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护理的探索与发展

2016-03-09 21:27:23王朋朋应燕萍罗霰宇
护理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循证医学理念

王朋朋,应燕萍,罗霰宇



转化护理的探索与发展

王朋朋,应燕萍,罗霰宇

转化护理;护理科研;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

近年来,转化医学在医学研究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促进了许多医疗学科新的发展。护理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医学分支,也被纳入转化医学研究的范畴之中,催生出一个新的护理发展理念,即转化护理。转化护理对护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是医学界新兴的学科。现就转化护理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1 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转化护理尚无统一的定义。Clements等[1]认为转化护理是基础研究与临床护理实践之间的桥梁,它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护理科研、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之间的关系。Titler[2]认为转化护理是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发现影响循证护理实践实施的问题,探索促进循证护理实践实施的方法和措施,以便完善医疗机构在临床操作中的决策,并验证循证护理实践实施效果的一种研究理念。笔者认为转化护理是以转化医学、循证医学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完成护理科研与临床护理实践相互转化的新的理念,其重点在于多学科的协同创新,多学科间的团队交流合作。转化护理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护理科研到护理实践的应用,将护理科研成果高效地转化到临床护理实践中,为疾病的护理提供新的方法、模式和工具,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另一方面是护理实践到护理科研的反馈,临床工作者通过观察科研成果的使用情况,提出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正科研的不足,完善护理科研,这就形成了一个连续的、高效的、双向的、开放的研究过程。Mitchell等[3]通过对文献回顾分析,将护理转化模式归纳为循证实践和知识转化过程、以促进新知识为目的的方法和策略改变、知识交流和应用查询的整合、设计和推广科学研究4大类。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的进步,护理科研进展迅速,同时带动了护理实践的改革。护理科研的发展节约了医疗成本,促进了病人的安全和康复[4]。但整体上,大多数护理科研成果尚未应用于实践之中,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因此,转化护理的理念应运而生。1979年,有护理学家就发表过“将研究转化为实践”(translating research to practice)的文章[5]。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护理学者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着转化护理这—理念。直到2004年,在美国举行的转化研究—提高护理质量会议上,护理专家第一次提出了转化研究的定义[2]。从200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推出临床转化医学计划,到2012年美国已经成立了60个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6-7]。并且许多美国知名大学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将护理学院作为其成员单位[8-9]。其中,美国杜克转化护理研究所是代表之一,它通过收集临床护理过程中产生的证据,将已证实有效的研究结果用于护理实践,促进了医学知识的转化和应用[10]。此外,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护理研究中心也成功开展了转化护理的研究,其过程包含文献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基础实验、同其他学科的合作、临床实验和改变临床护理5个部分[11]。转化护理研究中心成立以及相关学术会议的陆续召开,标志着转化护理的全面启动。

2.2国内研究进展目前,国内的转化护理理念尚未成熟,但转化护理已得到了很多护理学者的认可。2011年华西临床医学院召开护理专题转化医学研讨会,倡导研发出更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和新产品[12]。2013年第一届上海杜氏肌营养不良(DMD)转化医学暨康夫护理国际研讨会举行,为转化护理的进一步成型提供了平台。2014年转化护理第一次被张静平等[13]在国内文献中提出。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对转化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不断探索和思考,推动了转化护理的发展[14-15]。但我国的转化护理发展比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

3 转化护理在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3.1转化护理在护理教育中的作用

3.1.1指导改革护理教育课程我国很多护理教学内容是医疗专业的压缩或翻版[16],而现代护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识教育”的理念,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17],使教育内容涵盖专科护理、人文护理、预防护理等各个层面,重视计算机、统计、文献检索、实践等课程的安排,使学生接受多学科的交叉熏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及转化能力。

3.1.2指导完善教育结构我国护理教育分为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4个层次,但各层次之间尚未实现无缝衔接[18]。这需要用转化护理的理念进行指导,使各层次之间合理转化,保证各阶段护理教育的连贯性,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

3.1.3指导改进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方法,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转化护理理念,转化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可采用增加实践与病案分析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内容。

