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达斡尔诗人敖拉·昌兴的生平与创作*

2016-03-09 05:19
关键词:巡边达斡尔

吴 刚

敖拉·昌兴,呼伦贝尔索伦左翼正白旗(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人。生于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卒于光绪十一年(1885),终年76岁。他是清代达斡尔著名诗人,其在文学与文化方面的贡献是借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创作“乌钦”,开创了达斡尔书面文学。敖拉·昌兴的长篇叙事诗《巡察额尔古纳、格尔毕齐河》和《巡边即兴》,是他在1851年随黑龙江将军英隆巡察额尔古纳河、格尔毕齐河的边卡界线时写下的名篇。敖拉·昌兴诗歌作品主要的类别有爱情诗、巡边诗、人物诗、咏怀诗等,约六七十篇。还有部分散文、碑文、游记等,堪称达斡尔族文学宗师。

“乌钦”也称“乌春”,是达斡尔人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乌钦主要是指民间口耳相传的叙事性韵文作品,英雄史诗和叙事性山歌(叙事性“扎恩达勒”)都属于民间乌钦;文人乌钦主要指文人运用民间乌钦的曲调与韵律形式,独立创作出的叙事性或抒情性作品,敖拉·昌兴的乌钦创作,属于文人乌钦范畴。

本文根据敖拉·昌兴后人家谱、民间流传的乌钦手抄本、碑刻、清代档案等资料来考订其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根据敖拉·昌兴的家谱,其先祖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的呼力尔肯。呼力尔肯曾率其九子归附盛京,世袭章京。对此,敖拉姓总族谱序言有满文记载,汉译如下:

多新屯敖拉氏原祖呼力尔肯,原址多新屯人,姓敖,前朝时德都尔屯主人,绰号昂古拉,率其九子在清国崇德年间投于奉天。在编织族谱与多新屯敖姓人呼力尔肯给三品阿思汗哈方,铭其领族人云,又自黑龙江山河移时赏与世世相袭保硕若尼章京三员使该子孙相传世袭,居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布特哈地方管理区事务。续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正月姓敖之多新族众会同设立族谱送于外务部上奏于著册而置。

大清国光绪五年三月初八日

中华民国癸丑二年三月初八日[1]P658

敖拉·昌兴的曾祖父恩格布是敖拉姓家族的第七代。恩格布系布特哈登特科屯人,曾担任佐领一职。恩格布有六子,次子奥托布、五子哈迪留守父母身边,三子托恩多胡、四子哈什哈、六子嘎达布于1763年到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地方戍边驻防。长子范察布于1732年到呼伦贝尔驻防。当时,清朝抽调达斡尔、鄂温克八旗官兵,驻防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地方。范察布以文职官员的身份驻防呼伦贝尔,携带家眷定居海拉尔城南三里远伊敏河西岸圆泡子(图库仁诺尔)附近。其逝去后,子孙住往巴彦托海(南屯)。范察布被任命为索伦左翼镶白旗第一佐佐领。范察布有三子,长子尼格塔布因其先辈战功受赐云骑尉;次子南吉胡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出征云南参加清军征讨缅甸侵略战役,被清廷册封为昭武章京;三子福昌曾任军中笔帖式。福昌有两子,长子倭格精额曾任索伦镶黄旗第三佐佐领;次子伊格精阿曾任索伦正白旗第二佐骁骑校。倭格精额有五子,长子即敖拉·昌兴。其他四子也颇有名望,次子通兴铜管花翎,七品;三子松康索伦正白旗第二佐佐领;四子昌勋索伦左翼总管;五子松恒索伦镶白旗副官。[2]P761-762

敖拉·昌兴,姓敖拉(简称敖),学名昌兴(又译作常兴),又名阿拉布登,字治田(又译作芝田),号称昌芝田。达斡尔敖拉氏登特莫昆人,属多金莫昆(氏族)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出生于呼伦贝尔索伦左翼正白旗。

