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过程

2016-03-08 10:45徐光宇
关键词:虚词连词现代汉语

徐光宇

(延边大学 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不止”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过程

徐光宇

(延边大学 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复音连词“不止”是由否定副词“不”和实义动词“止”经常共现而进一步虚化成的凝固结构。作为偏正短语,它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作为连词,它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明代进一步发展。但从清代开始,直至现代汉语中,“不止”因受平行语法化的影响,其连词用法趋于停滞,偏正短语“不+止(V)”反而被高频率地使用。主要从“不止”的词汇化;“不止”的语法化;平行语法化的发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不止”;词汇化;语法化;平行语法化

目前,学术界对“不止”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止”“衹”“祗”的关系上,而对“不止”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和动因关注得比较少。在现代汉语中,各类词典、著作对“不止”的词性或结构的定义不尽相同。主要有四种观点:一,认为“不止”是动词和副词。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代表;二,认为“不止”是副词和连词。以《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为主;三,认为“不止”只是副词。以《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王自强主编)为代表;四,认为“不止”只是连词。以《连词及相关问题》(周刚著)为代表。 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不止”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问题作较深入的探讨。

一 “不止”的词汇化

1.“不”“止”两词连用。

“不”“止”两词最早在春秋时期已经连用,《墨子》中发现以下用例。

(1)并三家以为一家,而不止,又围赵襄子于晋阳。

(2)掘下为室。前上不止。后射既疾。为之奈何。

例(1)的“而”表示一种递进关系,属于连词。从语义上来分析,这时的“不止”应是副词“不”对“止”这个动作进行否定,属于偏正结构,即“不+止(v)”这种用法在春秋战国以及以后的作品中使用得更为频繁,一直延续到现代,在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词典》把“不止”单独列为一个动词,如果认为“不止”可以单独作为动词出现,那么这也是唯一一个“不+单音节限定义范围副词”成为动词性词语的例子。

(3)皆西面,哭不止。尸即席坐,唯主人不哭,洗废爵酌献尸。(《仪礼》)

(4)昔上世之亡主,以罪为在人,故日杀戮而不止,以至於亡而不悟。(《吕氏春秋》)

(5)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晏子春秋》)

(6)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庄子》)

例(3)-例(6)中的“不止”,从位置上说,作为偏正结构时常常位于句子或分句的末尾,并与其它偏正结构相对应;从语义上说,它们都有较强的施事义,视动作行为主体发出的动作;从句法功能上说,它们充当句子的谓语,还处于连词的结构中。

(7)此吾所以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者。不止此而已矣。(《墨子》)

例(7)中的“不止”已由偏正短语词汇化为一个副词。

二  “不止”的语法化

1.语法化为副词。

根据我们对语料的分析,副词“不止”在六朝已经产生,但数量较少,唐宋时期大量出现。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偏正结构“不+止(v)”就开始进一步词汇化,主要表现为“止”开始由“停留义”变为“限定义”。

(8)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

(9)且吾所以知天受民之厚者。不止此而足矣。(《墨子》)

(10)大公调曰:“不然,今计物之数,不止于万,而期曰万物者,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也。(《庄子》)

(11)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

这4例“不止”笔者认为都仍属于“不+止(停留义)”偏正结构,理由有三:一,语义上通顺,施事性减弱,但仍存在;二,在结构上,例(10)(11)后面都出现介词“于”,用来引出对象,例(10)我们可以理解为“超过了一定的数量”,例(11)可以理解为“超出了某个范围”。例(8)则是把宾语提前,我们可以理解为“只限定在某一事物上”。而例(9)处于“不止+代词”这种结构中,可以理解为“还有其他范围可以涉及”;三,语用功能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主观性较弱。也就是这三点理由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偏正短语“不+止(停留义)”已经开始向副词“不止”虚化。

偏正结构“不+止(停留义)”虽然还不是副词,但不可否认,副词“不止”是从“不+止(停留义)”进一步发展而来,这是“不止”由偏正短语向副词发展进化的过渡阶段。如下例。

(12)是以化度不止於篇籍,佛事备列於累万。(《全刘宋文》)

(13)昔伯成弃国,夏后不夺,将欲使高尚之士,优贤之主,不止於一世也。(《三国志》)

(14)葛氏序云:可以施於贫家野居。然亦不止如是。(《全梁文》)

(15)策之此举,理应先图陈登,但举兵所在,不止登而已。(《史书》)

(16)今若拒絕,勢必北屬,夷虜并力以寇并、涼,則中國之費不止十億。(《通典》)

(17)古者貴大夫有采邑,繼位不止一身。(《通典》)

(18)古人读书,不止为词赋口舌也。(《唐文拾遗》)

(19)所聞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止削地而已!(《资治通鉴》)

(20)曰:也不止说一理。要知信不过,不真知决是如此。(《朱子语类》)

六朝时期,“不止”开始出现开始作为同层结构出现即副词“不止”。如(14)(15)例。相对于(12)例和(13)例中的“不+止(停留义)”来说,副词“不止”不再需要介词来引出对象或事物,“止”的限定义也更加鲜明,表示超出一定的数量或范围,施事性逐渐消失。相对于例(14)(15)(16)(17)来说,例(18)(19)(20)中的“不止”所修饰的成分有词变为了短语,这都是“不止”成词的标志。

