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 林兰意 王岚 余敏杰 徐玉敏 诸葛传德 谢青 王晖
以肝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
郭军 林兰意 王岚 余敏杰 徐玉敏 诸葛传德 谢青 王晖
作者单位:2000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郭军,林兰意,余敏杰,徐玉敏,诸葛传德,谢青,王晖);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郭军,王岚)
患者,女,66岁,橡胶厂退休工人。因“尿色加深2个月,伴乏力纳差2周”于2013年10月2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色加深,半月前出现乏力、纳差,伴恶心、厌油,午后上腹胀痛,夜尿多,盗汗,体质量减轻2.5 kg,无发热及呕吐等。曾就诊中医服“知柏地黄丸”、“生脉饮”调理1周,症状无缓解。于2013年10月24日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生化示ALT89.0 IU/L、AST168.0 IU/L、碱性磷酸酶(ALP)1186.0 IU/L、TBil 119.3μMol/L、DBil 86.5μMol/L,血常规、AFP、CEA无异常,HBs Ag阴性。甲状腺超声示甲状腺左侧叶不均质低回声(性质待定),左侧叶滤泡囊肿;PET-CT检查无异常。拟诊“肝损害”收住我院行进一步诊治。追问病史,患者2013年4月体检生化正常。有高血压20年,口服左旋氨氯地平降压药血压可控制。结节性甲状腺肿3年,规律随访。否认乙型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无吸烟饮酒史。
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出血点、皮疹、蜘蛛痣,肝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特殊。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5.19×109/L、Hb 141 g/L、PLT74×109/L,生化示AST147 IU/L、ALP1214 IU/L、G-GT465 IU/L、TBil 108.2μMol/L、DBil 62.9 μMol/L、Alb 29 g/L、TG2.66 MMol/L、TC9.22 MMol/L,hsCRP43.85 Mg/L,肾功能、血沉正常,甲状腺功能全套:FT4 20.84 Pm ol/L,余正常,肝纤维化指标HA、IV-C、PC-Ⅲ升高,免疫球蛋白全套:Ig M471 Mg/dL,余正常,肿瘤指标示CA199 231.5 U/ML,AFP、CEA、CA125正常,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ANA、ANCA、AMA、SMA、ENA、Ig G4亦均阴性。肝胆胰脾B超:肝脾肿大,肝内回声增粗,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余无异常。Fibroscan:16.8 kPa。上腹部CT增强:肝脏形态增大,内部未见异常密度,脾脏形态增大,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胰腺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内部未见异常密度,肝内、外胆管无明显扩张,后腹膜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初步诊断:肝损害,高血压病。入院后予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苦黄、熊去氧胆酸等保肝利胆退黄,奥克护胃,补充蛋白及降血压等治疗。2周后,患者仍乏力明显,纳差,腹胀,伴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主要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复查肝功能示ALT53 IU/L、AST157 IU/L、ALP351 IU/L、G-GT135 IU/L、TBil 111.4 μMol/L、DBil 61.0 μMol/L、Alb 28 g/L,BUN11.4 MMol/L,建议行肝组织活检以明确病因,但患者及家属拒绝。同时发现血钙、淀粉酶、白细胞升高,血小板下降,Ca 3.24 MMol/L,血淀粉酶357 IU/L,WBC18.03×109/L,N% 23.9%,L%55.4%,Hb 156 g/L,PLT35×109/L。上腹部CT:胰腺外形增大饱满,密度欠均匀,边缘毛糙,周围见条片状液性密度影,肠系膜浑浊,密度增高。给予密钙息、博宁降钙,同时禁食、补液、思他宁抑酶、马斯平抗感染等治疗3 d后,复查血钙、淀粉酶正常。入院第3周时,肝功能为ALT52 IU/L、AST81 IU/L、ALP166 IU/L、G-GT86 IU/L、TBil 94.1μmol/L、DBil 55.5μMol/L、Alb 23 g/L,但患者临床不适症状进行性加重,同时检查发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再次下降,肾功能异常,血常规为WBC2.8×109/L、N%14.7%、L%73.3%、Hb 126 g/L、PLT10×109/L,肾功能:BUN22.6 MMol/L、Cr 152μMol/L。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可能,查血LDH1049 IU/L、β2-微球蛋白18 428 ng/ML。