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波(教授) 李佳蔚
工序分工视角下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
黄庆波(教授)李佳蔚
国际分工的深化对国际贸易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分工主要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和工序分工四个发展阶段。20世纪 90 年代,随着发达国家作为主导力量的全球生产网络迅速发展,以及世界贸易一体化和生产非一体化的形成,工序分工深入发展。世界贸易内容开始由以前的最终产品变为了工序阶段的中间产品,而且中间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越最终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全球贸易的主要内容。
工序分工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国际分工深化在同一过程中的两种表现:工序分工的发展使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更加专业化;同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工序分工细化。因此,以全球工序分工为视角,研究其基本范畴、维度及其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影响,对于把握世界贸易发展趋势以及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工序”与“工序分工”的概念
“工序”是指生产者对工件所进行的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各类工序组合形成最终产品。一个完整的工序包括商务模式的创造、技术开发、产品设计、零部件制造、组装、物流、营销、品牌和服务等环节。 “工序分工”是在全球生产网络形成过程中,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割为多个工序和环节,各个工序和环节跨越国界在空间和时间上分离,并通过工序贸易使生产得以完成的新型国际分工形式。
工序分工发生的基础取决于产品生产过程可以分离为若干个工序或区段,这种分离是每个工序按一定的“模块”进行分解的。工序分工导致分工细化,促使更细的任务、更小的模块产生。
(二)工序分工的维度
工序分工的维度可以从产品属性、要素属性、空间属性、价值属性和方向属性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1.工序分工的产品属性:实物工序和服务工序
根据工序生产产品的性质基准,工序分工可以分为实物工序和服务工序。实物工序是工序以物品或者货物作为主要工序性质,并投入到下一阶段生产过程的工序形式;而服务工序是工序以服务或劳务作为主要工序性质,并投入到下一阶段生产过程的工序形式。
实物工序和服务工序存在较多差异。第一,涉及的产业不同。实物工序生产的产品主要属于工业产业,需要“物化”在一些零部件的生产中,导致工序贸易往往以中间品的贸易形式实现;服务工序不依附零部件而独立存在,服务工序生产的劳务和服务属于服务业产业,服务贸易是这种工序的典型表现形式。第二,组织形式不同。实物工序分工组织形式主要有 FDI、制造外包、OEM 和 ODM 等制造工序链接组织;而服务工序分工组织形式主要有 ITO(信息技术服务外包)、BPO(商务流程外包)和 KPO(知识流程外包)等多种服务外包类型。第三,表现方式不同。实物工序生产的产品是能够被感知和识别的有形产品,表现为“一件商品”;而服务工序生产的产品是难以直观感受的无形产品,表现为“一个行动、一次表演”等。第四,标准化程度不同。实物工序生产的产品由于质量和标准信息比较具体,所以容易进行测度和评价,具有较高的标准性;而服务工序生产的产品品质信息模糊,难以标准化,具有较高特质性。
2.工序分工的要素属性:劳动密集型工序、资本密集型工序、技术密集型工序和知识密集型工序
以要素密集度为基准对工序进行分类,可以把工序分为劳动密集型工序、资本密集型工序、技术密集型工序和知识密集型工序。劳动密集型工序,是指工序产品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个工人的劳动资本占有和装备占有不高,比如组装和零件生产等工序。资本密集型工序,是指工序生产过程中,资本投入比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相对较多的工序,比如市场营销等。技术密集型工序,是指使用复杂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完成的工序,它的技术密集程度,往往同各工序、区段和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成正比,与手工操作人数成反比,如研究、开发和核心元件生产等工序环节。知识密集型工序,是指工序中需要较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脑力的投入,如管理运营、品牌运作、金融服务、物流管理等工序。随着科技进步,四种工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纺织工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科技进步,大量机器人进入纺织车间,此时的纺织工业就包含知识密集型工序。
3.工序分工的空间属性:上游工序和下游工序
在工序分工体系下,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形成了一个价值链。形式上连续的各个环节,可以被拆分成分布于不同国家的片段。从空间上看,可以分为上游工序和下游工序。下游工序对上游工序具有单向制约作用,即上游生产的部件或工序必须符合下游生产环节的需要。
发达国家在产品研发和关键零件生产这些上游环节上占据优势,同时也控制着质检以及市场营销这些高技术密集度的下游环节。因此,发达国家是工序贸易的实际组织者和控制者,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在全球工序分工体系中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
4.工序分工的价值属性: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
按照生产工序包含价值的高低,将工序分为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高附加值工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值幅度大,生产获利高的工序。而低附加值工序是指技术含量低、生产附加价值增值幅度小、生产获利少的工序。工序分工的价值属性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概念,受不同行业、国情和不同价格体系的制约;同时,附加值的高低受市场状况以及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
5.工序分工的方向属性:输出工序和输入工序
按照工序的方向属性,可以分为输出工序(或称“工序输出方”)和输入工序(或称“工序承接方”)。工序输出方是把最初工序向外转移的一方。首先,工序输出可以降低输出方的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输出方有更多的资源开展创新活动,专注核心业务。其次,输出方通过把生产力增长缓慢的制造业低附加值环节和服务业务环节转移出去,可以降低整个行业运营的成本,促进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最后,通过工序输出,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利用全球资源为其生产和商务进行服务,从而形成了发达国家对全球价值链的控制。 工序承接方是按照与输出方的约定,完成相关工序的一方,工序承接方多来自发展中国家。首先,工序承接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增加本国就业。其次,通过工序承接,密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关联,有助于提高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最后,工序承接有助于促进产业价值链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提供更多的机会。
