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太极推手的七大要旨

2016-03-09 13:26谢远基
少林与太极 2015年9期
关键词:同道意念太极

谢远基

推手是太极拳的核心概念,是中华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的一种训练方法,人们也称之为太极推手、打手、揉手、手。目前太极拳推手主要以两种表现形式存在:传统推手法和国家推广的竞技推手法。各式太极拳和国家套路的推手的形式很多,虽然叫法不同,但大致上可以分为推平圆、推立圆、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四正四隅推手、一进一退推手、三进两退推手、两进三退推手、大推手、乱踩花推手、散推手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定步双推手,也称四正推手。各式太极拳推手风格特点各异,但差别也不算很大。根据祖传口诀和多年练习体会,结合古今各高人宗师体悟,笔者总结了练好太极拳推手若干要旨,供诸同道参详指正。

要旨一:明师指导是练好推手的前提。

训练推手,首先要尊重前辈师长,继承优秀的传统衣钵,团结各类太极同道益友,以现代科学原理证其迹象,以太极哲学道理指导其精微之处,再归于反复推手实践与体悟。正如拳经云:“入门引路需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要想练好太极拳推手功夫,拜求明师指点才是根本途径。要纠正和改掉一个错误的技术动作很难,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练太极拳和推手从一开始就要找明师学习,注重姿势动作的规范正确。“明师一点,胜过苦练多年”。明师,就是对太极拳和推手的原理和运动规律全面理解,并懂得如何训练技术动作才能正确规范的老师。只有在明师的指导下,学者才能了解和进步。毕竟知道推手要领是一回事,能否操作正确并灵活运用又是一回事。通过明师指点,心传口授,慢慢教导,学者才能有所领会和提高。同时,学者还要有一位或数位水平相当或略高于自己的同道益友共同练习,才能进步得快。在具体训练的推手中或推手后,应及时请明师指点,与同道益友切磋琢磨,注重实际应用,认真体悟,万不可心浮气躁囫囵吞枣,否则必将徒劳无功,学难有成。总之,多向技艺高强的明师请教,多与同道们在推手中共同实践参悟,探索其中的精微与奥妙,体会胜负瞬间的内涵,练习者渐渐自然就会达到阶及神明的境界。

要旨二:练好太极拳拳架是推手的基础。

练好太极拳拳架是进行推手的基础。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振基云:“推手不能长功夫。功夫是拳上练出来的,不是推手推出来的。”少练拳或根本不练拳,就开始推手,学练的传统太极拳没能熟练,以为推来推去可以提高技击水平,这是错误的。若没有基本功,也不按太极拳的规范练拳,推来推去双手绞在一起,无论多少年,太极功夫也不上身。正如宗师陈鑫在“三十六病手”中将“推”列入为病手,“是以手推过一傍”,不认真练习拳架,是不可能达到“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等基本技术要求的。练习推手,首先要通过练习太极拳拳架,练好基本八法,即、捋、挤、按、采、、肘、靠八手功夫,也是八种劲别。其中、挤、肘、靠为进攻手,捋、按、采、捌为化解手。捋破,按破挤,采破肘,破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太极推手高超与否,还取决于推手手法的熟练与否。太极拳推手手法主要有20种,即“沾、黏、连、随、听、化、拿、发、擎、引、松、放、截、扣、抓、闭、敷、盖、对、吞”等,这些推手的基本手法务必通过高强度的拳架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如此,才能开始练习推手。

要旨三:“不丢不顶”是推手的基本技术规范。

“不丢不顶”是练习太极拳推手的基本技术规范,是探求太极拳技击功能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也是衡量太极拳习练者功夫高低的标尺之一。正如李亦畲《五字诀》云:“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沾连黏随是修炼“不丢不顶”的四大关键要素。只有做到沾连黏随地随人所动,才能做到舍己从人的不丢不顶。所谓从人,也就是能随人所动,但绝非一味地被动退让或躲闪之丢,而是在心意主宰下,实现引化对方的作用力,使其失重以至陷入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背势,以利我化打合一的运转过程。“不顶”是能舍己从人的又一要素,指不要正面与对方的作用力发生顶撞,而是要在运转的过程中寻求“我顺人背”的最佳时机,把握借力打力的最佳空间,是蓄而后发的运转过程。正如王宗岳《太极拳论》云:“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只有历经长时间大松大软的修习拳架,通过练形、练意、练气,达到形、意、气、力内外完整合一的高度缜密协调,才会形成“不丢不顶”的扎实基础。

要旨四:意念主导是推手的核心环节。

意念是大脑的一种机能,是建立在客观世界之上,通过语言、形象、动作等形式的反馈,构建、重组、优化,达到调和人体阴阳和激发人体潜能目的的工具。它是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华武术气功修持的核心部分,在整个气功修炼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意念具有多种属性,而最主要的三个特性便是主观性、客观性和能量性。在推手时,两人其实是比赛意念。多算胜少算,无算者虽勇必败;比手则意念多者胜,无意或意念不到位者败。推手时特别要处理好意念与太极力的关系。意念与太极力是太极拳走架和推手运动中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推手时双方都处于激烈的对抗中,双方都是在不断遭到对方撵逼威胁下较技的,一定要加强意念,在感知对方来势来劲的前提下,意念领先,做出正确的反应,合理用力,尽量用小力取得推手最大的效果。如对方身壮力大,自己却弱不禁风,但对方之力自己却知之甚详细,而自己用之意念却虚实无定,变化无穷,随着“意到气到劲到”,劲力也随时随处变化,则意念多力少者,屈身自由纵横莫测,机至发动如电光之闪、炸弹之威,力多意念少者一旦跌出可能还不知所以然。正如太极名家陈鑫云:“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动意动,意动气随,意到气亦到,每招每势都要气沉丹田,发于丹田,气内走百骸、五脏,外行肌肤,贯于四肢末节。”所以意念主导是推手的核心环节。