道光四年(1824),敖拉·昌兴15岁,其父倭格精额升任章京(佐领)奉命赴京觐见皇帝,敖拉·昌兴同行。敖拉·昌兴将途经的村落、城镇、山河、田野等绘成简略地图,并将所见所闻用满文写出散文游记《京路记》。可惜,《京路记》和简略地图现已失传。据传,在京期间,其父带其叩拜章嘉活佛。倭格精额叩拜,活佛静坐未动,敖拉·昌兴叩拜时,活佛起身扶起,说他看出敖拉·昌兴是个非凡的神童,将来必成大器。敖拉·昌兴精通满、汉、蒙、藏等文字,博览群书,才学渊博。根据清代八旗制度,达斡尔男子15岁则注册当兵。敖拉·昌兴当过兵丁,后提升为骁骑校和佐领。

道光十二年(1832),敖拉·昌兴23岁时被选为嘎辛达(即村长)。据《壬辰年间乡村长老共议村事纪要》载:

道光壬辰年六月甲申日,祭祀乡社之际,召集了乡里长老壮年提议选贤。大家欣然接受这一良举,并共同努力实现,以图乡村安宁。经征得大家同意,推选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合适人。最后一致认为两屯中第四世笔帖式依灵阿、骁骑校昌兴为人精明强干,涵养学识均备。虽说年龄资格略为幼浅,官职在身,如不具身心劳瘁,定能为大家出好的谋策,树立良好风尚。经大家反复讨论,推举依灵阿、昌兴为嘎辛达,推选拉普顿、达钦阿、拉都、昌明为莫昆达,并向大家宣布这一决定。[3]P118-121

当年农历七月六日,郭布勒、敖拉两个哈拉(氏族)召开敖包会。男女老幼欢聚在村西野外(碱泡子)共同祭祀敖包、山河神灵。在大摆酒宴中,不分贫富、职务高低,又不失传统习俗,众人欢聚围坐一席,共同酝酿商议建立嘎辛(乡一级)组织事宜。经倭格精额等老人倡议,敖拉·昌兴被选为嘎辛达,并执笔写出此文。

敖拉·昌兴担任嘎辛达后,谨遵该决定,处事勤恳公道。遇到需要处理的大事,就在每年夏季召开的胡吉尔诺尔敖包会上协商解决,并提出了很多公共生产生活制度和建设美好家乡的规划。据说,敖拉·昌兴担任嘎辛达以来,乡村秩序颇见好转,两屯间草场、柳条通、田地以及农牧矛盾日趋缓和。为此,他曾写下《饮酒即兴》*《饮酒即兴》:“祖先原住大森林,曾有两个名莫昆(氏族),由于听信谮言语,彼此索居两离分……血肉相亲亦栩连,共举金樽莫迟延,大小有序长与幼,同饮千杯情绵绵。”这是为解决两个莫昆的矛盾而作。当时在呼吉尔诺尔召开两个民族的敖包会,共同商议,解除误会,增强团结。诗中反映了达斡尔族社会组织形式和民间生活习俗。《饮酒即兴》出自塔娜、陈羽云译《敖拉·昌兴诗选》,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等诗篇。敖拉·昌兴还对生产生活工具,做了很多改革。他根据当地高寒多雪、夏季风雨气候特点,改装大轮车为大篷车,改装了拉货和乘坐两用的雪橇,改良了婴儿的摇篮。曾在家中办起私塾,招收屯中孩童,教授满文,可称为呼伦贝尔民族教育的萌芽。

敖拉·昌兴大约三十几岁时,曾进京觐见皇帝。《呼伦贝尔地方佐领常兴巡查额尔古讷及黑龙江边境录》载:“富佐领是瑷珲当地人,姓袁字治安。人品直爽,学问丰富而记的事情又多。凡是设计策(略)、治疗和开药方等等没有不通的。不仅是都住在省城里与治田本来认识得很熟悉,并且在几年以前,治安为领奉响出公差之际,正值治田也为觐见而路遇奉天的时候,曾经一同住在一处经过很多时日的。因此他们是更成为意志相投的朋友了。”[4]P137-138文中,富佐领即富明阿*富明阿,字治安,汉军旗人,瑷珲府章京。袁崇焕后人。早年,在省会齐齐哈尔城相识,后两人曾相聚于沈阳。两人巡边期间,留下了十多首唱和酬答篇章。富明阿被调往南方,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因功受赏,加任副都统衔。后升任汉军旗正红旗都统,任吉林、荆州、江宁将军。,敖拉·昌兴的友人,他们同于1851年巡边。1851年,敖拉·昌兴42岁,而“几年以前”,敖拉·昌兴应为三十几岁,赴京觐见,途径奉天(沈阳)。此外,敖拉·昌兴曾以妻子口吻写下《蝴蝶荷包》“你将远去北京城,当作信物奉送君”,表达丈夫赴京别妻之情。敖拉·昌兴在京城,还曾写下《北京城见高二娘》。

