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洪英,朱丽翠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5)
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的多维视角及其研究效果反思
齐洪英,朱丽翠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5)
[摘要]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40多年来一直有学者对此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近15年来(2001—2015)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呈现出多维现象,相关学者分别从本质性、综述性、形成因素以及教学领域等4个维度对中介语石化现象进行了多角度探析。研究表明,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由最初的定义性研究开始向描述性理论研究转化,由单一领域向多学科渗透并逐步向多层面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突破,但是其研究效果需要反思,以期进一步完善延缓中介语石化现象发展的理论模式,最终达到中介语石化研究和教学研究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效果;反思
一、引言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可以指导语言学习与应用的二语习得理论的积极作用,然而在二语或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当学习者语言学习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其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就受到了阻碍,呈现出一种异于目标语和母语的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及语言子系统的语言体系,这就是1972年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提出来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排除母语迁移,学习者年龄和受到的目标语的教育程度等客观因素,学习者的语言结构中会反复出现“母语产出性结构”,即在学习目标语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结构中总是伴有母语相关形式的出现。Selinker把这一现象假定为“中介语石化现象”[1]209。中介语石化概念甫一提出,就在二语习得和语言学教育领域得到了不少学者们的重视,1987年《兰登书屋英语词典》在编撰过程中采纳并进一步明确了中介语概念:“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尽管学习者还会进一步接触或学习目标语,但是他们会建立一整套不同于目标语的语言形式、特点和规范的中介语,这种语言形式将会持续出现。”在过去的40年里中介语石化现象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近15年来对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以近15年来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为依托,从本质性、综述性、形成因素以及教学领域等四个维度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进行了多角度探析,对其研究效果进行批判性反思,指出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并尝试预测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的多维视角
1972年,英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 在《中介语》中提出这样的假设: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已经形成在大脑中的潜在心理结构,持久性地阻碍了学习者获得目标语的语言规范能力的发展。他指出这种潜在心理结构事实上是包括语言迁移、培训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目标语的过度概括化等5个方面,并且在这5个方面共同作用下导致二语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石化”(fossilized competence)。Selinker还提出,二语学习者试图用目标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会触动这种石化机制,且这一“石化”的语言学习能力表现的标志就是尽管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量会不断扩大,但是其语音及句法结构是不变的[2]143-191。
后来,Selinker又进一步预测二语学习者不可能完整地掌握目标语,这种中介语石化现象会发生在二语学习的任何阶段,且是不可避免的。国外学者自Selinker之后不断对中介语石化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1978年,Schumann提出了稳定性错误的说法;Ellis于1985年提出回退说(backsliding),即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早期学到的语言结构,比如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初中所学到的简单词汇和语法结构。1988年,Flynn和O’Neil提出学习高原期(learning plateaus),即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这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也具备了一定能力,但是很难再学习一种新的技能,语言水平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3]265。Kachru和Nelson在1996年又提出这种中介语石化现象多发生在群体当中,并非是个体现象。这些不同的观点表明,早期石化现象研究大多局限在理论层次上的探讨和概念上的争议。
中介语石化概念提出40多年来,学者们就一直没有停止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和探讨,尤其近15年国内外对其研究已经超越了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呈稳中上升的趋势。笔者统计了近15年来发表于国内外的主要核心期刊的38篇文章,结果显示,2000年到2005年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趋于平稳发展态势(12篇,占32.4%),2006年和2007年达到该研究领域顶峰时期(共11篇文章,占29.7%),2008年到2014年7年间共有14篇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占近15年论文总数的37.8%。从笔者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研究维度也得到很大拓展,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渗透,从宽泛的总体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深入到具体领域的细化研究。
(一)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本质性研究