要旨五:灵活多变是太极拳推手的重要技巧。

轻灵而圆活多变,是太极推手的重要技巧。太极推手作为一项由两人进行的徒手对抗性运动,虽然有一定的练习形式,但其在本质上是不按固定的套路进行的,它是因人因势灵活地运用太极拳招式、手法进行的无伤害性的攻防技击训练。“因敌变化示神奇”。这是推手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推手时最忌用蛮力和蛮劲,强调的是灵活机动,不丢不顶,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只有在认真贯彻“轻灵圆活”的方法,才能在推手中训练出实战中的快如闪电疾风,出手不见手、伸手就有,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而所向无敌的技击技巧。当然,太极推手的轻灵圆活是以深厚功力为根基的,没有意动心随、我到人倒的好功夫,是难以运用的。正如《十三势行功要解》云:“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好功夫之人,出手软如棉,上身重如铁。遇对手来推手,人变我变,自然而然,则无坚不摧。因此,灵活多变即“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太极推手需要着重训练的技巧。

要旨六:听劲懂劲是推手的根本诀窍。

太极拳推手的诀窍在于听劲懂劲,而不是套路和各种招式。太极拳的内劲是指以“调心”、“调息”、“调身”为主要形式修炼出的以气为主要载体,全身骨节经络灵通、心意贯穿而获得的一种能随意转换方向、变化大小的劲力。这是人体活动中通过意识调控的一种具有电磁波性质的能量,是人体内的潜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内劲是太极拳的核心要素,是中华武术气功的重要标志。正如《拳论》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练习拳架是这样,推手也如此。要着重对听劲、走劲、懂劲、化劲、接劲、发劲、提劲、借劲、引劲、沉劲、拿劲、截劲、断劲等主要步骤进行分步训练。其中听劲最关键,在推手中贯彻始终。懂劲,是建立在学会听劲的基础上的,能听出彼劲,才能懂劲。听劲是千变万化的,全凭肌肤毫毛的神经感知判断,实非易练的功夫。故在未练听劲之前,应先练沾黏劲,若不懂沾黏劲,便不能听劲,不能听劲,则很难懂劲。练好听劲也并非做不到,关键是要严格按照“沾连黏随”这一推手“四要”去做。有了听劲、懂劲功夫,也就无所谓什么招式了。正如太极拳《打手歌经》云:“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其实推手就是那么一顺一逆的过程,只不过看你掌握劲道、把握时机的技巧如何。劲道对了,与人搭手无所谓你的手臂在里在外、在上在下、在前在后。到了这个阶段,无论身体哪个部位一经与人肌肤接触,就会敏感地觉察到对方劲道的来龙去脉、轻重虚实、直横方圆、高低左右、刚柔顺逆等变化,并沾着对方使之不能逃脱,在得机得势的条件下随人之势、化人之劲、借人之力、还力于人,使自己在运动中始终居于主动地位。其实高手与人推手,手臂一搭,胜负只在一呼一吸、一开一合的瞬间。显然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这就是脱于规矩、近乎神明的高境界阶段。

要旨七:呼吸配合是推手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推手需要呼吸的充分配合。正确的呼吸能够充分供应推手时所需氧气,减少运动中氧的消耗,同时合理引导内劲,保持充分的体能,动作始终灵活如意。高水平的推手,其动作必须与呼吸紧密结合,在意念导引下达到“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的本质要求。在太极推手中,初学者以自然呼吸为主,训练有素者以腹式逆呼吸为主。在运用腹式逆呼吸方式在太极推手中,当气呼出时,内气沉入下丹田,小腹鼓起,内气运遍全身直至体内各处末梢。当吸气时,内气聚集于中丹田,胸部隆起。这样,外气与内气形成互动,身形动作随内气而动,吸时起,为蓄,呼时落,为发,所谓“呼气时击人不狠也狠”是也。内气是内劲之源,内功是内劲的体现。在意识作用下,内气与肌肉在共同伸缩的运行中产生内劲。内劲在体内运用表现为内功,丹田气可发挥太极内功的巨大威力,内功是太极运动的灵魂。由练习意识跟踪内气在体内运行入手,以身体感觉内气的运行,逐渐练会在打拳时,不再用意导引内气运行过程,只要意到位,气就到位,即意到、气到、劲到。这样推手时才能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形合的高境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手时不论急应还是缓随,不论蓄劲还是发劲,虽然要遵循上述呼吸的规律,但呼吸宜顺其自然,不要把意念硬性比附到呼吸上去,否则就会引起气血上涌,出现气促的不适感觉。正如《十三势行功心解》云:“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如能按照如上七条要旨认真进行推手训练,相信各同道的太极真功必可成也。

(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同道意念太极
菜市场离我只有一百步
王春书
意念修复功法
太极拳推手练功“用意”浅悟
同道大叔蔡跃栋:大叔是这样炼成的
练太极100%安全吗?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同道大叔:有颜又有才的小鲜肉
女生喜欢一个男生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