道光二十八年(1849),敖拉·昌兴40岁。《饮酒》为敖拉·昌兴创作的人们比较熟悉的诗作自创作以来,被谱上曲调,广泛流传至今。诗作告诫人们饮酒有八大伤害,期望嗜酒如命的人幡然悔改。如下节选:

拉丁转写:Xarelbieien hahiaa hoond/Xinken warsen ugulii udur/Begd sortsen belqee huu/Bejeeree jugieiej gargaasen!

汉译:己酉道光二十八年,时值孟冬百花谢,沉醉笔墨癫狂人,亲将戒酒舞春写!

该诗说明,达斡尔人已经开始关注戒酒问题了,这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咸丰元年(1851),敖拉·昌兴42岁。1851年,清庭为确保北部边境的安全,特命黑龙江将军英隆选贤能数员,巡察边境,*俄雅克萨战役后,中俄两国使臣于1689年9月在尼布楚正式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确定中俄两国东段边境,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道海为界。自《尼布楚条约》之后,1727年到1728年,中俄两国又先后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正式划定中俄两国接壤的边界。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这就使沙俄得到了乘虚而入的机会。他们先派出武装船只,探测我库页岛沿岸、鞑靼海峡和黑龙江下游水域的情况,派出“陆上考察队”对外兴安岭以南地区广泛侦查,然后武力渗透,建立军事哨所,派兵屯守,作为立足点。正是在这样的形式下,咸丰元年(1851年),清廷为确保北部边境的安全,特命黑龙江将军颖拣选贤能数员,认真巡查边境的地区。于是,巡查边界,驻守哨卡,成为达斡尔官兵的重要任务。敖拉·昌兴因精明练达而被选中。五月二十八日启程巡查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边卡,九月初五返回,历经三个多月。敖拉·昌兴一行从海拉尔城出发,至额尔古纳河畔,与崇安、富明阿会合,顺黑龙江东进,到达著名的雅克萨城旧址,抵达瑗珲城,南下至墨尔根(今嫩江县)。在墨尔根,敖拉·昌兴接到将军急函,命他北上巡查乌第河。这样,又从墨尔根返回瑗珲,过黑龙江,顺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北行,到音肯河,抵达外兴安岭主峰最高峰,最后抵达终点乌第河(该河流入鄂霍次克大海),之后立下斡包,作了标记。由原路返回瑗珲,回到省城齐齐哈尔。在齐齐哈尔,敖拉·昌兴因胜利完成巡边任务,将军称赞他“为国尽劳”,将他的功绩“载于案卷”,赏给他厚礼以示嘉奖。敖拉·昌兴写下长篇叙事诗《巡察额尔古纳、格尔毕齐河》和《巡边即兴》。从《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到1861年为止的172次巡边中,第一次用诗的形式描写了这个过程。诗中详细地描述了景物、古迹,为我国史学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巡边诗》现已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存在黑龙江省博物馆。

咸丰二年(1852),敖拉·昌兴43岁。他为海兰察将军(鄂温克人)立碑,题写碑文。*海兰察(1736~1793):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旗打牲鄂温克人,额格都,杜拉尔氏。18世纪中叶,海兰察将军率领军队赴西藏参加反击英国殖民势力的战斗立大功。故给他立碑纪念。此碑在黑龙江博物馆存放。一块石碑碑体正面上部横书“万古流芳”四个汉字,在其左下方竖刻“芝田”两个汉字。另一块石碑有立碑时间,满文汉译为“大清咸丰壬子年(1852)黄道吉日”。[5]P911-913

