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意象的审美教学策略探寻

2016-03-09 07:06刘呈呈
江苏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审美意蕴文化传承

【摘要】“月”作为文学艺术代码,象征着美好而空灵的世界。月亮意象携带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经过作者创造性的艺术加工与改造,将真实的生命体验移情于作品之中。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月亮意象入手,探寻小学语文的审美教学有助于开拓理解教材的艺术空间和审美空间,把握作者的思想活动和作品的内在意蕴,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月意象;教材呈现;文化传承;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29-03

【作者简介】刘呈呈,江苏省徐州市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徐州,221600),二级教师,徐州市开发区教坛新秀。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每一种意象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1]月作为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一种原型意象,倾注了中华儿女的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审美意象。

语文教材是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窗口,融进了历史又显现着现实,蕴藏着人性的美感和生命的质感,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纵观语文教材中月意象的研究,系统研究小学教材的比较少,研究小学教材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月意象的则更少。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月意象在苏教版教材中的艺术呈现,解读月意象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倡导语文教师充分关注教材中月意象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在领略语文学习真谛的同时感受民族生命的律动。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月意象的梳理及分类

月虽独立于万象之表,却以温婉冷峻的清光幻化出一个空灵的世界,寄寓着古今文人千姿百态的内心情感。月一旦进入文学作品,月之自然美即衍生为人文美,携着某种特定的意念,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表达。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月意象存于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典诗词两种类别,据此进行梳理能够使月在教材中的多重艺术清晰呈现。

(一)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月意象的呈现

通览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题目中直接带有月字且含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课文有6篇:《月亮湾》(苏教版二下)中的村子冠以月亮之名,形态美丽,激发读者美好想象;《日月潭的传说》(苏教版三下)象征了古代英雄主义;《嫦娥奔月》(苏教版五上)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望月》(苏教版五下)表达了人们对宇宙美好的向往和纯真的遐想;《月光启蒙》(苏教版五下)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流逝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二泉映月》(苏教版五下)折射出一位民间艺人的含泪呼告。细数课文内容中含月的句子更加不胜枚举,体现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者的匠心。

(二)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呈现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直接借月抒怀,寄情于月的古诗词有《古朗月行》《静夜思》《枫桥夜泊》《望洞庭》《峨眉山月歌》等多篇。

依据不同内涵大致分为四种:

1.月意象烘托了清幽雅致的意境,表现了乐观旷达的文人情怀。

诗人刘禹锡在《望洞庭》中,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清奇笔触,描绘出“水月交融”的朦胧意境。全诗举重若轻,正是诗人高洁性格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2.月意象承载着诗人思乡怀人的寂寞,寄予了与亲友团聚的期待。

在远离家乡的游子眼中,月亮寄予了他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李白自称“月奴”,一生咏月诗三百多首,月亮空灵和缥缈的特质与诗人澎湃跳跃的心境、飘逸洒脱的气质十分吻合,因此,月成为李白毕生的知音。《静夜思》澄明了一位清秋中霜月下诗人遥想家乡的羁旅心境。《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与人夜夜相随,“思君不见”使诗人真挚的友情跃然呈现。

3.月意象点缀了苍茫的边塞风情,展示了明月与孤烟如影随形的姿态。

在边塞诗中,月被作为典型的文学意象。在诗人眼中,是月色将边塞的风情渲染得更加悲壮。最具代表性的王昌龄《出塞》,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将月下雄浑苍凉的边塞景象和戍边将士的幽怨悲亢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月将秦和汉的时空流转结合得浑然天成。

4.月意象深藏了诗人个性的人生感悟,展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月亮孤悬天际,让人们产生一种寻求生命真谛的哲人式的感悟,它启示着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和憧憬。”[2]《水调歌头》将人世间的离合与自然界中月的圆缺相对照,在两对矛盾中达到心灵的旷远自适,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正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仰观孤月、俯察江海的时空中冥思永恒,这是敏锐哲思和宇宙精神的诗化,是宇宙之我的显现,因此,在闻一多看来,早期的月说明“那是更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3]