(一)工序分工拓展了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空间范围
在工业化早期,我国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相对较少,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规模较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保险、咨询、金融、审计等服务的需求增加很快。国内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需求,必然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该类生产性服务产品,推进生产性服务产品进口。 同时,由于消费者对不同的服务商品具有不同的喜好程度,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对我国服务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拓展。随着我国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增强,相关产品的出口日益增加,使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也获得发展。
(二)工序分工增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的可贸易性
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认为,服务具有无形性且难以储存,因此,服务是不可贸易的,至少贸易是不容易实现的。生产性服务不可贸易性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利益,例如,许多政府服务是不可贸易性服务。二是行业特点,例如,中国对外国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处理中国法律事务有严格限制。三是技术缺陷,例如,一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会使该国的餐饮服务具有不可贸易性。 但是,在工序分工背景下,生产性服务贸易具有更加丰富的实现形式。例如,银行和金融服务业可以通过在他国开设分支机构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贸易;咨询服务的企业可以通过通信来进行服务的跨国贸易。服务提供过程中提供者和接受者相分离,大大增强了生产性服务的可贸易性。
(三)工序分工改变了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竞争格局
工序分工改变了传统的国际生产体系与生产模式。在传统生产体系下,一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外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工序分工下,国际生产强调中间品和零部件进口的重要性,通过进口低成本、高质量的中间品,促进产品创新,进而提升出口竞争力。此时,生产性服务的国际竞争方式从追求产品的竞争力,转为寻求在工序分工中最有利的分工位置。具体来看,在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诸多环节中,发达国家更倾向于选择高附加值工序、技术(或知识)密集型工序以及输出工序,而我国则更多集中在低附加值工序、劳动(或资本)密集型工序以及输入工序等环节,并寻求不断升级。
(四)工序分工有利于我国尽快融入全球生产网络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只有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才能更好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只有主动嵌入全球跨国公司产业价值链,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或工序,才能逐步实现从低附加值工序向高附加值工序转移。因此,在工序分工背景下,我国不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来进行出口竞争,可以利用我国的优势要素嵌入全球工序分工的特定环节,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实现国内附加值的增长。
(五)工序分工可能导致我国政策变动风险增大
工序分工促进了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客观上要求减少贸易壁垒,节省交易成本。许多国家通过负面清单的承诺方式,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与此同时,许多区域集团采取歧视性政策,使得区域内生产性服务贸易取得较快发展。同时,市场准入降低,通过减少各国管制服务贸易的障碍,改善各缔约方市场准入的条件,促使我国逐步放宽服务市场开放的领域。而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开放的进程中可能会受到激烈的竞争或排挤,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六)工序分工可能导致我国被价值链低端锁定
工序分工对传统比较优势提出了挑战。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传统比较优势的形成依赖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存量。在工序分工下,资源与要素在不同国家的可流动性增强,企业可以通过进口方便地获得优质资源和要素,并与上下游企业保持更密切的关联。工序分工会使中国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更加集中于劳动密集区段的生产,对产品品种的创新发展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工序分工可能导致我国长期处在生产性服务业的低附加值工序中,获得的学习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十分有限。
(一)合理开放生产性服务贸易
基于工序分工的角度,各国会扩大本国在金融保险、通信等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吸引国外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投资。
第一,逐步减少行业垄断,培育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我国生产服务业领域,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进而影响了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上看,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有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准入制度。因此,我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民营、私营等非国有经济广泛地参与到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中,培育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行业优势,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
第二,根据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现状,选择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扩大开放。近年来,我国运输、保险、专有权利和特许费、金融服务持续逆差,说明国内企业难以满足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高端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在充分分析现有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运输、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提高自身生产能力。