咸丰三年(1853),敖拉·昌兴44岁。他请活佛和藏医,开发阿尔山。确定当时32个泉眼的医疗性能,筑庙立碑,题写碑文。半个世纪,发现所立石碑断塌,残留原地,敖拉·昌兴所撰碑文清晰可见。碑文为满文,部分汉译如下:“同时为了感谢仙境之天地及协助良医们的恩德,特修建一座小庙及一块纪念石碑,祈祷千万牧民的身体健康,神泉万古长青。负责修建者:佐领常兴……咸丰三年八月吉日。”[6]P743-746

光绪四年(1878),敖拉·昌兴69岁左右,被捕入狱。入狱缘由和具体年代没有资料可查,我们从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和一些零星的资料来分析,主要是因为他禀性耿直而触犯了当权者。《烦恼歌》据说是牢中所写。他出狱后归隐山林,在海拉尔河畔陈巴尔虎旗巴嘎绰格一带柳林中,搭起茅舍隐居起来。赋诗吟歌,专门写作。

光绪十一年(1885),敖拉·昌兴病死于茅舍,终年76岁。人称他“阿·乌塔齐”,这是达斡尔人对德高望重老人的尊称。

1900年,庚子之乱,沙俄进犯海拉尔,烧毁达斡尔人的村庄。敖拉·昌兴遗留给后人的文化珍品化为灰烬。据记载,他的作品有《京路记》、《田舍记》、《依仁堂记》、《官便漫游记》等诗集,还有一些零散的诗歌、散文和碑文。现在遗留下来的仅有《胡吉尔诺尔敖包记》、《阿尔山碑文记》、《海兰察将军碑文记》、《壬辰年间乡村长老共议村事纪要》以及六十余篇乌钦。

敖拉·昌兴最大的文学贡献是运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创作乌钦,这不仅具有文学意义,也具有文化意义。

敖拉·昌兴乌钦与传统乌钦的区别之一就是文本。传统乌钦都是口耳相传,因为没有文字,所以也就没有文本。敖拉·昌兴乌钦文本是因其运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进行创作而产生。

根据敖拉·昌兴生平及其诗歌内容,可把其创作分为三个时期:23岁左右为青年时期,42岁左右为中年时期,50岁后为晚年时期。同时,其作品*本文节选的敖拉·昌兴诗歌,均选自塔娜、陈羽云译《敖拉·昌兴诗选》,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按内容,可划分为:爱情诗、巡边诗、人物诗、咏怀诗。由于与敖拉·昌兴及其诗歌有关的资料较少,因此其作品创作年代只能依据其内容大体来定。

(一)青年时期的创作

敖拉·昌兴青年的创作主要有两类,一是爱情诗,另一是咏怀诗。

1.爱情诗。《蝴蝶荷包》此诗模拟妻子口吻,诉说盼望丈夫早日归来。表达敖拉·昌兴进京之时,妻子不舍之情。“连夜赶绣的荷包啊!上面绣着双蝴蝶。你将远去北京城,当作信物奉送君。”绣荷包是达斡尔妇女最为擅长的技能,可见,敖拉·昌兴是懂得女子心意的有情人。如此缠绵,当属青年之作。

敖拉·昌兴一生多次进京,《蝴蝶荷包》表明,此时进京已有妻室。《呼伦贝尔地方佐领昌兴巡察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边境录》中载,呼伦贝尔统领刘大人要进京述职,派敖拉·昌兴为随员,后因接受巡察边境任务未去。敖拉·昌兴具体几次进京,不可考。首次为15岁,父亲升任章京时,随父同行赴京觐见皇帝。此诗不是首次进京之作,一是首次进京,年龄太小,不可随意出行;另一是,诗云:“办完公事有闲空,信步闲游解烦闷”,想必是青年时期之作。

与《蝴蝶荷包》不同的是,《苦相思》写男子相思之苦。《五色花》写偶遇女子之情,把女子比作“春鸟鸣叫”、“夏柳婀娜”、“秋月玲珑”、“冬雪洁白”,语言轻快,反映青年心态。《五色花》没有具体指向,而《北京城见高二娘》直接描写了京城女子的奇艳,描摹细腻,比喻丰富。