总体来说,学者们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本质有不同的认识和界定。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些语言学家在二语习得和教学领域发现对比理论和偏误理论无法更好地解释语言学习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既不同于基础语言又不同于目标语的连续的语言状态,因此以Selinker为首的语言学家们提出了中介语的概念。1972年,Selinker以现象学和认知机制为基础,提出了中介语石化假说,即不考虑目标语言学习者的年龄和其接收到的有关目标语的阐释及教育,学习者倾向于一直保持这种中介语。中介语石化现象首先揭示了无法根除的一种缺陷的语言结构,具有不可逆性;其次,中介语石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即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都会出现相似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再次,中介语石化现象是存在于人脑的神经认知的本质。然而,这种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还是二语习得的最终产物,是二语学习者个别现象还是所有群体的共有特征,是存在于二语学习者语言的某个层面,还是整体处于停滞不前的永久性中介语,这些争议一直成为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的焦点。
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中介语石化现象本质研究进行了可行性探讨。吴丁娥承认以行为主义理论学为基础的对比分析理论中尤其母语迁移理论在过渡语研究中的作用,并肯定了Corder提出的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对语言学习者语言错误的分析,这为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张雪梅指出石化现象应该不单纯是贬义的语言错误的代名词,它应该是中性词。不同的语言学习者产生不同的石化现象,它们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学习者目的语知识和具体运用的不足之处[4]18。劲松不仅肯定了中介语的研究是二语习得心理过程由静态进入动态的研究,而且承认中介语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认为仅从生理学和行为心理学上对中介语石化现象解释是不够的,主张通过社会语言学角度重新审视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张爱文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外语环境下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独特之处,提出语言使用非目的语形式(也称语用失误)应纳入中介语石化研究。陈文存提出了石化现象本质性的解释:中介语石化现象不仅是一种认知机制,也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短暂的中介语发展停滞的过程[5]89。朱淑华认为中介语石化现象是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可出现在外语学习的任何阶段和任何领域的以不地道的目的语的阶段性和反复性出现为表现方式的语言水平的回落或停滞不前[6]146。杨连瑞、尹洪山等引介了Han(2013)的选择性石化假说,探讨了产生选择性石化的两个影响因素,即第一语言的标记性和第二语言的输入力度,并且揭示了中介语石化产生的原因,阐述了二语学习的发展规律[7]36-40。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对于石化现象本质的研究基本上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把石化定义限制在认知心理机制层面,而作为一个认知过程,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消极理念极易挫败二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中介语本质的研究,二语学习者更能正确认识中介语发展的规律,深刻理解语言习得的过程。人们试图在语言运用层面上给中介语石化现象以新的解释,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中介语石化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参与作用,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越来越看重对中介语石化现象成因的分析。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形成因素研究
自从中介语石化概念提出以来,学界就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Lenneberg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提出关键期假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石化现象与学习者年龄相关[8]126。Lamendlla提出“次系统”的概念,即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需要发展“次系统”,而该“次系统”的发展只能借助于母语的“次系统”才能得以实现,这一“借用”过程就会产生中介语石化现象,这一“次系统”也是受关键期影响的。而关于“关键期”的临界线却存有争议,例如Lenneberg认为3—12岁为语言习得关键期,而Long(2003)则认为语音学习的关键期是6岁,音素和句法层面的关键期应该是15岁[9]487。这种从生物论角度分析石化现象原因为石化现象形成生理准备提供了理论依据。Tomlinson作为认知理论的典型代表认为语言习得和技能习得都具有目的性,有分机系统和多样化的特点,他通过技能学习理论论述了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10]23。Ellis进一步丰富了导致石化现象的内外因:学习者年龄,缺乏学习目标语言的动机;外部的学习压力、缺少学习机会,反馈性质对学习者的影响[11]353。Schuman提出并论证了文化适应是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受国外研究的启发,国内学者对中介语石化现象成因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刘瑞琴、郭继东等都看到了学习者和教师主观因素的作用。他们从多媒体自身因素,学习者个人因素和教师因素三个方面对石化现象形成因素进行了总结。此外,他们从学习者认知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语言学认知机制、母语认知、思维心理认知和情感认知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学习者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高文成以“完全迁移和完全可及假说”为前提,在乔姆斯基的“原则和参数”理论框架下,以语料库为基础探讨了二语习得中僵化现象的成因并指出三类语言项目与默认、设置和重置的参数调整方式相对应,指出中介语石化顺序刚好与中介语习得的顺序相反[12]18。郑秋萍从发生主义和连接主义角度探讨了石化现象的成因。一方面她从发生主义的角度肯定了语言习得是学习者固有认知能力和所处的语言、文化、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用连接主义理性关联学习理论和注意假设诠释了二语习得和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总之,在石化成因研究方面,学者们不仅关注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先天性,而且注意到了它作用于学习者的外在表现,对其成因的分析逐渐超越了认知行为主义层面,越来越向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运用层面渗透。然而,学界对中介语石化成因的研究忽视了人的学习惰性这一重要因素,而且有些研究把语言错误等同于中介语石化,不利于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同时在研究对象上,重视学习者忽略使用者,研究方法上存在着重视共时研究而忽略历时研究等问题。
