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墨之后——有关当代水墨人物画现状思考

2016-03-09 15:27陈针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人间 2016年3期
关键词:转变当代艺术传统文化

陈针(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现代水墨之后——有关当代水墨人物画现状思考

陈针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水墨画在文革时期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1978年三中会后逐渐体现出创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个时期的人物画更加趋向小品画和风情化。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后在1985年召开的“黄山会议”提出了题材单一、概念化、公式化等问题,使得艺术创作题材更加民主和个性化。这时大多青年画家都不愿回到传统模式中去,转向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八十年代之后的表现型水墨在九十年代表现出了它强劲的生命力。它致力于对内心世界与个性的表达,同时还把追求画面张力和刺激,通过造型夸张、用笔豪放、想象怪诞等表现出来。

水墨人物画创作进入1979年后在 “当代艺术”发展的大环境下仍然面临变革,当代艺术更注重培养艺术家的问题意识和主观创造性。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是相对滞后的。在美术史的发展线索上影响长远的水墨人物画家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之中必然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某种特征,这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水墨人物画的深远影响。只有学习传统的文化并结合当代的思想床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是经得住历考验的作品。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转变;当代艺术;传统文化

在文革时期水墨画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审美上有明显的政治要求,水墨人物画的影响便不在话下。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国进入了“后文革”时期(1976-1978),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在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和突破。水墨人物画仍然严格的遵循着“题材决定论”的模式。但是在艺术表现上,艺术家开始表现真正的现实主义回归,把艺术性看的比以前的创作更重要,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之后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局面,美术界也出现空前的思想活跃。这个时期的人物画更加趋向小品画和风情化,艺术家们的创作更加的多样画和个性化。吴冠中先生在1979年先后发表文章《绘画的形式美》和《关于抽象美》两篇文章强调“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这样的见解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引起了美术界的激烈争论。他的观点顺应了新文化的发展,代表了当时广大艺术家的观点,他的作品也表明水墨画的创作在面对多元化的今天并非无路可走,完全可以朝抽象的方面发展并和西方艺术并驾齐趋。

继吴冠中之后全国很多关于中国画改革的文章和意见陆续而出,相关的艺术作品也陆续活跃起,国画家李少华、周思聪、袁运生、卢沉等都在画面的构成和风格上有所变化和推进。他们融合传统和借鉴一些国外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显得焕然一新。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后在1985年召开的“黄山会议”提出了题材单一、概念化、公式化等问题,使得艺术创作题材更加民主和个性化。这时大多青年画家都不愿回到传统模式中去,他们认为传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趣味及思维方式都不利于他们追求新的艺术样式和观念的发展。西方现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强调主观、自我、直觉和潜意识的表现等,使得西方现代艺术成了许多青年艺术家的参照物。他们一边消解和破坏传统,同时将水墨画转换到现代的途径。然而,水墨画的传统束缚过于强大,并不十分容易。李小山的文章《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在1985年顺势而出,以极端的方式提出中国画“穷途末路”的说法并引起极大的轰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许多水墨人物画家仍然在不断的尝试和突破,在表现手法上不断的创新的突破,呈现出了多样性。这一类画家在表现方式上主要被称为“表现型水墨”,代表性的画家主要有李津、石虎、汤集祥、周思聪等。他们主要是在画面上进行突破,人物的造型和用色都大胆的融入了西方的样式。同时期的“新文人画”代表性画家如王孟奇、朱新建、徐乐乐等人的作品中已然保留了传统人物画的痕迹,但在题材上突破了以前的大题材,反之出现了胭脂俗粉、生活小事等。

进入九十年代( 约1990-1992)年,现代水墨的境地显得十分尴尬,它一方面有别于传统的水墨画,另一方面又在前卫艺术圈之外,不被看好。事实上,大多的现代水墨艺术家变革的着重点主要在于水墨语言的变革。一种在于对传统水墨的大胆解构和抽离,保留传统因素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画面主张强调画面构成并宣泄主观情感;另外一种则是致力于水墨本身材料的突破和创新,追求画面的张力,主要表现在表现型水墨和抽象型水墨上。这些代表性的画家主要有田黎明、王南溟、王川、阎秉会、刘子健、张羽、胡又笨等。

继八十年代之后的表现型水墨在九十年代表现出了它强劲的生命力。它致力于对内心世界与个性的表达,同时还把追求画面张力和刺激,通过造型夸张、用笔豪放、想象怪诞等表现出来。,有的画家把切入点放在内心的情感,有的切进现实,有的反对一切外在因素对绘画的介入,这个时期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多种气象。李孝萱、刘庆和、刘进安、朱振庚、邹建平、李津等都是主要的代表性画家。李孝萱、刘庆和、田黎明关于都市题材的系列创作对后来的水墨人物画发展影响比较大,后来也有人将他们的作品归类为“都市水墨”。当然,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传统的水墨人物画的某些特征和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的一种现实关怀,他们后来的创作同时具有当代的价值观。

水墨人物画创作进入1979年后在 “当代艺术”发展的大环境下仍然面临变革,当代艺术更注重培养艺术家的问题意识和主观创造性。对水墨人物画来讲,传统的概念对它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束缚。传统的水墨人物画有它的特征和样式,现代性的水墨人物画家创作时主要在画面的构成及用色上加以突破,到后来才更加的注重观念的介入。李孝萱、刘庆和、田黎明的人物画创作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们的创作保留了传统水墨人物画的某些特征同时也直指了一些当代的问题和对人本身的关注,值得很多的青年艺术家学习和借鉴。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是相对滞后的。

进入2000年以后,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上很多批评的文章都宣扬“都市水墨人物画”,这使得都市水墨人物画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热点。很多青年艺术家也学习和借鉴刘庆和等人的艺术创作样式和观念,直到今天学院派的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多多少少都有他们的影子。但仍然有很多的年轻水墨艺术家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这样的画家中女性画家也不占少数,有黄丹、李戈晔等等。他们的水墨人物画更多的注重自己内心的刻画和对日常生活化的描写。网络的发展、各种软件对年轻人的影响使得年轻人的生活变得多样,艺术创作更加日常化,这样的趋势是很正常的,它仍然是当代的。

在美术史的发展线索上影响长远的水墨人物画家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之中必然保留了传统的某种特征,这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水墨人物画的深远影响。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城市中,每天面临着各种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侵蚀,在创作时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很多年轻艺术家在创作时经常从其国外的画家身上学习和借鉴。这样的学习有好有坏,但很容易使我们对传统文化和知识关注不足。作为一名中国画系的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技法之外,很有必要去学习传统的文化知识。了解历史和历史发展过程并结合今天的大环境,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更加长远和经得起时间认证的。传统的人物画并不是简单的对一个人外形绘制,它包括了多种的造型方式以及笔法、空间、用色等等。除了书卷、手卷,还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等等,每一种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在自己的创作中,结合自身的体会和经验,再从莫大的传统海洋之中去寻找我们自己需要的那一种,去研究、学习,再为我所用。这样的作品显得更加的有支撑力和立足点,同时也是传统和当代的。

中图分类号:J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40-01

猜你喜欢
转变当代艺术传统文化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