2.咏怀诗。《饮酒即兴》此诗是为调节两莫昆矛盾而作。写于1832年之后,在呼吉尔诺尔敖包会上饮酒即兴之作,史料《壬辰年间乡村长老共议村事纪要》推举敖拉·昌兴为嘎辛达可证。诗中可见其豪爽放达之性格。

《赞年画》“趁度新春好时节,拜年喜回姥姥家。舅舅屋里墙壁上,八幅年画实堪夸。”全诗语言轻快,此诗不会超过青年时期所作。八幅人物年画依次为:李白、邵雍、司马迁、姜太公、陶渊明、孟浩然、白居易、杜甫,这是达斡尔人家过年寻常所见,还是敖拉·昌兴之舅舅独有,尚需要考证清代年画传播情况。但是已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大家成就已传入达斡尔人家。敖拉·昌兴之舅舅也是文人雅士,激起敖拉·昌兴之诗兴!

《四季歌》为写景诗,描写每个季节用两节8句,全诗八节32行,描摹四季特征。《十二月》与《四季歌》略有不同,描写十二个月份时态的变化,表现达斡尔人的活动。这两首诗歌语言轻快,当属青年后期之作。

《仲春》写仲春时节,思念故里。“乳黄小鸟何亲昵,比翼飞翔不散离,长空万里心潮涌,日夜兼程返故里。”由“乳黄小鸟”、“比翼飞翔”,可见敖拉·昌兴写此诗时,当为青年时期。

(二)中年时期的创作

敖拉·昌兴中年的创作主要是巡边诗、人物诗、咏怀诗。

1.巡边诗。《巡察额尔古纳河和格尔必齐河》是学界公认的敖拉·昌兴典范之作。《巡边即兴》,有学者定其为友谊诗,是敖拉·昌兴与同去巡边的治安唱和之词,反映其友谊,因诗中主要内容反映的是巡边情况,故定为巡边诗。

《春风微微吹拂》中多有诗句反映巡边,如“我随安本出外,远方办理文书。”“远处依稀可见,额尔古纳河噬。企望飞越江流,那是外国省治。”“神往对岸壮观,奈何异国疆土。”“特那十二卡伦,处处都曾巡视。”“公差日期已满,归路心宽神驰。”故也定为巡边诗。

2.人物诗。人物诗主要有《孔子赞》、《孔明赞》、《关公赞》、《赵云赞》、《莺莺传》、《百年长恨》。其中,《孔子赞》、《孔明赞》、《关公赞》诗句不长,《孔子赞》四节20行;《孔明赞》上篇七节,下篇两节,总计36行;《关公赞》十节,40行。这三篇概括了孔子、孔明、关公之品德懿行。

《赵云赞》、《莺莺传》、《百年长恨》为长篇叙事诗。其中《赵云赞》源于《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章节,《莺莺传》源于《西厢记》,《百年长恨》源于《今古奇观》中的《百年长恨》,这三篇诗作故事情节丰富,具有达斡尔文化特征。诗人中年正值事业颠峰,盛赞这些人物,建功立业,当属中年时期之作。

3.咏怀诗。《戒酒歌》诗中说:“己酉道光二十八年,时值孟冬百花谢,沉醉笔墨癫狂人,亲将戒酒舞春写。”可见,写于1849年,诗人正值40岁。《祝愿友情似海深》“觥筹交错酒酣畅,祝愿友情似海深。”此外,《祝婚歌》书写的是儿女结婚日,与亲家畅饮之词。

(三)晚年时期的创作

敖拉·昌兴晚年的创作主要是咏怀诗,主要分两部分,一是遭贬后的生活;二是狱中与狱后的生活。

1.遭贬后的生活。《欢乐篇》开篇提到“半生际遇常回想,总为名利所迷惘,五十本应知天命,宦海茫茫如罗网。”“近遭贬谪心惆怅,仕途坎坷九回肠,弱冠之年何浪漫,过眼烟云如梦乡。”《种地与读书》中说“身遭贬谪闲度日,游山玩水乐逍遥,百无聊赖心懒散,静观村民农事牢。”他自说性格“我性直率易激动,玉山倾倒睡意浓。”《咏怀》称“公余闲暇常惆怅,吟诵诗句慢徜徉,愤世嫉俗情难忍,赋得数韵诉衷肠。”

