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郭敏,王小丹,高允锁,喻树峰
(南华大学附属海南医院 海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室,海南 海口 570311)
·综 述·
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研究进展
李想,郭敏,王小丹,高允锁,喻树峰
(南华大学附属海南医院 海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室,海南 海口 570311)
近年来,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研究逐渐得到了旅游心理学领域学者的关注,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检索、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专著和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等加以综述、探讨影响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的相关因素和基于感知和态度差异的目的地居民的群体划分;并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出综合意见。
旅游心理学;感知;态度;旅游目的地;居民
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是指“旅游地居民因居住地归为旅游地后,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人际互动中出现的心理现象”[1]。作为旅游活动的利益相关群体,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自身利益与旅游活动的开展息息相关。旅游活动的发展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收入,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文化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碰撞。对于这些旅游活动所带来的附加影响,无论是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目的地居民的感受相对于旅游者而言都更为明显。长期的忽视目的地居民的感知和态度有可能引发居民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冲突,阻碍旅游业的发展。研究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使之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有助于真正提高当地居民对游客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旅游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目的地旅游业发展与社区居民满意之间的双赢局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旅游心理学视野下的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述评。
旅游心理学在国外研究起步较早,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和行为是其研究的重点[1]。针对于目的地居民心理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着眼于该领域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感知、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的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居民聚类分析几个方面[2]。
1.1 相关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旅游目的地居民被纳入旅游心理学研究范畴以来,国外学者一直把相关学科理论的引入与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以便对相关研究结论做出合理解释与推广。“社会承载力”理论认为任何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个极限,即所谓的社会承载力峰值,超过这一数值后,居民对旅游活动的态度就会由最初阶段的积极支持变成消极反对。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超过峰值后,旅游活动给当地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由于“社会承载力”这一概念涉及人们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取向,而且这一概念本身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存在很多种测量方法[3]。Long等[4]对美国一州的28个社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地社区的旅游零售业的社会承载力为30%,超过这一峰值后当地居民最初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和热情都会下降,这一研究结果支持了“社会承载力理论”。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研究开始引用“社会交换理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该理论认为居民只有在其与旅游活动之间的资源交换中处于平等或更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才会对旅游发展保持支持态度。Perdue等[5]在其研究就中指出旅游目的地居民为旅游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其发展只是因为他们可以在旅游活动中获得与预期相当的利益。Ap[6]在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可行性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交换模型,这一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居民在旅游交换活动中的进入、延续、退出过程。随后一些国外学者如Madrigal[7]对这一理论框架进行实证研究。“社会表征理论”是社会学与心理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理论,Pearce等[8]最早将该理论引入到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研究,其指出居民对旅游活动形成的感知不仅仅来源于其个体的直接经验,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学者们倾向于根据居民对旅游活动感知和态度的不同将目的地居民分类,例如Andriotis等[9]把目的地居民分为三类:支持群体、对社会和环境关注群体和经济发展怀疑群体。
1.2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相关领域的学者们一直试图对旅游影响进行分类研究。目前比较流行的三分法将旅游目的地居民感受到的影响划分为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学者们最早注意到的是旅游的经济影响,对其研究也一直延续至今。相关领域的学者在其研究中无不提到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经济方面,旅游活动给目的地社区带来的积极影响远远多于消极影响[10]。Akis等[11]认为旅游发展的正面影响多与经济方面有关,而当地居民作为直接的相关者对经济感知更为显著,表现在就业机会、生活及收入水平、城镇税收等众多方面的提高。在关注旅游活动给目的地居民带来的正面影响的同时,学者们没有忽略对旅游活动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的研究,比如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提高、大量土地被征用、收益分配不均及外汇损漏等。学者们普遍认为关于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是把双刃剑。Mason等[12]、McGehee等[13]、Kazana等[14]、Ko等[15]先后对旅游活动给目的地居民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正负两个方面的研究阐述。积极影响主要包括社区基础设施得以改善、自然环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维护了社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文化古迹得以重视。消极影响包括交通拥挤、人口拥挤、破坏野生动物生存栖息环境、污染增加等。