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常态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016-03-09 14:22黄江涛梁生强
关键词:体育建设文化

黄江涛,梁生强

(1.广西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 柳州 545036)



教育新常态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黄江涛1,梁生强2

(1.广西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 柳州 545036)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和挑战,教育的转型升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高校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环境,也是重要的文化环境,高校教育也不仅是知识的传授,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方向.而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忽视体育文化的作用,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在这种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被赋予新的使命,如何建设适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高校体育文化尤为重要.各大高校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实践,树立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目标,探寻新的路径,以求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打造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高校;体育文化;新要求;新目标;路径

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已经全面进入新常态,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只有积极转型升级才能适合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已经迈入新常态阶段,“教育新常态”是有别于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一种新教育,是教育应该要长期保持的全新状态.这种教育思想的变迁使得教育重在引导、浸润和改造,而不是强迫、施压和简单地改变.新常态下的教育重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操守,是一种更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解放的教育方式.因此,高校不再是单一的教育场所,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而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大多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1]对此,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确立新的目标,拓展建设路径,真正发挥体育文化在打造高素质综合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1 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面对教育新常态的来临,社会大环境对于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不再单单是为了学生强身健体,而要更加注重体育的文化作用,突出体育文化的价值观,不只是局限于校园内的作用,更要提升体育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发挥体育文化建设的导向性作用,让高校的体育文化氛围由单纯的体育教学向多元文化转型.

1.1重塑学生的体育文化价值观

长期以来,高校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还是在教学评估体系中, 体

育课程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虽然很多体育教师花费大量心思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但是学生仍然没有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高校的体育课成为学生为修学分而不得不参加的课程.再加上有些体育老师本身缺乏详细的教学计划,只是教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项目,有的甚至变成了学生的自由活动,学生只是将体育课当作课余的娱乐和强身健体的一种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体育文化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没有领悟到体育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也没有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发展环境下,高校教育的转型升级要求学校和学生转变体育文化价值观,突破对于体育文化的传统看法,不再将体育看作是简单的锻炼身体或课余的娱乐途径,而是要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对于塑造全面人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明白体育文化能够营造一种团体精神和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正确看待体育文化,强化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竞争精神.[2]

1.2发挥体育文化建设的导向性功能

体育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体育课程改革一直是新课改的关注点之一,但是大多高校对于体育课乃至体育文化的功能却没有足够的认识,体育课一直被认为是文化课的补充,其功能只是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和娱乐,或是为配合教学评价体系不得不设置的一门课程,而体育文化对于学生体育兴趣和道德意志力、精神感召力培养方面的导向性功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只是对于体育文化作用最粗浅的认识,对于体育文化的深层次认识就是要看到体育在引导人的精神文化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体育文化所蕴含的竞争精神、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因此,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强身健体,还要引导学生培养终生的体育爱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和朝气,对生活充满热情,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不止.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宗旨应该是培养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精神,增强自信,战胜自我.[3]

1.3单纯的体育教学向多元文化转型

在以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估体系中,体育课只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即可,或只要课时达到要求,学生分数及格即可.在教育新常态下,如果高校还只是将体育看作一项教学任务,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单纯的教学并不能发挥体育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体育建设要从单纯的体育教学向多元文化转型,让体育课集强身性、娱乐性、竞争性、教育性、艺术性为一体,才能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完成体育文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首先,要发挥体育最基本的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校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发挥体育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作用,让体育文化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战胜困难精神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学会超越自己,不断更新自我,勇于战胜对手.最后,发挥体育文化建设的智能作用,即通过体育文化培养学生战胜自我、勇于挑战的精神,促进学生在自己学习和研究领域的突破和创新,在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就,将更多新科技、新成果用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新目标

作为高校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树立新目标,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成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不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仅是学生强身健体的途径,更不能将体育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竞争精神、健全学生的人格,在校园形成一种崇尚体育的文化环境,真正发挥体育文化建设的实际效用.