《哀双亲》哀痛父母离逝,“时缝庚申春节日,正为双亲戴孝时。”庚申当为1860年,敖拉·昌兴52岁。《十大恩》也当此时之作。《六月里》写六月与乡亲聚会,“乾坤旋转四季回,祸福相倚亦相违。知足能忍得康健,荣华富贵随风飞。”按此,当是写于被罢黜之后,返乡之时。《万事空》言“走南闯北似浮云,时光悄然逝无声,偶尔驻程惊回首,虚度年华空无成。”“家徒四壁无长物,院宅空廓心惆怅,猛然闭目细反省,立足之地在何方?”《钟灵毓秀聚一堂》说“索居山村穷僻壤,席宴不得佳肴享。市远更逢行路难,盛情不在酒菜上。”

《百花颂》每一节描写四种花之后,书写一个人物,总计描写了四十六种花。“各种花儿都将要枯黄,春暖时节又次第开放,古代的圣哲贤人们啊!到如今你们都在何方?啊!我反复观察思量,才悟到人生真如梦幻。”开篇有“敬请乡亲与父老,耐心听我唱舞春”,应为在乡间所作。

2.狱中与狱后生活。《狱中哀》以春夏秋冬四季来写狱中体会。《晚年述怀》以十八个人物遭际来感叹人生,发出寄情山水,躬耕读书真欢乐的感叹。《春节》中说“村屯众人聚,共庆新春年。”“体质并瘦弱,焉再受折磨?”“自走正直道,能知我者少。”该诗应写于晚年。

《正月》中慨叹道:“常言大富如东海,世上哪得几人留?随波逐流循世俗,日月虽艰少烦忧。”“俗言长寿如南山,世上能有几人够?循规蹈矩顺大流,患难之中告天佑。”当属晚年之作。《述志》言“不闻尘世是与非,矢志清白愿无违,长空皎洁一轮月,默默伴我度余生。”《人生》言“若说高山与深水,从古至今气氤氲,假若要跟山水比,我生无常如浮云。”

《善恶篇》称“是非善恶需辨明,历史冤狱多血腥。”“今日能享山水乐,世人议论奈吾何?”《无题》中说“清风明月乃知音,高天广地皆兄长。”《细雨难润干枝杈》说“枯木遭遇多年旱,细雨难润干枝杈。”《陋室颂》中道“烟海历史辩善恶,茅屋虽破亦阔绰,平安度日健且康,粗衣淡食为快乐。”上述诗歌反映了敖拉·昌兴狱中与狱后的生活。感情深沉,思想深刻,表现出了“沉郁”的风格,读之令人动情。

敖拉·昌兴熟悉本民族的乌钦,重视民族文化传统,他采用民间乌钦的曲调、格律,用民族语言创作书写,这成为研究达斡尔文化、文学的重要材料。敖拉·昌兴的乌钦创作过程,也是达斡尔文学从口传进入书面的嬗变过程,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1]敖·毕力格主编.达斡尔文学宗师敖拉·昌兴资料专辑[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

[2]阿力.敖拉·昌兴生平轶事简介[A].敖·毕力格主编.达斡尔文学宗师敖拉·昌兴资料专辑[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

[3][4]内蒙、东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有关达斡尔鄂伦春与索伦族历史资料》第一辑(内部资料) [Z].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历史语言文学学会复印,1985.

[5]阿力.德善保存《敖拉·昌兴乌春集》手抄本及《呼伦贝尔海兰察碑》之归宿[A].敖·毕力格主编.达斡尔文学宗师敖拉·昌兴资料专辑[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

[6]阿·恩克巴图.哈伦阿尔山[A].敖·毕力格主编.达斡尔文学宗师敖拉·昌兴资料专辑[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巡边达斡尔
踏云巡边
踏云巡边
题明朝吴讷
宋代巡边述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达斡尔语研究概述
60岁的他 已为国巡边55年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足球巡边旗
库木勒何以成为达斡尔文化符号
达斡尔族当代节日及其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