以上作品的列举中可以看出,月的反复出现是比较突出的现象,经过文人雅士的修饰润色,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美学意义,探究月意象的审美意蕴,有助于理解月传达的象征意义及深刻意境。

二、基于月意象的审美教学表达范式

(一)朗读为先,感受月情

苏派教学一直非常重视朗读,课堂上会用很长的时间去练习朗读,教材中课后练习的第一题几乎都有“朗读课文”的要求,可见“读好课文”是苏派教学的本源所在。诵读能够再现作品意象,让学生在美读中进入作品意境,感受作品的意象美,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低年级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加上动作表演和丰富的表情强化朗读,使睹月思人的情景再现,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一轮寄托相思的明月下,渐入式地体会到诗境的清冷与寂寞。

(二)体验为本,品悟月意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主张用直观的艺术结合优美的语言描绘,把学生领进一个美的境地。李老师将传统美学中的“意境”之美应用于课堂,将外在的鲜明形象通过审美体验内化为儿童的情感,激起学生求知于文字潜在意蕴的渴望。在“意象的河流”中将抽象的文本语言符号转化为动人的绘画、充满童趣的表演或鲜活的影视作品,更适于形象思维显著的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时,可以运用直观的月落、乌啼等意象,触发学生对诗人的孤苦凄凉愁绪的体味。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适宜的情境能够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命运况味。再如《二泉映月》中,泉与月的交相辉映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审美意境。借助音乐情境,从月的倩影到倾泻而出的音乐旋律,再到文本跌宕的语言,在激荡的月光旋律中释放生命教育的正面力量,能让学生在人生的成长中构筑坚实的人生底色。

(三)想象为根,描摹月象

想象,是审美活动的灵魂,是走进作者所处的真实情境,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深刻意蕴的路径。斯霞老师认为丰富的想象和理解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灵动的思维,开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小学阶段借助意象丰富学生的想象,既符合文学作品鉴赏的规律,又符合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实际。

如《月光启蒙》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蕴远远超过了文字本身,这种“月光母亲”的艺术表现手法,让母亲和月光同样成为爱与美的代名词,通过对月光细致的描摹,唤醒了学生对母爱的感觉、想象和联想,演绎出“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内篇》的艺术境地。

三、深化月意象的审美教育意蕴

(一)生本理念下的使命回归

苏派教学倡导的是以生为本,追求教学的普适价值,让每个儿童都在语言、情感、智慧上得到充分发展。在小学阶段,月意象的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蕴提供了广博的审美空间和教育价值。现实生活中,月变化万千的姿态最易带给学生美的想象。在语文课堂上,引领学生欣赏月的丰盈、柔软、朦胧与清新,助力于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言语系统,谱写出更有生命气息的诗篇。

(二)文本解构中的诗意栖居

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这样写道:“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这些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给人以审美感受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小学阶段引导学生透过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必须通过文学作品的语言学习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唤醒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诱发他们的审美思维,通过月意象实现时空的穿越,灵魂的交汇,演绎富有智慧启迪的诗意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更替,月意象的精神韵致得到不断深化,丰富着语文教学的内容。当前语文教育界十分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的价值追求,探寻月意象的审美意蕴是民族情感在现代文明中的升华,是发展江苏地域文化、滋养蓬勃生命、铸就灵性之美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品读月亮意象多重美的因素,有助于深刻理解和准确传承月所代表的审美意蕴,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掬水月在手”的温婉情怀,心存“但愿人长久”的美好心灵,达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旷远意境。

【参考文献】

[1]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121.

[2]叶春芳.试论李白与苏轼诗词中月亮意象的相似点[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4):128-131.

[3]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7-18.

注:本文获2015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二等奖,有删改。

猜你喜欢
审美意蕴文化传承
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传承
论明代文人茶画中的审美意蕴
《大鱼》的意象叙事及审美意蕴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试论朝鲜朝文人李廷龟的中国山水游记创作
化妆品外包装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