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艳楠
(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046011)
杂合理论视角下的文学方言翻译
康艳楠
(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046011)
文学方言因其粗鲁鄙俗长期以来受到冷遇,翻译届在文学方言研究方面一直没有很成熟的研究成果。但是文学方言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开展文学方言翻译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翻译学应用理论建设。杂合理论为文学方言的翻译提供了新的空间视角。
文学方言;杂合理论;文学方言翻译;语言;译文杂合;文学作品;翻译
文学方言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翻译活动,它涉及众多领域,如语言学、翻译学、文学等等。语言体现着社会文化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方言,是一定地域范围内语言社团成员共同遵守的语言表达习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文学方言是“一些已进入标准语的方言词语或已被大众所接受的方言词语甚至一些粗俗的口语词”[1](P96)。文学作品中方言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方言本身的熟悉及敏感度等,在作品中以不同层次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作品中原汁原味的方言展现了浓郁的民族气息,浸染着地域文化色彩,传承着地域文化,是构成其整体的一部分。“文字本身没有什么头等二等的分别,全看我们如何调遣它们。”[2](P138)翻译作为文化与文化间实现交流的手段,其主要功能就是把源语言当中的文化移植到目标语言中去,从而使两种异质文化发生交融。而文化间的交融并非二元对立,在这一过程中,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间存在一个杂合的空间,因为文化在交融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不相容性。因此正如霍米·巴巴所说,所有的文化陈述和系统都建立于一个模糊、杂合的“发声的第三空间”。[3](P37)文学方言的翻译不论是在语言文化方面,还是在翻译策略方面,都存在“杂合”,而这一杂合的“第三空间”一直是译者苦苦探索的问题。在杂合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将原语中的异质文化成分进行保留,对西方文化霸权起到一定的颠覆作用。
杂合(hybrid)概念最初属于自然学科的范畴,它的意思是“具有了发生交流的双方特点,但又不同于双方的混合体,而且具备母体双方不可比拟的优点”。[4](P54)巴赫金对杂合作了界定,他认为,杂合是指“单个语句界限之内,语句的范围之内两种社会语言的混合,两种被时代、社会类别或其他因素分开的不同的语言之间的混合”。[5](P358)文学研究中的杂合是指“不同语言和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最后形成的具有多种语言文化特点但又独具特色的混合体”。[6](P55)在翻译的过程中,杂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原语文本杂合,另一种是译入语文本杂合。本文旨在讨论译文杂合。译文杂合指的是在翻译时,译入语文本中既有原语语言、文化、文学成分,又有译入语语言、文化、文学成分,两者相互混杂,相互交融,从而使得译入语文本展现出杂合的特点。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时,译者一方面要向原文靠拢,另一方面,译者在翻译时必然受到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使得译文成为杂合体。“身份是一种主体间的,表演的行动,它拒绝公众与私人、心理和社会的分界。它并非是给予一种‘自我’,而是自我通过象征性他者之领域——语言、社会制度、无意识——进入意识的。”[7](P85)
方言的形成源于历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方言
一直是创作者的桎梏。随着时间的推移,方言开始成为创作者丰富的资源库。创作者使用方言来反映某个地域文化特色,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思维是人类都有的,但不同民族对客观外界的主观认识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这些必然制约和产生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不同民族对相同概念,在语言上采用的不同结构和不同表达形式同样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风格。”[8](P7)
文学方言形成于特定的社会语境,是人际间从事沟通的一种语言形式,“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9](P1)这也就是说文学方言是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通过文本语言形式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开展的交流活动。所以文学方言本身既具有文学的基本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语言本身是一种符号。文学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自成一体,因而具有自身的语言特征。“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10](P332)
(一)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社会内涵
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主要是用以刻画说话者真实的人物形象和地域气氛,往往成为衡量人物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标准。语言是人格的体现,对方言的使用常常暴露出说话者的某些信息,比如说话者来自何地、受过何等教育以及处在何种社会阶层。[11](P26)韩礼德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并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们说的语言标准程度低,且地域性变体程度强;反之,社会地位越高,受过的教育越好的人们所说的语言标准程度也越高,并且地域变体程度较弱。实际上,那些受过最好的教育,处于社会阶级顶层的人们用的就是标准英语。[12](P18)但是以上这些并不是绝对的。作者在作品中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主要取决于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文学艺术效果,方言便是其中的一种。有时候说方言并不意味着说话者的地位低下或者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说话人粗俗,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所以在翻译时,译者要充分理解把握原作的真实意图,恰当的传达原作的意思。
(二)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艺术效果
文学是运用语言文字为载体,表现一种想象的艺术形象,再现现实生活,表达作者意识的一种形式。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则形成了语言的意义内容。文学作品语言的采撷不仅仅局限于标准语,为了更好地表现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还会采用方言。文学方言的艺术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学作品中,作者运用方言来展现地域背景,使作品地域色彩更加浓重,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特点,同时使用方言带给读者的感受更加真实自然。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经过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其文化资源以及风俗习惯都具有地域性特征,而方言则是对人们影响的一个因素,通过方言,我们能够了解到相关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的时代背景,所以很多作家在进行创作时能够在无意识中流露出自身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入地塑造人物。文学方言是作家的一种有意识的创作手法,作家运用这种手法能够展现出地域特色。