对旅游活动给目的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学者们早期多着眼于其消极方面。学者们在其研究中探讨旅游在社会文化方面给目的地带来的诸如文化商业化、居民关系紧张、赌博、酗酒、犯罪、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冲击等一系列负面影响[16]。直到1990年之后,学术界出现了大量有关于讨论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积极影响的文献,相关文献多涉及社区自豪感、自身种族和文化认同、悠闲游憩机会增加、文化复兴等方面的讨论[17]。在许多学者看来,目的地居民对各类旅游影响的感知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Gursoyd等[18]在其研究中系统讨论了居民各类旅游影响感知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随后目的地居民对不同旅游影响的感知与其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也被证实。Keogh[19]指出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使其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增加。Lawson等[20]认为旅游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环境意识及当地的文化偏见等多种因素都会使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发生改变。Yoon等[21]发现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消极感知降低了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尽管如此,目的地居民对不同旅游影响的感知与其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不同地区与不同群体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
1.3 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的影响因素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目的地居民的心理存在着差异,而导致差异存在的影响因素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和关注的又一热点。Teye等[22]以加纳小镇为例展开讨论,当地的实际情况是从事旅游服务的工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这一现象使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一直持消极反对态度,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当地对旅游的经济依赖度影响了居民对旅游活动的态度和感知。Horn等[23]在对新西兰罗托鲁阿和凯库拉两个小镇进行研究时发现,对当地旅游活动控制程度较高的罗托鲁阿镇居民对旅游活动的消极影响感知较低,对旅游活动持支持态度。他由此认为居民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控制水平可以对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产生影响,而忽略或缺乏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控制,会削弱他们对旅游活动的容忍度。人口学特征方面,性别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的一个重要变量。Jackson等[24]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地区的研究表明,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倾向于支持当地旅游活动的发展。年龄是另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变量。Tomljenovic等[25]对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地区居民的研究发现,年纪大的居民比年纪轻的居民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持更为接受的态度,他们对于国外游客也更为热情。在社区归属感方面,许多学者认为强烈的社区归属感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感知,但同时社区归属感强烈的居民也会对旅游活动带来的消极环境影响更加敏感,Gursoy等[26]则认为社区归属感与旅游地居民的心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Uriely等[27]认为如果旅游地居民所处的社区如果有公认的文化宗教价值,当地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往往更高。
1.4 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聚类分析 近些年来,聚类分析法开始在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研究领域兴起。学者们致力于用此方法以态度和行为为依据,对旅游目的地居民进行分类,以此揭示居民对旅游感知和态度的群体差异。国外学者们研究的大部分国外旅游地经过长期的发展规划发展水平较高,居民分化明显。居民聚类分析方法最早由Davis在1988年提出,他通过对美国某州的415个居民样本进行聚类,将其划分为热爱者、憎恨者、谨慎的支持者、中立者和理性爱好者五类[28]。Weaver等[29]通过对博里萨山居民进行聚类,将其划分为支持者、反对者和中立者三种类型。Williams等[30]根据新西兰旅游部的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把居民分为热爱者、愤恨者、中立者和漠不关心者四类。
国内旅游心理学侧重于对旅游者心理的研究,以刘纯为代表的国内学者认为研究影响和激励旅游者出游心理的相关因素,探讨旅游者的需求、感知、态度、个性等可以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31]。在研究对象上,国内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居民这一主体研究相对较少。薛群慧[1]在其著作中阐述了把旅游目的地居民纳入旅游心理学研究范畴的必要性,并把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定义为“旅游地居民因居住地归为旅游地后,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人际互动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国内有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同一时期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国内学者的研究侧重于引介国外较为成熟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框架,主要利用文献法、调查问卷,结合统计技术逐步开展贴近我国实情的实证研究。概括起来大概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引介、基于具体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实证研究、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旅游感知与态度差异的旅游目的地居民聚类分析。
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引介 由于我国针对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而同一时期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因此我国学者在最初研究阶段十分注重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学习借鉴,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了介绍国外先进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综述性文献。赵玉宗等[32]在大量阅读梳理国外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相关文献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评述。郭伟等[33]从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具体案例三个方面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王子新等[34]从旅游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三方面系统介绍了国外目的地居民态度与感知。张欣然[35]介绍了国内外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2.2 基于具体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实证研究 基于具体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实证分析是我国旅游心理学领域针对目的地居民这一研究对象的现阶段研究热点。相关学者们以国外的成熟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我国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对当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进行实证研究,如王宪礼等[36]对长白山生物保护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探析、宣国富等[37]对海口三亚等海滨旅游城市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探析、章锦河[38]对西递古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探析、吴忠宏等[39]对澎湖旅游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探析。