(三)中介语石化现象综述性研究
随着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综述性研究也为中介语石化理论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Fidler对二语习得理论中的石化现象进行了总结性论述,指出中介语石化缺少统一的定义,并试图通过实证描述来定义出中介语石化,但由于实证方法的局限并未得到预想的结果。然而Fidler的这些文献综述对日后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人们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提出新看法和新主张。Han(2013)在中介语石化概念提出30周年之际对中介语石化现象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文献综述。她首先分析了国际上著名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其次指出石化机制对学习者的消极影响,但同时对中介语石化定义的松散和宽泛性也提出了质疑,并再次阐释了其于2009年和2011年提出的选择性石化假说,并且建议学习者语言取样研究应该打破句法的局限,关注学习者一定语境下的自然语篇数据[13]133-171。
在国内,陈文存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进行了综述,对石化现象的不同定义和本质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中介语具有可渗透性和动态性及系统性的特点,并就中介语石化现象是过程还是结果进行了讨论。邓联健对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石化的综述性研究,分析了二语词汇产出能力石化的原因,指出教师与学生都过分关注词汇量的增长,而非词汇的深度广度;国内缺乏词汇习得方法论课程的指导;语言输入上的局限和产出机制的缺乏都可能造成词汇石化现象[14]25-27。
综上,学界对石化现象的综述性研究主要坚持规定性研究为主导方向,还无法打破常规性的碎片性研究,远没有达到系统化的程度,但是个别研究还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习者正确认识二语学习的过程。
(四)石化现象在教学领域的研究
认识中介语石化现象,了解其成因并非是语言学家和教育者们的最终目的。如何在教学领域里提供给教师一定的理论,从而指导并帮助学习者延缓其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才是研究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目的所在。事实上,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提出和发展也是一直毫无争议地围绕着教学和学习者的二语习得的全过程展开的。尤其是我国目前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紧紧围绕着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开展的[15]130。
张萌、于海军等认识到石化现象产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他们结合石化现象产生的内因和外因从教师、教学方法、教材及课程安排四个方面提出突破暂时性石化的教学对策。龙梅认为可以通过对出现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语言进行分析和总结来加强外界正确积极的反馈,促进学习者的中介语越来越符合语法规范,最终习得规范的目标语言。余丽、王顺玲、张法科结合有关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二语习得理论、教学实践和学生习作,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生的语法石化、词汇石化和文化匮乏引起的中介语石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通过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和有效的语言吸收来防止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策略。李霄露、张颖等从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英语知识方面对学习者进行了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实证研究,总结了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教学改革对策。
目前我国学者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教学研究相对丰富,但是缺少历时性实证研究。虽然中介语石化现象在教学领域的研究比例日益加重,但是其研究领域已经不仅局限于教学领域,而是跨入到社会学、应用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当中。从学习者综合素质角度出发分析中介语石化形成的过程和对学习者的影响,对教学实践的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中介语石化现象多维角度研究的效果反思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近15年来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由最初的定义性研究(仅从认知层面给出中介语石化的概念)开始向描述性理论研究(从客观实际出发总结描述中介语石化现象)转化,由单一领域向多学科渗透(从认知学和语言学向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语用学、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等学科渗透和发展),并逐步向多层面(语义、语用、语法、写作、词汇)发展,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进一步的加强,但是其研究价值也值得人们思考。首先,中介语石化现象自提出之日起就备受争议,国际上对石化现象的消极作用的批判不足以抹杀这一现象的存在,但如何用实证研究来克服其消极影响是当前急于解决的问题。其次,目前国际上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以Han为首的团队,显得势单力薄,不足以向世人证明石化现象存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再次,国内学者主要侧重对国外研究成果理论的介绍、评价和验证,并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完善的、有影响的理论,从而帮助中国二语学习者构建一套延缓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理论体系。