在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能够很自然的将读者带入到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以此来增强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以及感染力。
2.运用方言塑造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方言有助于于表达人物性格特点、行为举止、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等方面。方言作为一种系统的,有规律的,富有个性的语言,能够表达人们最初的情感体验,产生独特的美学效果。每部作品都是一个声音,一个整体,都是作家自身情感的表达,并且在作品的内部对于语言的运用都构成了一个声音的序列,作品以及声音序列组成了两个层面。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候,根据自身的情感,对方言进行了提炼,并且进行了选择,从而引入到了文中,并且增加了作品中方言表达的典型性。而读者在进行阅读时,根据方言,能够更好的对作品有一个理解,并且能够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能够还原文学语境,文学作品中的对话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同时也具有很深厚的象征韵味,文学中的语言都是为人物进行量身设计的。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能够带给读者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在进行信息的传递时,能够将相应的文化背景展现给读者,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性以及感染力。在文学作品中运用方言,可以有效地提升作品的韵味,使读者深刻地了解到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生活背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作品的表达效果。在文学作品中渗入方言成分,能够十分深刻地表现人物内心的想法,并且能够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学方言作为语言既存在内部杂合,又存在外
部杂合。文学方言翻译中的杂合主要源于外部,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语言、意识形态、文化、政治经济、种族等。当弱势语言与殖民语言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时,就必然会需要一个特殊的空间来化解融合两种语言间的对立,而这一空间的产物兼有两种文化的性质,这便是“杂合”。文学方言翻译中的“杂合”使得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推动两种不同文化彼此间的了解和渗透。译者要真实的传达原语文本的语言,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必须使文学方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表现文学方言质朴的本色。译者明乎此理,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分寸,若是“以为不华而饰之朱粉,妍者必减,媸者必增也”,文学方言翻译真正的美在于此。译者可以充分利用文学方言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将文学方言的精髓得以再现。译者必须从原作出发,尽量向目标语靠拢。在翻译时,译者应在自己的译文中多保留一些原语文本的语言、文化、文学的成分。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学方言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译者最棘手的是如何在保留源语言文化和语言的同时,为目的语文化所理解和接受。译者在翻译方言成分时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本中使用方言的原因是什么。尽可能的让原语文本自己“说话”,以信为前提,避免铅华虚浮,披沙沥金,使译文更有真实之感。对于译者来说,当两种异质文化发生碰撞时,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翻译时如何处理文学方言中的文化空缺。实际上,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主要是如何在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之间找寻一个“交汇点”。
杂合理论为文学方言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视角。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利用“第三空间”,实现两种语言间完美的融合。文学方言的主体大多为人,译者在转换时,应选择最能再现原文本人物形象,突出人物语言个性,体现人物独特的“私人语言”,进掘纵深,挖掘原语文本中人物潜藏的内质,体现方言的深度和力度,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将其和作品融为一体。译者,作为“媒人”,在译作中将两种不同文化联结在一起,恰当地处理原作中文学方言,在最大限度上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1]吴来安.文学方言属性思辨及其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96.
[2]老舍.老舍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38.
[3]Bhabha H.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37.
[4]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J].中国翻译,2002,(2):54.
[5]BAKHTIN M.The dialogic inmagination[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358.
[6]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J].中国翻译,2002,(2):55.
[7]邓红,李成坚.建立翻译中的第三空间——论霍米·巴巴之“杂合”概念在翻译中的运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85.
[8]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
[9]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1.
[10]高尔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32.
[11]BrookG.L.EnglishDialects[M].RedwoodBurn Press,1963:26.
[12]Halliday M.A.The Users and Uses of Language,Varieties of Present-DayEnglish[M].London:MaCmillan,1973:18.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Literary Dial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ybrid Theory
Kang Yann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046011,China)
Literary dialect has been cold-shouldered for a long time for its rudeness and vulgarity.And there have been no matur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literary dialect translation.This paper points that dialect bears rich ethnic culture and the study of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ybrid theory will effec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theory in translation studies.
literary dialect,hybrid theory,literary dialect translation,language,translation hybrid,literature,translation
H315.9
A
1673-1573(2016)02-0038-03
2015-10-23
长治学院校级课题项目“山西地区文学方言汉译外研究”
康艳楠(1984-),女,河北邯郸人,长治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