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病人中药保留灌肠时间和保留时间的研究进展

2016-03-09 21:27:23胡红云赵翠萍任军华袁蓓蓓陈晓燕余仁欢
护理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肾衰竭灌肠肠道

胡红云,赵翠萍,任军华,袁蓓蓓,陈晓燕,余仁欢



慢性肾衰竭病人中药保留灌肠时间和保留时间的研究进展

胡红云,赵翠萍,任军华,袁蓓蓓,陈晓燕,余仁欢

中药保留灌肠法;慢性肾衰竭;时辰;保留时间; 疗效

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为568/100万,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占第5位~第9位,近年来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1]。终末期肾病病人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血液净化和肾移植,但存在着副反应大、花费高、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尚未普及和生活质量低等问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减少慢性肾衰竭并发症、延缓慢性肾功能衰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中药保留灌肠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已有相关研究对保留灌肠的温度、深度和速度等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结论,但目前临床上对灌肠时间的选择及灌肠液的保留时间意见尚未达成一致。因此,本文就灌肠时间的选择及灌肠液的保留时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选择更恰当的灌肠时辰和确定灌肠液的保留时间提供依据。

1 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利用直肠和结肠黏膜的半透膜特性,肠壁薄血流丰富、便于血管内外交流的特点,将中药汤剂灌入直肠内,通过弥散和渗透作用,使血液中升高的肌酐、尿素氮等毒素进入直肠,然后排出体外,减轻毒素对人体的毒性作用[3]。有研究认为运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一方面通过加速粪便排泄,抑制肠道菌群的生长,减少肠腔内蛋白质分解,使肠源性氮质减少[4];另一方面,通过刺激肠黏膜,使肠黏膜充血,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体内氮质随肠道分泌液排出体外[5],从而实现中医的降浊之法。另有研究发现尿毒症病人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透析治疗可以显著延长透析时间及病人残余肾功能,且不影响其透析效果[6]。时霄霄[7]认为:中药灌肠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缓肾衰竭的进展,总有效率达70%。沈姣姣等[8]运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肾衰竭,延长灌肠液在肠道的保留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55%。陶俊等[9]运用推拿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延长了中药保留灌肠时间,改善了肾衰竭虚证病人正气不足的状况,总有效率达90%。漆忠华[10]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有效改善了老年病人的血清肌酐水平,总有效率达80%。魏恒法[11]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早期和中期慢性肾衰竭,其总有效率达75.7%。杨玉珍[12]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改善肾功能,减轻症状,总有效率达93%,疗效显著。宋霞[13]自拟中药方配合药用炭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总有效率达90%。因此,慢性肾衰竭病人采用中药灌肠法治疗,其临床症状及检验指标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中药保留灌肠法可改善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2 中药保留灌肠有效保留时间的临床研究

中药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抢救心力衰竭、急性肠梗阻、小儿高热惊厥、急性肾衰竭、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药物中毒[14]、慢性肾衰竭、高尿酸血症、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前列腺炎、胃肠术后腹胀、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妇科盆腔炎、外科手术及肠镜前准备等多个领域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5-19]。有临床研究显示,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与灌肠中药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密切相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时,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2 h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保留6 h以上效果最好[20]。胡艳芬等[21]在研究中药保留灌肠对肾功能的影响中提到,中药灌肠液在肠道保留30 min效果不显著,保留60 min、90 min及以上效果显著,提示中药在肠腔内保留时间越长,肌酐及尿素氮值下降越大,对肾功能的恢复越有利。钟紫风等[22-23]在治疗顽固性便秘及妇科疾病时也认为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长短与疗效有密切关系,保留时间愈长,疗效愈佳。因此,临床研究者通过不断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来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王秀丽[24]经研究证实,采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即在灌肠液灌入50 mL后夹闭灌肠管暂停2 min~3 min后继续灌入另外50 mL,其总有效率高达94.29%,高于对照组,说明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可以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药物吸收,以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张晶[25]运用不同体位的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延长了药液在结肠内的保留时间,提高了药物疗效,总有效率达92.5%。薛芳[26]采用分段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将药液分两次灌入,减少了药液在单位时间内流入肠腔的量,减轻了对肠壁的侧压力,使药液在肠腔内充分流动,有利于药液在体内保留,延长了吸收和治疗时间,总有效率达89%。虽然各研究者研究方法不一样,但目的都是延长中药在肠道内的有效保留时间,使机体能够充分吸收,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且有研究显示,中药灌肠液在肠道存留的时间越长,肠壁吸收越充分,灌肠效果越好,并直接影响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25]。

3 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法不同时辰的临床研究

3.1现代时辰医学的择时治疗观点现代时间生物学研究显示,人体的生命活动、生理现象都存在内在节律性,包括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它是由人体内的时间结构序决定的,现代医学称此为“生物钟”。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随时间节律而变化,如有研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这两项指标的峰值在17:30最高,而05:30最低,因此,临床常见肾炎病人早晨水肿最为明显[27]。还有临床研究显示,早起随着起床运动的起立反应和早餐饮食引起的胃肠反应易产生一系列的排便反射运动,因此,利用人体的自然排便规律,在排便后进行灌肠,既可以增加肠道容量,也可以减轻灌肠后中药刺激肠道产生的便意感,从而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28]。

