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发现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靶点

2016-03-08 12:17张坛
海南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潘氏肠病炎症性

·医药资讯·

美国科学家发现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靶点

美国科学家Jorge Moscat教授团队发现了一个新靶点,未来可能用于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的开发,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该研究还发现PKCλ/ι蛋白或可作为显示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

小肠内的潘氏细胞能够分泌抗菌肽,从而起到保护小肠的作用。Jorge Moscat教授发现,维持正常数目的潘氏细胞需要PKCλ/ι蛋白,而PKCλ/ι蛋白的含量随着炎症性肠病的加重程度而减少,但抑制EZH2蛋白可阻止潘氏细胞缺失,这可能成为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靶向策略。

研究人员检测了PKCλ/ι蛋白对肿瘤形成的影响,之前研究表明PKCλ/ι可能会促进癌症发生,但在小肠中PKCλ/ι却具有保护性作用。他们发现在小鼠的小肠中抑制PKCλ/ι基因的表达,导致小肠内潘氏细胞数目非常稀少,小肠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入导致炎症。一些炎症又会促进癌症发生,因此在该背景下PKCλ/ι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为了找到增加潘氏细胞数目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方法,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EZH2蛋白的过度激活是一个关键因素,过量的EZH2会关闭潘氏细胞产生所需要的基因表达。他们还使用了一种体外模型发现阻断EZH2能够将潘氏细胞数目恢复到正常水平,这表明抑制EZH2表达可能是延缓炎症性肠病进展的一个新方法。

参考资料

[1]Nakanishi Y,Reina-Campos M,Nakanishi N,et al.Control of Paneth Cell Fate,Intestinal Inflammation,and Tumorigenesis by PKC λ/ι[J].Cell Reports,16(12):3297-3310.

(张坛)

猜你喜欢
潘氏肠病炎症性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常吃西餐更容易患肠炎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同根同祖 两岸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