3.1.4指导转变培养理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把传统的“吸收-储存-再现”过程转化为“探索-转化-创造-实践”过程。以循证程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循证思维能力和求证能力。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还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和转化能力。此外,还要重视师资培养,培养一支拥有较高转化能力的高素质教学队伍。重视在职教育,以转化护理为指导理念,建立网络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护士在职教育体系,开展多学科学术交流讲座,既要重视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又要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和转化能力,以满足护理发展的需要。

3.2转化护理在护理研究中的作用虽然我国护理研究近几年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在心理测量理论方面的护理研究比较少,且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国内前瞻性的护理研究及有特色的专科文章少,总结性文章多;科研成果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困难,成果缺乏验证[19]。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转化护理的指导,在以后护理科研中,需要将重点转向影响健康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从单一文化护理转向多元文化护理[20],应用循证护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加强多学科的交融。

3.3转化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护理管理学是将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护理实践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21]。近年来,我国的护理管理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护理管理部门重视护理工作纪律,缺乏对护士的人文关怀;重视护士工作的完成情况,缺乏对护理研究的关注;重视对护理能力的考评,忽视护士多学科能力的培养。可将转化护理理念应用于护理管理中,首先要加大护理科研的宣传,争取获得更多经费和政策的支持,鼓励科研及成果应用于临床;其次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全面发展,对其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培养,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最后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新的管理方法,加强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

3.4转化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在我国,社区护理是公共卫生学和护理理论的结合,是融合保健、预防、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基层护理服务。转化护理提倡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其科研想法源于临床或者社区,科研成果服务于临床或社区,因此,随着转换护理的发展,社区护士的培训及教育将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方式[22],同时会推动社区护理模式与社区管理的创新,加快社区护理发展。

3.5转化护理在护理工具创新和应用中的作用护理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护理效率,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及创新理念的不断更新,许多科学的护理工具被发明并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如防压疮床垫、自控洗发车等已经被普遍应用于各大医院。但是据调查显示,还有很多护理发明未能应用于临床之中,科研成果的价值尚未实现。田松焕等[23]对12项护理新产品在2所省级医院中的56个临床科室应用情况调查发现,只有套管针和利器盒得到普遍使用,其他护理新产品应用率很低。因此,单靠创新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医疗需要,而转化护理理念的出现将会改变这一局面,使更多创新成果用于临床实践。

4 我国转化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4.1护理科研与实践脱节我国传统理念是护理科研与实践工作独立运行,缺少互相转化环节,造成了两者的严重脱节。目前国内许多研究人员缺乏正确的目标指引,且抱有“急功近利”的态度,使得医学科研成为晋升职称的资本[23],导致大量科研成果不能有效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全国护理杂志每年收录大量的科研论文,但真正应用于临床却很少。临床护理工作繁重,许多护理工作者忙于常规护理,缺乏进行护理科研和循证护理的时间,有些问题的改进只是简单经验的总结,没能上升到科研水平,影响了宝贵经验的传递和科研的发展。此外,我国护理人员主要致力于将转化医学引入到护理科研的理论探究,缺乏转化护理的实践研究。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转换理念,消除两者之间的障碍,使护理科研源于实践,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及时、有效的反馈,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以转化护理思想指导护理工作和实践,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4.2学科之间缺乏合作转化研究的基本特征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护理工作服务,也是未来护理发展的趋势。但目前,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跨学科和多学科的交流合作比较少,延缓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并且现今疾病呈现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在这种形式之下,护理学只有通过与多学科的协同创新,组建合作团队,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4.3缺乏转化护理人才我国护理科研水平较低,最重要的原因是护理人员整体科研水平低[24],缺乏科研技能及经验,缺乏获取信息、转化信息的能力。由于护理人才的匮乏,使得我国护理科研范围不广、内容不够深入、重复率高、成果应用率低,严重阻碍了我国转化护理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科研思维能力、转化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其团结协作、努力创新的精神,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观念,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护理转化队伍。