2.1增强学生体育意识,而不仅是体育运动

在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只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一个机会,只有在体育课上才能让所有学生同时参加体育运动.因此,课程的作用也只是让那些不喜欢体育的学生不得不参加体育运动,而一旦课程结束,拿到学分,这部分学生便得到了“解脱”,很少参与体育运动.这样的体育教学是一种浪费,教师未能在教学时间内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课对某些学生来说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体育运动,学生对体育文化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没有主动开展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意识,更不用说形成终生的体育意识.[4]在教育全面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便是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觉主动地开展体育运动,让持续不断的体育运动为学生的发展带来活力,为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负责.

2.2培养学生竞争精神,而不仅是课外娱乐

竞技性是体育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因此体育文化建设也是培养学生竞争精神的途径之一.但是,在以往的高校体育课程以及教学内容设计上,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体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竞争精神的作用,更多的是侧重于学生在学习之余利用体育课强身健体以及课外的娱乐,这就导致体育课的作用只是停留在最粗浅的层次,而没有发挥体育文化精神层次的作用.体育的竞争性特点与当下时代的竞争性相吻合,无论是在体育竞争中,还是在社会竞争中,只有打败竞争对手才能取得胜利,获得机会.因此,体育文化建设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应该是通过体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竞争精神,激发学生勇于向竞争对手挑战,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定的毅力,并且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对手的挑战,依靠自身的努力赢得挑战,战胜对手.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竞争对手面前正确评估自己,灵活运用战略战胜对方,并且在竞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当学生走向社会之时要勇于竞争,在残酷的竞争中赢得机会,而不是害怕竞争,这样才真正能发挥体育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文化价值,让学生适应竞争的社会环境.

2.3健全学生人格,而不仅是体格锻炼

以往的高校教育,大多偏重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人格的培养.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标准除了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还有综合素质的高低、人格是否健全等,事实上人格的健全更加重要,如果人格不够健全,再高超的技能也对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实质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开展体育文化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生活,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机会,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竞争、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高校体育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触,更能为学生提供融入社会生活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状态,乐观地对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这样的体育文化建设真正起到培养优秀人才的功能,不仅是为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场地和机会,还要让学生走出校园时成为体格和人格双重健全、双重健康的高素质人才.[5]

2.4重视体育文化,而不是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受我国教育评估体系的影响,分数是衡量教学成果的主要标准,体育课更是如此,学生只要最后的考试及格,拿到相应的学分便是万事大吉,对于平时的训练以及以后的运用却几乎没有关注,这就导致了教师是为教学任务而上课,学生则是为拿到学分而上课,体育课也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导向作用.在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要求,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成为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以往流于形式的体育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需要全校师生对体育文化高度重视,首先便是学校将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来落实,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的评价都要落到实处,继而要求教师的体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目标,以此带动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主动加强体育锻炼,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形成体育精神,让整个校园形成一种人人热爱体育,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形成崇尚体育运动的文化环境.

3 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

面对教育新常态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转型升级尤为重要,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必须以新目标为指导,积极探寻新路径,加快体育文化建设的步伐,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3.1开展校园体育节活动,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全体师生重视体育、热爱体育,积极参与校园体育事业的建设,这就要求扩大体育活动的参与人数和范围,让人人都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最大范围地提高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因此开展校园体育节活动是宣传体育文化,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引导学生培养体育习惯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体育氛围的最佳途径.体育节可以采用系列活动的形式,将传统的体育项目与趣味性的运动项目相结合,例如每个季度举行一次全校规模的篮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吸引男女学生都参加到体育节的活动中来;不定期组织趣味运动会,举行棋类活动、花式篮球比赛甚至体育歌曲大赛,全方位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6]

3.2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在教育新环境下,体育不再是简单的锻炼身体和休闲娱乐,而要发挥体育运动的深层次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是培养学生竞争精神的主要途径,并且高校的体育竞赛活动组织和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程度.高校通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可以让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强化竞争意识,这既是对学生心理和精神状态的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体育锻炼.高校的体育竞赛不能仅以娱乐为目的,而要将体育竞赛作为社会竞争的一种模拟,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竞争,如何战胜对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竞争的成功和失败,如何克服竞争中的困难,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为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高校可定期开展篮球、排球、校园足球、桥牌、定向越野、武术拳操、团体健身操、长跑、攀岩等体育竞赛,各个竞赛项目设置不同等级的奖励,并设置个人和集体两种不同的奖励办法,激发学生和团体参加体育竞赛的兴趣.