因此,对石化现象研究的理论仍有待加强,有必要在介绍、吸收和消化国外最新中介语石化理论的基础上,从认知和心理特征等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石化特点和规律,建立符合中国学生实际,延缓中介语石化现象发展的理论模式。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中介语石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积累,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无论是对其本质性研究,还是对成因的分析,目的都在于在教学实践中指导二语学习者最大化地习得地道的目标语,从而实现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价值。在未来的石化现象研究中,一方面,随着对研究方法多元化的需求,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会突破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的方式,不断增加个案研究、访谈和记反思性日记等方法,采用动态、静态结合,共时、历时结合,对比、比较结合,定性、定量结合,多层面描写和分析研究等方法。另一方面,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范围也会不断扩大,使石化成因研究系统化。学者们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重复性研究会日趋减少,不断增加创新性研究。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研究对象从最初单一的学生因素向教师因素扩展。这不仅是今后中介语石化现象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趋势,也是达到中介语石化研究和教学研究双赢的必经过程。
[参 考 文 献]
[1] Selinker,L.Interlanguage[J].IRAL,1972,10(2).
[2] Selinker,L,J.Lamendella.Two perspectives on fossilization in interlanguage learning[J].Interlanguage Studies Bulletin,1978,3(2).
[3] Flynn,S,W.O’Neil(eds.).Linguistic theor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Dordrecht:Kluwer,1988.
[4] 张雪梅.中介语石化现象与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浅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5] 陈文存.对外语和二语学习者石化现象研究问题的评述[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6] 朱淑华,陶桂凤.二语习得中石化现象产生的认知原因及应对策略[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7] 杨连瑞,尹洪山,赵昌芝,蒋慧.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的进展[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1).
[8] Lenneberg,E.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M].New York:Wiley,1967.
[9] Long,M.H.Stabilization and fossilization in interlanguage development[A].In C.Doughty & M.H.Long(eds.)[C].2003.
[10] Tomlinson,P.Teaching and Learning:Contents,know ledge,skill of learning promotion potential[J].Handout,1997.
[11] Ellis,Rod.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2] 高文成,梅德明.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僵化现象成因的参数解释[J]. 外语电化教学, 2007(2).
[13] Han.Z-H.Forty years later:Updating the Fossilization Hypothesis[J]. Language Teaching,2013,46(2).
[14] 邓联健.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15] 王芳,连天雪.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词汇比较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责任编辑:张树武]
Study on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f the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and Reflection on Its Research Effect
QI Hong-ying,ZHU Li-c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5,China)
Abstract: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hypothes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cholars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in the past 40years.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es on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from four perspectives were made in the last 15 years,from which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researches on the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tend to be more descriptive and from more disciplines than before.Though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was made in breadth and depth,its research effect still needs to be reflected so as to perfect the theoretical pattern of delaying the development of fossilization by which the goal of win-win would be eventually achieved.
Key words:Interlanguage;Fossilization;Effect;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6)01-0037-05
[作者简介]齐洪英(1965-),女,吉林吉林人,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朱丽翠(1980-),女,吉林九台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wy7)。
[收稿日期]2015-10-12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