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行,有句话叫,学得出来是吃‘戏饭,学不出来是‘气饭。怄气嘛。还有,要出你就要学出名,不然你就是‘瘟猪子,好难听。我不高,嗓子没人家好,扮相也没人家好。我是幼儿学,这样勤学苦练,有了一席之地。王婆婆经过了好多代学生哦,都想把我压下去,都没有”
我一家都是唱川剧的,从爷爷开始,到我和我丈夫。如果不是剧团后来拆了,我儿子也是。
父亲是一个鼓师,地位相当于指挥家,人家都叫他“菩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艺术家。我们演《丁佑君》,演员入戏不了,他不敲了,从鼓篷下来,跟人说,你让开,我来。一演,铛啊叮啊咚,比谁都好。
母亲也是老演员,旧社会12岁就开始学习,祠堂直接开除了。她早早离开了我外公,在剧团打工。外婆吃鸦片,母亲就拼命赚钱。剧团的演员表都是宝塔形,男的一座塔,女的一座塔,中间挂剧名。我妈妈叫爱华,每次都在顶上,大大的两个字,爱华。她是剧团的头牌。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生的,从小,耳边听的是川剧,眼里看的是川剧,耳濡目染,好像我就该唱川剧。剧场里有什么孩童角色我就上,第一出戏是娃娃戏,唱的还是男角,带个口条,我演父亲,桌子都爬不上去,演我孩子的都比我大。跟我母亲一起演《桂姐修书》,小叔子被冤枉了,桂姐去探监,你找得到人头,就换他一命。桂姐就自杀,之前写了两封血书,给她娘,给小叔子。我还忘过一次词,把我母亲急的。这就是我,几岁就接角色,十来岁演配角,该开腔(说话)就开腔了,川剧烙印在灵魂里头。外面来的,学都要学一段时间,不然咋个就十四五岁唱主角了呢。
别看我母亲是当家人,我照样要跟着他们练功。迂腿(压腿)、下腰、捞顶(倒立)、打跟斗(翻跟斗),样样都要来。练捞顶的时候,师傅一手一个大马鞭,摆成一个叉扇过来,你得双手腾空跳起来,慢了,欻一声,两条血印子,又慢了,又欻,又是两条,练不好就皮开肉绽。我们剧团连镜子都没有,我们就去河坝上对着水唱,朝岷江里吼嗓子,在坝上打跟斗,地上是沙,摔不痛。
14岁我就演了《拷红》和《折梅》,通报表扬。里面两个丫头,红娘是宰相家里的,她要帮崔莺莺出计谋,瞒过老妇人,要聪明灵气。另一出里的丫头就是天真烂漫。怎么去体会这两个丫头的不同,这就是表演喜剧安逸(好玩)的地方。
16岁我开始唱《芙蓉花仙》,这戏讲的是一个仙子爱上一个凡人,王母娘娘不安逸(看不惯)她,要杀她。那是打昂了(打响了)咧。我们去自贡表演,广播录起,通街放。我们1956年去表演的,1980年我去自贡,人家文体局领导一演就把我认出来了,整整24年没见过啊。那一年我还演了林黛玉,按道理讲,我的素质水平演不了那么深刻。但我演焚稿把观众都演哭了。我看过古本的《石头记》,字都认不完啊,食而不知其味。那时候剧团有些老人读古书,喜欢摆龙门阵(聊天),我就听他们讲,林黛玉有文化,孤高,寄人篱下,她的性格,看不惯啥又要说出来,她又有病。那她葬花,用锄头去挖,一边挖得一边喘。焚稿呢,气绝了,一边唱,一边喘,一边气,一边哭。这就是林黛玉。后来我走到哪儿都喜欢听当地老一辈摆,长见识。
我败过三次嗓子。
唱太多了,晚上长期失眠,赶本子,读本子。《潇湘夜雨》、《窦娥冤》、《林黛玉》,连着好几出都是悲剧。初一初二初三连演三场,我还没到16岁,大冬天的冷啊,抱着个破的轰隆儿(热水袋),坐在凳子上看本子。人家都说,木来头(没事的),王虹的嗓子越唱越好,本来其实也是的。但是到了1964年,说出来人家还不信,但我真的,文的武的都敢碰。那年演《杨八妹破幽州》,唱《白蛇传》,还演现代戏。
现代戏跟古装戏发音不一样,现代戏唱阳喉咙,嗷嗷嗷的喊,古装戏是阴喉咙,咿咿呀呀的叫。一来二去的,有一天我就唱不出来了。打了针杜拉西林消炎,还是不行。拖到没办法了,鼓捣(硬是)被喊去成都治病。回来就好了。