3.3发展大学生体育社团,组建高素质的运动队

大学生社团是活跃校园氛围的重要载体,高校应鼓励和提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轮滑、瑜伽社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体育社团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场所.而组建高素质的学校运动队,可以代表一个学校整体的体育实力,学校应鼓励和提倡运动队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展现学校体育实力和风采,学生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参加体育的兴趣,还可以在比赛胜利取得的荣誉中激发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运动、提升体育情操的热情,在整个校园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7]

3.4推进体育文化信息化建设,建立校园体育网

在“互联网+”的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推进体育文化建设的信息化进程,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校园体育网,提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代化.当前,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关注的还是图书馆、校园内网等与文化课教学相关的内容,而对于体育文化的建设则很少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校园体育网能够表明学校对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网站向学生宣传体育文化,引导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爱好.网站可以设置体育新闻、体育视频、运动会、专题报道、活动通知、体育评论、交流社区等栏目,让学生既可了解校内外的体育动态,又可实时了解本校的各项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还可以在社区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还可以让学生在平台上抒发自己对体育文化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文化建设的兴趣,共同推动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进程.此外,还可以在校园体育网上设置活动报名系统,既方便学生报名参加,增强学生报名积极性,又方便活动组织者统计参加人员,提高体育活动的组织效率.

3.5加强运动场馆建设,方便学生体育运动

任何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撑,因此,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必然不能缺少高质量的运动场馆,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运动场馆,再浓厚的体育兴趣也无处开展各种活动.因此,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加大运动场馆的建设力度,投入资金建设功能齐全的场馆,购置种类丰富的体育器材,让具有不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够拥有良好的运动场地,方便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此外,还要发挥体育场馆的功能,承办一些高校篮球联赛等大型赛事,在校内形成强烈的体育文化热,让学生关注体育,逐渐融入体育爱好者的行列,营造体育文化氛围.[8-9]

4 结语

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体育文化建设的转型十分必要.在教育新常态下的体育文化建设中,要更加强调导向性功能,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不单是为了加强学生的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将来适合社会生存需要的竞争精神与克服困难的毅力.为此,高校需要通过多种手段,结合课内、课外、网络等多种途径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真正的热爱体育,提高体育情操,培养体育精神,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打造高素质综合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1] 高谊,霍焰,王玉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2(2):38-39.

[2] 周芳,方新普.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再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2):54.

[3] 张华.以素质教育视角探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4):57-58.

[4] 刘宁凌,钱锋,杨茂林.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非对称性研究 [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20-123.

[5] 杨艳,王向红.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文化导刊, 2013(12):86-89.

[6] 吴慧.国内大学城高校体育文化节发展的研究——以福州大学城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32-36.

[7] 王志明.拓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新途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7):111-112.

[8] 杜放,张守伟.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审视与考量[J].体育文化导刊, 2014(7):44.

[9] 陆青,丁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4):114-115.

[责任编辑黄招扬]

[责任校对苏琴]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under the new norm of Education

HUANG Jiang-tao1,LIANG Sheng-qiang2

(1.SportsInstitute,Gu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iuzhou545006,China;2.LiuzhouCityVocationalCollege,Liuzhou545036,China)

With the new normal in China, higher education is also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a topic of common concern. The university is not only a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s also an important cultural environment,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not only to impart knowledge,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But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has long neglected the function of sports culture,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under the new normal of education,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very obvious, how to construct the university sports cultur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s very important. Universities are also constantly reform practice, to establish a new targe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exploring the new path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create a good sports culture atmosphere,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outstanding talents.

universities;sports culture;requirement; target;path

2016-03-12.

广西教育厅科研课题(N0.KY2015LX661).

黄江涛(1979-),男,广西巴马人,广西科技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梁生强(1982-),男,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

G807.4

A

1673-8462(2016)02-0104-05

猜你喜欢
体育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