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中“礼”文化的变迁

2016-03-08 10:45朱君杰
关键词:礼乐儒家思想荀子

朱君杰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浅谈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中“礼”文化的变迁

朱君杰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200444)

儒家是先秦诸子中较早出现的思想流派,并且活跃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以拥护“礼乐”制度为重要内容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春秋到战国的几百年间,自身也在不断地变化。其中不同时期的儒者对于“礼”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便是孔子、孟子、荀子,作为不同时期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对“礼”的认识,也有着相同与不同,通过比较三人“礼”的思想的异同,有助于我们理清先秦儒家思想流变的脉络,有助于我们通过“礼乐”这一视角来了解先秦儒家思想变化的整个过程。

儒家思想;礼乐制度;孔子;孟子;荀子;流变

儒家是春秋中后期诞生的思想流派,在先秦诸子中形成得较早,并且在整个春秋与战国时期,都极为活跃。而“礼乐”文化,或者说“礼乐”制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不过在春秋到战国,漫长的几百年时间内,儒家思想自身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而对于“礼”的认识,不同时期的儒者,也有着相同或者不同的认识。不同时期的儒者对于“礼”的认识,与前人或者一脉相承,或者迥然不同,但毫无疑问,都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于“礼”的认识,自然也有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了解这三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可以认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具体年代,儒家学者对于“礼”的相同与不同的认识。从这一侧面,也能很好地把握儒家思想在先秦的流变。先前儒家研究者均是从个别的思想家观点入手,而本文则从宏观的视角,纵向把握“礼”文化的一种流变。

一 孔子的“礼乐”观

“礼”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1]8也就是说“礼”原本的含义指的是一种祭祀的行为。到了西周时期,“礼乐”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被固定下来,作为划分人等级身份的依据,成为了周王朝维护统治的工具之一。与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并称为西周最为重要的统治制度。而具体地说,周礼即是周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它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详尽地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成员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准则。[2]54到了春秋中后期,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3]249儒家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恢复“周礼”的主张。而儒家首先提出恢复周礼主张的人物,便是孔子。

在《论语》中,孔子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多次提到了“礼”的重要性。如:“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11可见孔子是坚持“以礼治国”“以德治国”的典型代表人物。再比如:“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3]104可见孔子把礼乐制度放在了治国安邦的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因为“礼”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治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因此,孔子在《论语》中有大量的关于个人如何坚持“礼”的要求,对弟子的要求,也极为严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3]170这种端正自身行为的要求,在今天看来,都是极为苛刻的。而孔子本人对于“礼”也身体力行地坚守和执行。“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3]26孔子也对于“礼”表示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和由衷的喜爱,如:“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29对于不遵守“礼”的行为,发出极为恶毒的诅咒和挞伐。如:“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24当然,孔子所理解的“礼”也并不仅仅是一种陈腐的形式,孔子更为关心的是“礼”背后所传达出的内容。孔子曾经不无感慨地问:“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28

综上所述,可以说,“礼”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政治主张之一。孔子一生所追求的便是恢复周礼,恢复西周时期相传由周公开创的礼乐制度,以此来达到家国大治的目的。而具体说来,孔子对“礼”的理解,可以有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孔子所坚持的“礼”,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人人都需要坚守的行为规范,而这种行为规范的背后,作为支撑的是周王朝的统治制度。坚守这种行为规范,是维护这种行为规范,是恢复周王朝的统治秩序的有效保证。第二,孔子所坚持的“礼”的核心,仍然是“仁”的思想,“礼”也是实现“仁”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三,孔子所坚持的“礼”,是对所有人的要求,既包括统治者,也包括被统治者。《论语》中有观点:“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177第四,孔子所要求的“礼”,基本是在人性和人的基本欲望的范畴内的,并没有过多的反人道主义的内容。“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问礼之时,孔子也没有做出硬性要求,而且通过对于三年之丧的礼仪来看,孔子也认为所谓的“礼”,也都是对于人性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对于人性的违背,对于个人情感与欲望的极度限制。

二 孟子“礼”的观念与儒家“礼”文化的发展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汲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孟子同时代的战国君主有代表性的有:韩昭侯、魏惠王、魏襄王、齐宣王、齐愍王、秦孝公、秦惠文王、燕昭王、赵武灵王,等等。孟子所处的时代,不但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周王室的政治地位进一步衰微,更为重要的是,与孔子的时代不同,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几乎所有的政治制度都被破坏殆尽。而且这些锐意改革的君主,或多或少能够在争霸的战争中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都是因为推行了政治改革,而这种政治改革,无疑是指向周礼,指向“礼乐制度”的。其中改革最为彻底的秦孝公,便是在周礼束缚最少的地区,推行了背离周礼最远的改革。