2.语法化为连词。

根据我们对语料的分析,连词“不止”形成于北宋。

(21)不然,则不止有伤朝廷合抚人民,亦恐贵国不获安便,自兹愈深。(《大金吊伐录》)

(22)于陵曰:“不止题目,向有人赋此,韵脚亦同。”(《太平广记》)

(23)不止月中,一日之中亦然。(《太平广记》)

此时“不止”是连词,主要有三个依据。一,“不止”不再充当句子的谓语中心,施事性消失,这也就为其语义虚化提供了可能;二,从位置上看,“不止”由句尾移动到了复句或分句首,这样也就为“不止”成为连词提供了句法位置。三,从搭配情况看,连词“不止”开始与副词搭配,构成一种递进关系。如上例中的“不止......亦”。从语义上看,也不仅仅表示限定范围和数量,而更多的是限定其后面的整个谓语中心语,并且与“不仅”“不但”等连词语义相当,甚至可以互换。连词“不止”在明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醒世姻缘传》中,如下例。

(24)只恐不止变坏民风,还要激成天变!(《醒世姻缘传》)

(25)不止管南赡部洲的生死,还兼管那四大部洲的善恶。(同上)

三 平行语法化的发生

“不止”经历了由偏正短语“不+止(停止义)”→“不+止(停留义)”→副词“不止”→连词“不止”这样的发展路径,已经是一个虚化程度很高的词。虽已虚化为连词,可从清朝开始,“不止”的连词用法使用频率越来越低,甚至较少使用其连词用法。笔者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平行语法化的影响,即同时期还有其它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词顶替了它的用法。李宗江曾用“把持义”动词作为释例,证明具有同一语义特征的实词倾向于平行地虚化为某一类虚词。这一点我们通过语料分析也得到了验证。同时期,“不但”“不仅”“不只”“不单”“不光”等都具有递进义的语义特征。

(26)但此时人赃现获,不但不便弄走,而且一趟也弄不去的。(《续济公传》)

(27)咱若是不走去助战,不只自己心中不安,便是上天也不原宥!(《施公案》)

(28)当皇上看的时候,不单看自己的折本,也要看犯人的口供。(《雍正剑侠图》)

(29)楚玉不光人长得美,而且一身好武艺。(《武宗逸史》)

这就使得“不止”作为连词不再有优势,“止”的动词义渐渐凸显。《现代汉语词典》中把“不止”收录为一个动词,表示“继续不停”。我们认为,“不止”并不能作为一个动词存在。吕叔湘先生曾提出过:“假如X没有反义词Y,那么不X就是X的反义词。”李德鹏(2012)指出了这个公式的不合理性,认为这不是判定“不+X”类双音节成分是词的标准,从划分词和短语的意义标准来说,凡是“不+X”类双音节动词有一个对应的“X”的,我们都不能说它们已经是一个词。虽然吕叔湘先生所指的“X”是形容词,我们认为动词也同样受用。“不+止(V)”存在一个相对应的“止”。

(30)众主人出门,哭止,皆西面于东方,阖门。(《仪礼》)

(31)须臾血止,养疮一月复常,又无痕瘢。(《通典》)

(32)一时茶罢笑止。(《儿女英雄传》)

无论从语音上说,还是从意义、结构、语法上说,“不止”都没有词汇化为一个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认为“不止”是动词,原因可能是其共现频率很高。

四 结论

“不止”在表层结构相似而深层结构不相容时,“不”和“止”隶属两个不同词性。“不”是副词,而“止”是实义动词。在改变分界和重新分析等虚化机制的作用下,“不止”成为一个偏正结构,进而进一步虚化为一个副词。又在语境泛化和语用推理等机制作用下进一步虚化,最终形成连词“不止”。但又受平行语法化的影响,其连词词性趋于停滞,取而代之的是偏正短语“不+止(停止)”。我们通过对“不止”历时语料的分析和词汇化语法化过程的探讨,较为合理地证实了本文的论点。

[1]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德鹏.“不X”类双音节动词的词汇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2(3).

[3]刘群.现代汉语连词若干特殊类研究[D].武汉大学,2014.

[4]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

[5]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6]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 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Class No.:H1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The Lexic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Chinese Conjunction “Buzhi”

Xu Guangyu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Department,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China)

Chinese polysyllabic conjunction “Buzhi” is consist of ?negative adverb "bu" and notional verbs "zhi"?. Solid structure of the two Chinese words is often found and in the same sentence . As modifier-noun , it has been appeared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s a conjunction, it has been emerged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made a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Mi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because of parallel grammaticalization, the use of modifier-noun phrase has become more popular.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lexic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Chinese words “buzhi”. Especially the parallel grammaticalization.

Chinese word “buzhi”; lexicalization ; grammaticalization; parallel grammaticalization

A

徐光宇,硕士,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1672-6758(2016)08-0148-3

H14

猜你喜欢
虚词连词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试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