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忠
太极拳因形简效宏而广受青睐。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是,许多习者练了多年仍无法找到太极拳的门径,错误地认为只要架式学得多,功夫就会高,结果,拳架学得不少,功夫长得不多。笔者就以“规矩绳墨悟太极”为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过去,木工为了锯直木板,总要在木板上用沾上墨汁的绳拉直后,向上一拉,突然一松,木板上便留下一条直线印记,锯时便有了准线。规矩绳墨就是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那么,太极拳的标准、法则又是什么?在《太极拳论》中,作者已经给出了太极拳入门标准答案,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为懂劲。法则又是什么?法则就是规矩,具体操作方法。拳式可以变,但规矩却一刻不能变,正因如此,才有了陈式、杨式、吴式等不同风格的太极拳,也才有了简易与老架等式子不等的太极拳。没有规矩的太极拳只能称为拳操,还不能称为太极拳,犹如纸糊的船舶,有形无质,无法承载重量,也无法抵御风吹浪打。
二、正确理解太极拳标准
上面已经谈到了阴阳相济为太极拳的标准,也有一些延伸说法,如阴阳平衡、阴阳须臾不可分为两橛、阴阳互为其根,还有开合、虚实、刚柔、似松非松、似紧非紧、缠丝劲等。但这些标准,让一个初学者理解非常困难,这需要从其他方面来说明。不妨先从开合之理说起。很多习者,因不懂开合之理而操作简单化,认为两手打开为开,两手合上为合。如果说太极拳真如此,也就不是真正的内家拳了。其实,你可以这样来体认开合,当你把手脚捆住(用意而不是真的捆住,感觉被捆紧似的),此时,想着身体极力向外挣开,身上便有了一股向内捆住的力量与一股向外挣开的力量,这便是开合。向外挣为开,向内捆为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这便是太极拳开合之理。开合讲的是劲而非形,同样后面要讲到的虚实、刚柔等均是对劲而言。
再说说松紧。拳论上有似松非松、似紧非紧之说。其实,松紧就是阴阳的延伸,松紧一体,不能割裂。然而,很多人喜欢把太极拳说成是松拳,这显然不符合太极拳的标准。理解太极拳需要用逆向思维:松为松开,为放大、为阳;紧为收紧,为缩小、为阴。太极拳劲是由丹田(脊椎)向四肢(身体全部)奔,劲又回到丹田(脊椎),是一个轮回,向外放大为松,向内回收为紧。这样,松紧便须臾不分,松紧合一。由此类推,虚实、刚柔,无不相济相合,对称出现。这样,也就初步理解了太极拳标准。
三、正确理解太极拳规矩
理解了太极拳标准后,如何往这标准上靠呢?这便需要掌握太极拳的规矩。规矩就是对肉体的驾驭能力,规矩没有上身,全身如一盘散沙,相互之间没有更多关联。规矩上身,犹如沙子中掺上了水和水泥,沙子之间产生了联结。对内讲,太极拳规矩为意气神。因为意气神非外在式样可见,所以只能讲一种感觉,倒如蓄劲如拉弓,打拳如挑担,如坐高凳,两手如撕棉,如忍粪状,打人如亲嘴,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等等。
从外讲,太极拳规矩就是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如顶、腰、裆、四肢等。目前,出的书要求不一,说法混乱。而比较缜密的有:陈鑫的《官骸十三目语录》、杨澄甫的《太极拳身法十要》、武派的《太极拳身法八要》、洪均生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之全身的配合》等等。
身法规矩往往高度概括,非常形体化。就拿裆来讲,有裹裆、吊裆、提裆、调裆、虚裆口、圆裆等不同说法,做到位的描述是“裆间撑合半月圆”,会阴与丹田相合,地在劲通过裆(会阴)能够不打折扣地在上下传递。想要学好身法,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明白的老师或教练进行指点,拳论曰:“入门引路须口授。”又有:“每一势拳,往往数千言不能罄其妙,一经现身说法,甚觉容易。”身法的言传身教就是现身说法。只会教你拳架而不会教你身法的老师无法领你进入太极拳门内。身法尽管难以通过书面语言说清,但是其要还是可以总结提炼的。
首先,合着劲练拳。一是要抱着劲练拳。两肩、两肋、两胯、心气均要抱,身法不可有一点散乱。二是要缩着劲练拳。手心、脚心、两肩、两胯极力用意向内、向丹田、向脊稚上收,实现开中有合去打拳。三是要裹着劲练拳。两肘、两腿、两胯等均要裹着劲,四肢如拧毛巾,体内如拧毛巾。总之,练拳时务必敛、束、缩、嘬。陈鑫太极拳语录讲:“周身俱要合到一块,神气不散,方能一气流通,卫护周身。至合之时,不光合其四肢,全身均要合住,气必归于丹田。”
其次,由内达外练拳。拳谱云:未曾动梢先动根。要非常熟悉身体三节,拿手臂讲,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一节又可分为三节,拿一手讲,手腕为根节、指根为中节,指梢为梢节,大致此意。分三节很重要的一点是讲三节之间的联系。要懂劲的传导,必须“未曾动梢先动根”。拿手臂讲:向外推时,劲由肩到肘到手传导;回时,收肩、收肘、收手完成。说起来似乎有先后关系,其实动起来是一股劲,只有前后顺序而已,犹如同一根管中流动的水一样,连绵不断。
最后,规矩上身需要一项一项去盯,如顶劲领起、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塌腰、调裆等,刚开始会不习惯,不自然,等习惯了也就自然了,不用去想了,犹如你学会了游泳不用再想规矩了。这就是规矩上身,功夫上身。手进出总合规矩,脚一迈总合法度,规矩绳束,捆得紧,合得住,达到砸之不开撞之不散,此时,打拳才能够心有所思,形有所随,身体与心意高度融合,随意举动,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阴阳并用。
(编辑: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