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荣毫
(镇平县人民医院 骨科 河南 南阳 474250)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下肢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秦荣毫
(镇平县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南阳474250)
【摘要】目的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下肢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镇平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下肢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修复,观察患者溃疡创面清创效果和治疗情况。结果负压封闭引流1周后,所有患者溃疡创面清创有效,清创时间为7~12 d,平均清创时间为(8.1±1.6)d,创面面积缩小比例为25.5%~40.1%。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过敏和创面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下肢溃疡患者刨面修复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清创,缩小创面面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下肢溃疡创面修复;临床效果
下肢溃疡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难以完全愈合,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外敷,并在后期进行皮瓣移植术,不仅治疗效果较差,还会给患者增加巨大的经济负担。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是一种新型创面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加速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促使毛细血管生成,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为进一步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下肢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30例下肢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镇平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下肢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年龄为(44.76±6.31)岁;创伤面积为2.5 cm×3.0 cm~15.2 cm×17.5 cm;疤痕性溃疡1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9例,外伤导致溃疡11例。
1.2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进行创面修复,具体过程如下。①对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②根据患者创面面积及形状设计负压敷料覆盖创面,通过透明薄膜对创面进行密封;③确保密封性后利用引流瓶将引流管和三通管连接至病房负压中心;④保证创面为高负压封闭引流状态,负压值设定为125.0 mm Hg左右;⑤若敷料部位出现隆起,发生渗液聚集、创面潮湿等,则表明负压引流失败,需重新进行封闭处理;⑥负压吸引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引流管通畅性,维持高负压,定时通过冲洗管小接头和常规输液管使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和湿润;⑦每5 d更换1次敷料和药物;⑧负压引流1周后,拆除创面负压引流设备,对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状况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溃疡创面清创效果和创面面积治疗情况。溃疡清创有效评定标准:溃疡创面未出现坏死组织和局部渗液,且创面较为清洁;溃疡创面生成新鲜粉红色颗粒状肉芽组织,轻触后易出血;溃疡创面水肿消失;溃疡表面被完整覆盖、创面完全愈合。
2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1周后,所有患者溃疡创面清创有效,清创时间为7~12 d,平均清创时间为(8.1±1.6)d,创面面积缩小比例为25.5%~40.1%。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过敏和创面出血等并发症,且溃疡创面均生成大量粉红色颗粒状新鲜肉芽组织。
3讨论
下肢溃疡是一种外科多发疾病,由于创面容易反复感染,所以愈合难度较大。传统治疗方法不仅操作复杂,给医生增加了工作量,同时治疗费用较高,在临床中未得到广泛运用[3]。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是一种治疗下肢溃疡创面的新型修复术,对于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的提升发挥了显著作用[4]。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可加速毛细血管生成,增大毛细血管血流量,推动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及肉芽组织生成。该修复技术主要是在无菌条件下通过一种特殊敷料对创面进行封闭处理,并通过负压引流术不断引流出创面渗液,进而降低创面感染率,加速创面愈合[5]。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实施的关键为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全封闭负压状态。本研究将负压值调节为125.0 mm Hg左右,确保在治疗过程中处于高负压封闭引流状态,为负压引流修复效果提供了有效保证。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的修复过程中,全封闭操作对创面的持续清洁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控制换药和更换敷料的次数,有助于患者创面愈合。在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创面清洁所用时间均在12 d内,表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清洁溃疡创面较迅速。此外,患者创面面积均得到了大幅缩减,并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过敏和感染等不良反应,表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下肢溃疡患者创面修复中实施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清创,缩减溃疡创面面积,且修复过程安全性高,加速了创面粉红色颗粒状新生肉芽组织的生成,提高了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顺吕.改良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皮瓣修复术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48-49.
[2]吴纪奎,黄周丽,卓婷婷,等.负压封闭引流配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4):803-804.
[3]桑锡光,秦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和腹部创伤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5,13(1):5-8.
[4]钟小晶,何丽展,霍景山.负压封闭引流两种不同负压值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14):2269-2271.
[5]王合丽,张炜,吕大伦,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下肢溃疡刨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2):2168-2169.
【中图分类号】R 632.1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115
(收稿日期: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