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芝
(贵州省纳雍县龙场中学 贵州 553300)
摘 要:在教和学这一对矛盾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更要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只有两个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生物;培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66-01
生物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二十一世纪被称为生物学世纪。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它,学好它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学生对生物学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引导学生学好生物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生物课程设置遭到排挤和冷落,学生不愿意学,生物老师难当。在这种境况下,我们生物老师就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文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以期和同行共同探讨。
一、通过实验,创设直观学习情境
观察、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离开了实验,什么概念、原理都失去了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展示直观材料,进行实验操作等来创设直观情境,以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操作兴趣、探索兴趣,使其在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生动有趣的实验过程面前,引发思维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方向转化和发展。例如,学习“花的结构”时,学生准备了不同的鲜花,在我的引导下,他们通过书中的观察与思考,对花进行、解剖、比较、研究、想象,从而达到认识花的结构的教学目的。再如,学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时,我将实验的步骤写在黑板上,然后由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且互相解答问题,在有些问题没有解答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带着疑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以提问激活课堂,培养学习兴趣
一个没有提问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一个没有好的提问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那么,在生物课堂中如何让问题引着学生惬意地遨游神秘的生物世界呢?在我的生物课堂上,我把问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前提问,这些问题是我精心设计旨在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或引入新课教学的;另一部分是学生之间的互问。课堂上检查学生的提问分选择和填空两种题型,我规定学生连续答错两题扣1分而连续答对两题加5分。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会给出不同难度的题目,如果答错第一题,我会挑一个更简单的问题给他不扣分的机会,而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则会给一些难度稍大的题让他们感觉很有挑战性。因为大多数同学只要稍微用点心就可以获得奖励而很少有人受罚,所以大家都喜欢这种方式。毕竟,获得成功是每个同学都渴望的。对于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我一般都会让学生分组自学。在课堂中让小组组长收集本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间相互解答,提出较有意义的问题小组得10分,解答则得10至15分,每次的得分情况都由科代表记录在表格上,让同学们在竞争中收获快乐,并在快乐中激发斗志,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学习快乐。
三、加强教法探索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不算太难,难的是长时间地维持这种学习兴趣,尤其是认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成绩没有提高的话,兴趣更难维持下去。相反,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学生的学习得法,那么学生学起来就相对轻松,学习的效果就好,学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由于成功感能源源不断地得以强化,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就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法探索和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调动学生学好生物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学上应该通过丰富的语言艺术、生动感性的实例,深入浅出,突出重点、难点,注意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向45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包括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掌握学习各个环节的学习技巧(阅读技巧、记忆方法、概括知识的方法、向老师提问的技巧等),如何运筹时间。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主动、轻松自如,学习效果自然大大提高,积极性也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四、将课堂教学与生物课外活动相结合
现代生物教学理论要求我们坚持两个结合,即坚持课内外结合和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那么作为教师,就必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课堂以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除了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生物活动以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如组织培养、食用菌的栽培、动植物标本的制作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课外小组应由学生自愿参加,教师不能为了组织活动而强行学生加入。课外活动小组要有自己完整的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最好还要有相关的活动教材。教材应由教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写,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并由学生选择阅读。通过生物课外活动的开展,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和学这一对矛盾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更要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只有两个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