2.3 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旅游活动最直接的利益相关群体,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当地旅游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具体研究中,这也是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杨兴柱等[40]在对中山市居民的旅游感知差异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讨论了造成当地居民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谌永生等在对敦煌市居民的旅游感知进行研究时,探讨了年龄因素对居民社会文化感知的影响[41]。唐晓云等[42]通过对广西龙脊平安寨梯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分析得出,利益感知、关系感知、环境感知、参与程度感知四个方面都会影响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
2.4 基于旅游感知与态度差异的旅游目的地居民聚类分析 基于旅游感知与态度差异的旅游目的地居民聚类分析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我国具体的旅游目的地之间发展并不平衡,很多旅游地尚处于旅游生命周期中的初期早期阶段,因此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分化程度不高,对旅游业发展基本上持较积极的态度,很多旅游目的地居民尚未形成明显的“憎恨者”。王丽华[43]在对南京市居民进行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分析过程中指出,根据当地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差异可以将居民划分为矛盾支持者、现实主义者和热爱者三类;根据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差异可以将居民划分为现实主义者、热爱者和矛盾支持者;根据对旅游活动社会文化影响可以将居民划分为矛盾支持者、现实主义者和热爱者三类。向明[44]在对德夯苗寨居民进行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时,根据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均值的特点,将其分为矛盾的憎恨者、理性的支持者、憎恨者和热情的支持者四种类型。
国外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后期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提高,基本进入成熟阶段。纵观国外学者近五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不仅从多个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内容进行分类归纳、系统总结,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对居民态度进行评价,而且梳理出了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影响其感知与态度的内外影响因素,在宏观视角上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目的地居民进行基于感知与态度差异的类型划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证性的定量分析已经成为国外学者主要的研究手段和方向,理论成果的总结、应用和分析模型的建立,推动了本领域的研究过程。
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方法学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是基于借鉴西方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得出的实证性个案研究。缺乏自主的理论方法和学术创作,数据分析方法较为简单,较少建立模型,而且在个案研究的选择上也存在局限性,有很多尚未涉足的领域。总体而言,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在未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不仅要注重代表性还要注重全面性;在研究内容上要更多关注旅游者与居民之间的交互作用等因素对居民自身心理的影响,探讨更为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研究方法上要采取多样化的研究方法,重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由简单的个案分析上升到统一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框架。
[1]薛群慧.论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昆明大学学报,2006,17(2): 26-30.
[2]赵建军,姚艳红.旅游对目的地居民心理及行为影响分析[J].金融经济,2007,14:120-121.
[3]Saveriades A.Establishing the social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for the tourist resorts of the east coast of the republic of Cyprus[J]. Tourism Management,2000,21(2):147-156.
[4]Long PT,Perdue RR,Allen LR.Rural resident tourism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by community level of tourism[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0,28(3):3-9.
[5]Perdue RR,Long PT,Allen L.Resident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4):586-599.
[6]Ap J.Residents′Perceptions on tourism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4):665-690.
[7]Madrigal R.A tale of tourism in two cit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3,20(2):336-353.
[8]Pearce PL,Moscardo G,Ross GF.Tourism community relationships [M].Oxford:Pergamum Press,1996:254-256.
[9]Andriotis K,Vaughan RD.Urban residents′attitude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the case of cret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3, 42(2):172-185.
[10]Mathieson A,Wall G.Tourism,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M].Harlow:Longman,1982:208.
[11]Akis S,Peristianis N,Warner J.Residents′attitudes to tourism development:the case of cyprus[J].Tourism Management,1996,17(7): 481-494.