4.4对转换护理不重视国家及医院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转化护理的发展。但目前,管理层对转化护理不够重视,重医轻护,导致护理人员转化意识淡薄,无法形成良好的转化科研氛围,严重制约了转化护理的发展。只有国家和医院给予足够的关注,增加政策、经费的支持力度,成立护理转化中心、构建护理转化平台、吸引多学科人才的合作交流,才能保证转化护理的顺利开展。

4.5缺乏相关的法规和制度保障转化护理涉及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为了避免合作过程中因为利益摩擦导致合作失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尤为必要。同时为了避免转化护理的研究产生偏倚,还应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及安全保护措施。

5 小结

转化护理是对护理科研的新探索,可有效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我国转化护理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临床和社区护理人员共同努力,培养创新思维,循证思维、转化思维,加强团队合作和多学科学术交流,将转化护理发展为完善的科学体系,使其朝着“开放、联合、共享、高效”的方向发展,使其朝着“4P”医学模式及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前进。

[1]Clements PT,Crane PA.Building bridges: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al forensic nursing research[J].Journal of Forensic Nursing,2006,2(1):42-43.

[2]Titler MG.Overview of the US Invitational Conference“Advancing Quality Care Through Translation Research”[J].Worldviews on Evidence-Based Nursing,2004,1(s1):S1-S5.

[3]Mitchell SA,Fisher CA,Hastings CE,etal.A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models for translational science in nursing:mapping the field[J].Nursing Outlook,2010,58(6):287-300.

[4]Suzanne B,Jones DA.Contributions to translational research for quality health outcomes[J].Nursing Research,2006,55(2 Supplement 1):S1-S2.

[5]黄红铃,叶文琴,曾友燕,等.转化医学概述及其在护理领域的研究与思考[J].护理学报,2013,20(22):24-27.

[6]Butler D.Translational research:crossing the valley of death[J].Nature News,2008,453(7197):840-842.

[7]李亚子,钱庆,王敏,等.美国国家科研资源中心(NCRR)战略计划及对发展我国转化医学的思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3):339-343.

[8]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ing Translational Sciences (NCATS).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awards[EB/OL].[2013-02-05].http://www.ncats.nih.gov/research/cts/ctsa/ctsa.html.

[9]Harvard College.About Harvard Catalyst[EB/OL].[2013-02-05].http://catalyst.harvard.edu/about/.

[10]杨汀,蒋典华.美国杜克大学的转化医学实践[J].转化医学研究,2011,1(1):7-21.

[11]Wallis M,Chaboyer W.Building the clinical bridge:an Australian success [J].Nurs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2(2012):1-6.

[12]陈咏竹.科技部召开护理专题转化医学座谈会[EB/OL].[2013-03-05].http://www.cd120.com/xinwenzhongxin/dongtaixinwen/2011/1201/56478.htm.

[13]张静平,郭玉芳.转化护理——护理研究的新航向[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4,29(3):84-87.

[14]崔长钉,颜琬华.试论转化医学在护理学发展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4,29(4):86-88.

[15]翟忠美,杨友谊,鲜于丽.转化医学理念下的学院式社区护理服务模式[J].护理研究,2014,28(10A):3460-3461.

[16]王士才.护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30-132.

[17]黄晓佳.国内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探究[J].神州,2014(18):53.

[18]唐红梅.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1.

[19]李小寒,杨颖,崔雷.国际护理研究热点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1C):277-279.

[20]赵玉花,李惠聪.增强转化医学理念 创新临床护理研究[J].医院院长论坛,2012,9(2):39-41.

[21]郑文革,隋艳荣.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29):231-232.

[22]李小妹.社区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35-1637.

[23]田松焕,芦良花,张红梅.护理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49.

[24]程金莲,柴永萍.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9,23(10A):2539-2541.

(本文编辑崔晓芳)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ing nursing

Wang Pengpeng,Ying Yanping,Luo Xianyu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Guangxi 530021 China)

王朋朋,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燕萍(通讯作者)、罗霰宇单位: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47文献标识码: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4.007

1009-6493(2016)08C-2965-03

2015-08-04;

2016-03-16)

猜你喜欢
循证医学理念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医学、生命科学类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