(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贸易互动发展
制造业内部分工细化促进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制造业发展与生产性服务贸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第一,扩大货物贸易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关联作用。我国是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是由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在国际市场难以提供中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产品,使得货物贸易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反映出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已经滞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因此,在保持货物贸易发展规模的同时,应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产品扶持力度,着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性服务业产品,提升金融、咨询、商务服务等服务业的水平,大力发展与货物贸易进出口直接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整体出口竞争力。
第二,加强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辐射作用。要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延伸产业链,向生产性服务领域拓展。加强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建立和完善为制造业集群服务的城市商务服务区,建立生产性服务贸易政策监管和促进机构,负责协调相关产业政策,定期收集并发布生产性服务贸易领域的相关信息,为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三)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升级
发达国家在生产性服务贸易方面的优势明显,我国要以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为切入点,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加大科技投入。要保证对基础科技的投入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调动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的积极性,鼓励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运作,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 第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工序分工背景下,消费模式碎片化的倾向日趋明显,客观上要求企业开发具有创新性的生产服务业产品,并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生产性服务商业业态。
(四)大力推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
按要素密集程度,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二是现代物流、信息传输与处理、金融保险业,三是计算机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对第三层次的服务需求将会逐步增大,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一,我国在参与工序分工时,往往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区段。这类区段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我国只有在工序分工体系中,争取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的生产区段,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 第二,重视劳动力技能的提升。积极参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工序分工,发展该类产品的加工并出口。同时,也要促进我国的科技投入在出口中发挥促进作用,以免该类行业出口对特定工序生产的依赖。
(五)完善生产性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 FDI 对服务贸易的提升效应
基础设施是生产性服务贸易的重要载体,吸引FDI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在发达国家,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先决条件。生产性服务业需要完善的交通网络、现代化的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我国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区域投资环境,降低区域投资风险,为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由于独特的优势,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首选。因此,要积极引导国外直接投资的行业流向,促使资金流入到我国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投入到高端生产性服务领域,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六)培育高级生产要素
在工序分工中,高级生产要素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的多少,决定其控制全球工序分工能力的强弱。 第一,增加财政投入,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校企联合,企业把需求信息及时提供给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式培养,增设生产性服务贸易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如金融保险、法律咨询、营销策划等课程。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培训场所,加速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二,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再培训。通过高层管理者进行出国访学、实践交流,学习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理念。 第三,积极引进海外专业人才。建立人才引进、开发和共享的国际通道,吸引和聘用在海外学习、工作的人员和境外企业中的高级经营管理、国际服务等高级人才来华工作,缓解我国当前生产性服务领域高端人才匮乏的局面。
[本文系辽宁社科基金项目(L15BJL015、L14AJY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3132015052)的阶段性成果。]
大连海事大学;责任编辑: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