并于11月15日行骨穿,骨髓涂片见异常淋巴细胞14%,活检示骨小梁间异形幼稚细胞增生,考虑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CD20+,PAX-5+,Bcl-6+,MUM-1+,Ki67(30%)+,CD3-,CD30-,CD34-,Td T-,Cyclin D1-,CD10-,AE1/AE3-,符合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骨髓侵犯。综合其临床表现及免疫分型,最终诊断:高度恶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B期,IPI4分),诊断明确后转入我院血液科继续治疗。血液科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12月3日行COP化疗方案,12月5日加用美罗华化疗,此间患者逐渐出现多器官(肝、肾、心)功能衰竭,12月6日死亡。
讨论 此患者为老年女性,急性起病,肝功能异常表现为DBil、ALP及GGT升高,CT增强示肝脾肿大,常规排除病毒性肝炎等。患者查AFP正常,CA199升高,但影像学检查未示胆管扩张,故排除肿瘤、结石等所致梗阻性黄疸。其既往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史,规律随访,入院后查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故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所致肝损害。患者查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全套(ANA、AMA、SMA、ANCA、ENA)均为阴性,但查体示肝掌(+),肝功能示ALP、GGT明显升高,肝纤维化指标、肝硬度亦升高,存在慢性肝损害可能,特别是Ig M亦升高,不能完全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发病前有用药(中药及降压药)史,亦可能为药物性肝损害(胆汁淤积型)。入院后予以常规保肝降酶退黄,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胰腺炎、肾损害,但作为最有效的诊断标志物Ig G4无异常,可排除Ig G4相关的全身性疾病可能(包括胰腺炎、胆管炎等)。以后的病情演变较为特殊,结合该患者年龄大,病程中出现大量盗汗、体质量减轻、血细胞减少、高血钙及CA199、LDH、β2-微球蛋白明显升高等特点,一时不能以原发肝脏疾病解释,最后经骨穿检查证实为一种特殊的恶性淋巴瘤。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BC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一种罕见亚型,仅占淋巴瘤的1%[1],典型表现为淋巴瘤细胞特异性地生长在小血管腔,周围组织或实质器官中只有很少或没有淋巴瘤浸润。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约为60~70岁,男女发病之比为1∶1,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诊断困难,多与受累的器官有关,在欧洲国家,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侵犯相对常见;亚洲国家多为多器官衰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嗜血细胞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在两者中均常见。多无淋巴结肿大。虽然PET-CT是筛选淋巴瘤的金标准,但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与惰性淋巴瘤不同,PET-CT检查并没有占位的证据,所以不能以PET-CT没有发现占位而排除此类淋巴瘤。同时大部分患者伴LDH水平和β2-微球蛋白升高,血沉增快,肝脏、肾脏和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很常见。故该病表现为高度侵袭性,一般诊断较晚,致死率高,患者预后较差[2]。
本例患者以肝损害为首发表现,临床症状乏力、黄疸突出,影像学检查示肝脾肿大,无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常见淋巴瘤表现,亦未发现明显的病灶占位。虽在积极予保肝退黄等治疗后肝损害未见明显加重,但临床症候群消瘦、盗汗、乏力等症状逐渐明显,血细胞明显下降,同时出现肾损害,考虑淋巴瘤侵袭肝脏、骨髓、肾脏等,最终予骨髓活检及免疫组化明确为IVBCL(IVB期,IPI4分)。该患者虽予淋巴瘤化疗,终因一般情况差,多器官功能衰竭而临床结局不良[3]。
参 考 文 献
1 崔旭,邓长安,刘霆,等.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临床血液学杂志,2005,18:161-163.
2 陈明月,许小平.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白血病·淋巴瘤,2010,19:187-190.
3 麻亮亮,袁进,向兵,等.23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768-770.
(本文编辑:赖荣陶)
收稿日期:(2015-08-15)
通信作者:王晖,Email:wanghuir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