了国际革命联合的号召:“任何民族、任何阶级,对于真正的自由平等与独立之要求,都是一致的。”所以应该建立“联合战线”,“向压迫人的国家攻击,以实现国际革命之成功”。⑥可见,孙中山在思考中国革命的策略问题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眼光。

(五)涵养革命精神

革命需要勇气、胆识和毅力,需要冒险精神、进取精神、牺牲精神支撑。孙中山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武昌起义纪念会的演说中指出:“处于今日,不当有悲观之念,务须坚忍冒险,发愤求进。即士、农、工、商,见吾侪能忍苦如此,亦必愤志图强。如是,则中国前途大有冀望。故‘畏惧’两字,自今日起,消灭无有,从兹专心一致,合力以助新造之民国。”孙中山认为,革命不能畏惧,“凡事须论公理,放胆而自行公理,不必更有一毫畏惧心”。*《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95、494页。这里强调革命要有冒险精神、进取精神,畏惧则是革命的大敌。在南北统一十三周年纪念庆典上,孙中山要求海陆军大元帅大本营的政要“牺牲权利,革去私心”⑧,这是对牺牲精神的倡导和张扬。

革命目的、革命对象、革命主体、革命方略、革命精神等革命基本问题的阐释,使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明白了为何革命、如何革命的道理,孙中山的革命动员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兴起。

三、借助纪念活动协调中苏关系

孙中山晚年确立了“联俄”政策,为促进中苏关系协调,孙中山十分重视与苏联相关的纪念活动,列宁逝世纪念、十月革命纪念等,成为协调中苏关系的契机和途径。

(一)借助列宁逝世纪念协调中苏关系

孙中山十分推崇列宁。1924年1月21日列宁在莫斯科逝世时,正值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获悉消息后,提议用大会名义致电表示哀悼,并休会三天。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称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史上的“奇功伟绩”,究其原因,“实全由其首领列宁先生个人之奋斗,及条理与组织之完善。故其为人,由革命观察点看起来,是一个革命之大成功者,是一个革命中之圣人,是一个革命中最好的模范”。“列宁先生之思想魄力、奋斗精神,一生的工夫全结晶在党中。他的身体虽不在,他的精神却仍在。”*②③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36,138—139,509页。这是对列宁历史地位、精神品格的高度评价。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还请鲍罗廷发表演讲,介绍列宁的为人。孙中山在致北京苏俄代表加拉罕的电报中,也表达了对列宁的推崇。电文指出:列宁虽然离开了苏俄朝气蓬勃的生活,“然而他的名字和对他的纪念将永世长存,人们将继续珍视他那种造成最高度的政治家和有创造力的领袖的英雄品质。他的著作也将永存,因为他的著作是建立在一定会掌握和统治未来人类的思想和希望的这样的社会观念上的”②。2月24日,中国国民党举行追悼列宁大会,台上高悬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国友人师”的祭帐,孙中山担任主祭并致悼词:“唯君特立,万夫之雄。建此新国,跻我大同。并世而生,同洲而国。相望有年,左提右挈”。③既肯定了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又说明了苏俄对于中国革命的支持。2月26日,孙中山在致齐契林的信中还表示:“列宁同志的逝世引起我深切的悲痛。但是,幸而你们党的工作是奠定在广泛的基础上,因而,我们伟大的同志的逝世不致影响你们坚强的手所创造的大厦。”*⑥ 《孙中山集外集》,第423,535页。因此,孙中山在列宁逝世后,多次表达了对列宁的敬仰之意、缅怀之情。

(二)借助十月革命纪念协调中苏关系

十月革命是表征苏联历史地位、世界影响的重大事件,十月革命纪念对于中苏关系协调具有标向意义。1924年11月7日,广州各公团举行庆祝十月革命大会,孙中山莅会发表演讲,充分肯定了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采取的对华政策。他说:“自俄国革命以来,俄政府即将旧时俄皇所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及权利都归还中国。俄国革命成功以后,反乎以前帝国主义的政策,实行平民政策,退回从前侵略所得的权利,系一件破天荒的事。”与此同时,孙中山充分肯定俄国革命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认为“俄国革命成功就是中国得到生机之一日,俄国革命成功可为中国革命之模范”*《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287页。。这次十月革命纪念发布的《庆祝十月革命七周年纪念宣言》更是明确地指出:“十月革命之成功,不独是苏俄革命的成功,并且是国际革命的开幕;不独是苏俄民族的解放,并且是国际民族的解放起点。”十月革命开启了世界革命的新时代,引发了世界革命潮流的到来。《宣言》具体分析了十月革命的纪念价值:一是将政治革命发展为经济革命,实现了人类真正的平等;二是十月革命成功后,产生了“不压迫人也不被人压迫的国家”,苏俄自己民族解放后,抱持“己欲立而立人”的宏愿,来扶助弱小民族。⑥孙中山肯定十月革命后中俄关系的变化和十月革命对于中国革命的示范与支持,既是中国革命的内在要求,也是协调中苏关系的策略之举。

(三)借助其他纪念活动协调中苏关系

国民革命期间,苏联派遣大批军事顾问直接指导、参与军事工作,来华的军事顾问共组成三个顾问团,即广州军事顾问团、开封军事顾问团和张家口军事顾问团。巴甫洛夫来华后曾任孙中山的军事总顾问兼苏联在华军事顾问团团长,1924年7月18日,他赴粤东考察时,不幸在东莞石龙东江流域落水牺牲。孙中山闻悉巴甫洛夫牺牲的噩耗,万分震惊,致电苏联政府表示:“沉痛悼念巴富罗夫将军逝世。他是俄国为着中国自由而战的第一位捐躯者。我国近邻——贵国的这位勇敢崇高的儿子并没有白白地牺牲。他的牺牲密切了俄中两国的关系,使国民党更加坚定地把为争取民族自决的斗争进行到最后胜利。”*《孙中山全集》,第10卷,第479页。这一态度表达了对苏联军事顾问的尊重,对于协调中苏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借助纪念活动建构历史记忆、实行革命动员、协调中苏关系,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孙中山对纪念活动价值的确认和运用;而从纪念活动的视角切入对孙中山生平与思想的研究,则有利于拓展孙中山研究的空间和视野。

【责任编辑:肖时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的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44);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资助项目“纪念活动与中共历史记忆的建构”

2016-09-12

D693.0;K827

A

1000-5455(2016)05-0005-06

陈金龙,湖南益阳人,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者按:孙中山(1866—1925)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中华民族杰出的爱国英雄。他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一个以民主共和为本的政治新纪元;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顺应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是激励中国人民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力量。值此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本栏目特刊发此纪念专题,以缅怀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及人民幸福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猜你喜欢
纪念活动孙中山纪念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黑龙江线上线下融合开展十四项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我也来两圈
忘不掉的纪念
50岁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