1966年“文革”开始了,我们开始学乌兰牧骑,一个轻骑队,唱戏跳舞教学样样来。强度一大,我的嗓子又遭不住了。天天一副药还是顶不住,嗓子又拖败了。去剧场唱,观众都跟旁边聊天的人说你们小声点,我们要听她唱戏。我唱不出来,观众都原谅我。后来去成都治息肉,一直没怎么好,直到剧团都拆了。现在四川没几个剧团了,跟川剧相关的都叫研究院。没了正规剧团,我们只能去业余剧团当顾问了。
到了1976年,慢慢恢复了一些,开始带学生。教学很费神啊,我没有收录机,就扯着嗓子吼,又败了。后来存钱买了个日本的收录两用机才好起来。我去检查,医生指给我看:你这嗓子是肉做的啊,这么说咋遭得住(受得了),看这里是息肉,这里有炎症,这里……总之没一个地方是好的。直到有人教我科学发声法才好起来。
我们这一行,有句话叫,学得出来是吃“戏饭”,学不出来是“气饭”。怄气嘛。还有,要出你就要学出名,不然你就是瘟猪子,好难听。我不高,嗓子没人家好,扮相也没人家好。我是幼儿学,这样勤学苦练,有了一席之地。王婆婆经过了好多代学生哦,都想把我压下去,都没有。
川剧真的好听。不是因为我唱才这么说。它的文词高雅,我们13个半韵,还有5种唱腔,高、昆、胡、弹、灯,高腔可能是观众听得最多的,它的剧目占整个川剧剧目的一半以上。简单地说高腔就是“干唱”,不用乐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调整节拍。高腔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帮腔,像画外音,把人物心理给你说出来。
但和京剧比,我们的素质要低些。很多正规剧团都有训练班,以前我们没有。我们是乡班子,在农村、乡镇换着地方演,好处是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像科班,除了正角,上场机会很少。
戏剧是虚拟的,一个杆子可以是马、是金箍棒、是鞭,指山是山指水是水,一个桌子,可以代表山、代表楼台,一个椅子可以代表楼梯。不像电影话剧,要实物。舞台上很文明,讲恋爱,接吻了,手一摆,就是接吻了。哭,手一拉,就是哭。喝酒,手一比就是酒杯。舞台上嗑瓜子,这样,还要嗑给你看,吐出来。上楼梯,下楼梯,一步两步三步,还得回头看一下。
川剧古装戏上妆很复杂,扎网巾、擦护油、上粉、涂脂、描眉、画眼、勾脸、定妆、勒水纱、贴鬓脚、插花等。网巾包括戴发网和各色绫帕,把演员的头发遮住,稳定盔帽;提起太阳穴的肌肉,把眉毛整成倒八字,看起威严。网子戴高戴低亦有一定规矩。花脸齐鼻梁上一掌,使面部扩大;生角扎额上发笺畔;小生高眉两指;旦角丑角均应较生角的低。旦角包好头后,还要贴鬓片,用以调整脸形;闺门旦扮小妆不用发网,直接在发鬓上戴首饰;武小生于两耳之后还各扎耳发一支,以便做戏和示英武之概。在画脸谱之前,用凡士林和白甘油涂在脸上,以防止因化妆油彩不好而损伤皮肤。上粉,以前是把铅粉或葫头粉撮些在手里,用水调成膏,两掌相合而搓,涂脸上,轻轻拍打。涂脂,即擦红抹彩。擦的部位主要是上至眉、下至腮、两眼眶及面颊上部等等,小生小旦两唇须擦红,以显唇红齿白之美。须生挂有口条,嘴不露外,故不施红。涂完脂,就要描眉。最后定妆,使脸上的脂粉不至因汗水流溢而搞得黑白红相混,破坏画好的妆容。擦脂描眉后,薄薄扑上一层白粉,然后用粉刷将粉扫尽,这样就不再怕汗水浸染。
脸上的妆,一定要去对光,灯泡瓦数多少,灯光强了,红一些,灯光淡了,白一些。最不好画的是眼睛,红色打底,勾轮廓,再上妆。有些人,打红就是打红,其实加上些白色的油彩在底色里,就柔和了,加点儿黄颜色,就嫩一些。就看你认不认真研究。
川剧以前是传帮带,我们演员是,观众也是。爷爷婆婆爱看,带着孙子,带到茶馆,就上瘾了。这就是一个传帮带。现在,川剧和以前比少了,传承的人也少了,演出的人也少了,传承观众也少了。我们每个月10号,都会在固定的小广场打3个钟头的玩友,清唱,希望能慢慢唤醒些观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