3.2子午流注时辰理论中医时间医学就是用中医理论来阐述人的生理、病理节律变化,不同时辰人体内正气的盛衰和脏腑的功能强弱不同,运用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制化进行辨证,选择合理的用药时间,可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这种因时施治、择时治疗的观点为历代医家所遵循[29]。荆文华等[28]研究显示:辰时(07:00~09:00)进行保留灌肠,不仅肠道清洁、药液保留时间充分,且肠道吸收功能较强,效果优于戌时(19:00~21:00)灌肠。童赟等[30]指出: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关键在于药液在肠道内有效的存留时间和有效的吸收面积,在辰时进行中药保留灌肠,灌肠后病人便意感减轻,不至于引起排便反射,因而药物保留时间延长;辰时大肠经气血流注旺盛,血液循环丰富,吸收效果增加,辰时灌肠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戌时(19:00~21:00)。程静华等[31]认为,根据中医学的“子午流注”,卯时大肠经旺盛,大肠经气血流注于此的时刻,如果能于此时排便对身体是有益的。因此,主张卯时灌肠要优于常规睡前灌肠。张阁[32]在研究不同时间段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中表示,采用临睡前30 min进行灌肠,不仅减少了病人下床活动的机会,以免饭后肠蠕动频率增高、幅度增大影响灌肠液的保留时间,还减少了因改为直立体位而影响保留效果,明显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使药物被肠黏膜充分吸收,提高临床疗效、病人舒适度和满意度。王晔等[33]在延长中药灌肠保留时间的研究指出晚间、晨时与一般治疗时间比较均可以延长药物的保留时间。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时辰理论,将人的脏腑与十二个时辰的兴衰联系起来,各脏腑在其所主的时辰气血旺盛,脏腑功能最强,在其相对的时辰,则脏腑功能最弱[34]。这种方法顺应了人体有节奏的生理变化,恰当应用于中药保留灌肠中不仅使中药的使用更规范、更科学,还能够更快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

4 小结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有“洁净府”[5]的治疗原则,提出了中药灌肠疗法,力求通过中药灌肠“通腑泻浊”,促使毒邪从肠道排出,从而缓解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但目前对于慢性肾衰竭病人灌肠时辰的选择以及灌肠液的有效保留时间尚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待扩大样本量、选择多时辰进行临床实践进一步验证,以寻求最佳的治疗效果。

[1]任高,李幼姬,刘冠贤.临床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2]赵先锋.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17-220.

[3]闻智明,陈绵雄,刘婷婷,等.中药灌肠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2012,28(10):39-41.

[4]牛彦红,李荣唐.中药灌肠治疗早期肾功不全76例[J].中医研究,2011,24(1):41-42.

[5]王旭辉,任爱花,李慧波.改进中药灌肠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8(3):666-668.

[6]钱俊.中药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30例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54-55.

[7]时霄霄.中药灌肠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8):117-118.

[8]沈姣姣,张雅丽.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4,28(4A):1207-1208.

[9]陶俊,张雅丽.肾衰竭虚证病人进行推拿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3,27(12B):4030-4031.

[10]漆忠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A):68-69.

[11]魏恒法.中药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4(10):49-51.

[12]杨玉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1):74-75.

[13]宋霞.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2):12-14.

[14]李世英,瞿梅增.药物保留灌肠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3(3):234-235.

[15]吴其恺,徐晓婧,郑燕群,等.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19(5):269-270.

[16]陈建科.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5):731-733.

[17]舒亚花,曹盛盛.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药保留灌肠保留时间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8,15(7):56-57.

[18]张健,董荣坤,汪启斌,等.中药灌肠治疗胃肠术后腹胀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2):82-83.

[19]李爱丽.中药保留灌肠辅以腹部中药包热敷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4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4):103-104.

[20]张美花.保留灌肠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3,17(9):1061-1062.

[21]胡艳芬,余凌.中药保留灌肠保留时间长短对肾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8,22(2C):506.

[22]钟紫风.顺行结肠灌洗技术治疗顽固性便秘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0(7):621-622.

[23]黄亦斌.妇科患者应用改良灌肠法与传统灌肠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40-41

[24]王秀丽.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对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13):2008-2009.

[25]张晶.不同体位保留灌肠法保留时间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35-36.

[26]薛芳.分段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0):2521-2522.

[27]张根妹.时辰医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7):442-443.

[28]荆文华,郭秀君,康小前,等.不同时辰中药保留灌肠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影响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298-300.

[29]翟宝柱.浅谈中医时间医学中的择时治疗[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7):160.

[30]董赟,林泽文,黄霞,等.不同时辰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2):4092-4095.

[31]程静华,朱巧虹,胡史珍.慢性肾衰患者中药灌肠与时辰关系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8):104-105.

[32] 张阁.不同时间段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24):74.

[33]王晔,刘军花,杨海侠.延长中药灌肠保留时间研究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8-49.

[34]陈述堂.子午流注说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

(本文编辑崔晓芳)

Research progress on retention enema time and retention ti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Hu Hongyun,Zhao Cuiping,Ren Junhua,et al

(Xiyua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91 China)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编号:ZZ0808025。

胡红云,本科,单位: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赵翠萍、任军华、袁蓓蓓、陈晓燕(通讯作者)、余仁欢单位: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R473.5文献标识码: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4.004

1009-6493(2016)08C-2955-03

2015-10-25;

2016-07-19)

猜你喜欢
肾衰竭灌肠肠道
肠道脏了翻出来洗洗
大自然探索(2024年1期)2024-03-19 19:01:03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42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4
张建伟辨治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7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