[12]Mason P,Cheyne J.Residents′attitudes to proposed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2):391-411.
[13]McGehee G,Andereck KL.Factors predicting rural residents′support of tourism[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4,43(2):131-140.
[14]Kazana V,kazaklis A.Exploring quality of life concern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at the local level:a greek case study[J].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9,9(3):209-219.
[15]Ko DW,Stewart WP.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residents’attitude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 (5):521-530.
[16]Brunt P,Courtney P.Host perceptions of sociocultural impac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3):493-515.
[17]Besculides A,Lee ME,McCormick PJ.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cultural benefits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 (2):303-319.
[18]Gursoy D,Rutherford DG.Hos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an improved structural model[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3): 495-516.
[19]Keogh B.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tourism plann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3):449-465.
[20]Lawson RW,Williams J,Young T,et al.A comparison of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10 new Zealand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1998,19(3):247-256.
[21]Yoon Y,Gursoy D,Chen JS.Validating a tourism development theory wit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 (4):363-372.
[22]Teye V,Siracaya E,Sönmeza SF.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3):668-688.
[23]Horn C,Simmons D.Community adaptation to tourism comparisons between Rotorua and Kaikoura New Zealand[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2):133-143.
[24]Jackson MS,Inbakaran RJ.Evaluating residents′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to act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Victoria,Austral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6,8(5): 355-366.
[25]Tomljenovic R,Faulkner B.Tourism and old residents in a sunbelt resor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1):93-114.
[26]Gursoy D,Jurowski C,Uysal M.Residents attitudes: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 79-105.
[27]Uriely N,Israeli AA,Reichel A.Heritage proximity and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29(3):859-861.
[28]Davis D,Allen J,Cosenza RW.Segmenting local residents by their attitudes,interests and opinions toward tourism[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8,27(2):2-8.
[29]Weaver DB,Lawton LJ.Resident perceptions in the urban-rural fring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2):439-458.
[30]Williams J,Lawson R.Community issues and resident opinions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2):269-290.
[31]晏鲤波.中国旅游心理研究二十年述评[J].旅游科学,2004,18(3): 65-69.
[32]赵玉宗,李东和,黄明丽.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5,20(4):86-92.
[33]郭伟,陆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2005,6(4):89-92.
[34]王子新,王玉成,邢慧斌.旅游影响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5,20 (2):90-95.
[35]张欣然.国内外旅游影响和居民感知及态度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与发展,2009,16(11):80-81.
[36]王宪礼,朴正吉,黄永炫,等.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旅游的社会影响分析[J].旅游学刊,1999,14(2):65-70.
[37]宣国富,章锦河,陆林,等.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一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6):741-746.
[38]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黔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2):105-109.
[39]吴忠宏,洪常明,钟林生.居民对生态旅游认知与态度之研究-以澎湖列岛为例[J].旅游学刊,2005,20(1):57-62.
[40]杨兴柱,陆林.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5,(2):44-50.
[41]谌永生,王乃昂,范娟娟,等.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研究——以敦煌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66-71.
[42]唐晓云,闵庆文,吴忠军.社区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居民感知及其影响——以广西桂林龙脊平安寨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 (6):1035-1041.
[43]王丽华.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4]向明.基于社区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tudies on tourism destination residents.
LI Xiang,GUO Min,WANG Xiao-dan,GAO Yun-shuo,YU Shu-feng.Laboratory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Hain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People's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Haikou 570311,Hainan,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n tourism destination residents have gradually gained the concern of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psychology and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is field.Based on searching and reading the related monographs an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the article reviews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the basis of theory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explores the impact factors of residents′psychology and the group divis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perception and attitude,and proposes comprehensive comments in this field of China.
Tourism psychology;Perception;Attitude;Tourism destination;Residents
R395.1
A
1003—6350(2016)06—0961—05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6.036
2015-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260209)、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编号:ZDXM20130073);海南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编号:ZDXM20130073);海南省应用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专项(编号:ZDXM2014144、ZDXM2014145);海南省中药现代化专项(编号:ZY201415);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SF201404);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编号:KJHZ2014-09)
郭敏。E-mail:g2002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