在战国中期的时代下,一方面,人才有了更广阔的发挥才能的空间,各路诸侯为了求得在各路诸侯中脱颖而出,对人才求贤若渴,给予士人阶层的礼遇也荣宠备至。而另一方面,社会形势越发地黑暗和民不聊生,大规模的杀戮接连不断,数十万人以上的杀戮,尸骨堆积如山的惨状时有发生。仅秦赵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将士四十万众,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即便是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回望,也不曾有一场战争有如此大规模的杀戮。尽管长平之战的杀戮人数,学界尚且有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战国时期,战争太过频繁,杀人如麻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中对于“礼”的要求,在孟子的论述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孔子连篇累牍的谈论“礼”而言,孟子没有过多的关于“礼”的专门论述,而是穿插在其他方面的论述当中。章太炎评价孟子时说:“孟子通古今,长于诗书,而于礼甚疏。”[4]但是孟子仍然全面地阐述了“礼”的主张。

孟子认为的“礼”不仅是“仁义”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辞让之心”的表现。孟子中有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5]58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礼”既是一种制度,一种外化的礼仪,也是一种修为,一种区别于“仁义”的内在修为。而且在孟子看来,更强调后者。这在孔子的《论语》中,是没有明确提到的。

更进一步地说,孔子论述“礼”,作为一种制度和一种外在的行为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差异性,做君主的人,与做臣下的人,必须坚守不同的“礼”,端正自身的位置,与自己有不同的亲属关系的人,所贯彻的“礼”也必须是不同的,以表明亲疏远近。可是到了孟子这里,虽然仍然强调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事实上他在人际关系这种差异性方面,严厉地批判过墨子的“兼爱”观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孟子在论“礼”的问题上,与孔子而言,虽然承认“礼”的差异性,但是他着重强调了“礼”的同一性,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正如前文所引《孟子·公孙丑上》中的话来说:“无辞让之心,非人也。”也就是说,孟子更侧重于强调“礼”在作用于每一个人时的相同性。通过这种相同性,孟子进一步阐发了“仁政”的主张,论述了君主实行仁政的可能性。另外笔者在此处赘述一句,孟子与墨子相比孔子而言,是有更多的相似性的,一样的桀骜不驯的人格,一样的有反战爱民的主张,一样的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与君主对话,与孔子温文尔雅的性格迥然不同,这与进入战国时期进一步的“礼崩乐坏”,崇武好战的社会风气对思想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另外,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主张,在提倡“礼”的同时,也强调“权变”,孟子认为:“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5]163权变的思想,也是先秦儒家思想中最值得为人称道的思想,孟子的礼学思想为后来的宋明理学所继承,但宋明理学过于强调“礼”的本体意义,把“礼”上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即“天理”。他们忽视了“礼”的心理学依据,僵化地发展了孟子礼学,出现了所谓的礼教,成为后人批驳的对象。[6]105这并不是孟子的本意。

三 荀子“礼”的观念以及儒家“礼”观念的转型

如果说孟子对于孔子“礼”的观念是一种发展,那么荀子对于孔子“礼”的观念,便是一种转型,甚至说是一种有意的曲解和利用。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人。与荀子同时代的战国君主有代表性的有齐国的君王后,赵国的赵孝成王,秦国的秦昭襄王,另值得注意的是,荀子去世的时候,秦始皇十三岁。荀子生活的年月,一方面战国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显,秦国经过了长平之战,已经建立了对东方六国的军事优势。后来东郡的建立,使得秦国与齐国直接接壤,六国合纵,几乎完全丧失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各国的专制制度基本都已经确立,而且最为强大的秦国,确立了最为彻底的专制制度,儒者、纵横家,甚至是诸子百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法家思想也越来越受到青睐,并且在秦国,已经成为立国的主导思想。

在这样的形势下,儒家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荀子关于“礼”的思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与孟子零零散散的论述“礼”的思想不同,荀子将“礼”视为自己思想的重要内容,在著述中,有长篇大论,而且其观点,大多与孟子迥然不同。

荀子认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7]346荀子首先提出了“礼”产生的原因,通过上文的引用,可以看出,荀子认为“礼”产生的原因和作用,不在于“仁”所实施的必要条件,也不是由“仁”的道德来支撑的行为方式,而是一种欲望的调养。从这点说,这完全是从孟子处继承而来的,与孔子的“礼”的制度观念差别较大,但是与孟子有所不同的是,荀子对于人性的理解是性恶论,并且将人的正常欲望,都当做了“性恶”的组成部分。荀子在《性恶》中谈到:“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7]434进一步说,荀子已经完全曲解了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在完全违背人性,否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礼”的理论体系,并且用这种“礼”的理论体系,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更为重要的不同是,孔子的“礼”的观念,既是对于君主的要求,也是对于臣下的要求,而且首先是对于君主的要求,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对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或者说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人与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人的共同的要求,而且按照表述的顺序来看,是先对于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人的要求。到了孟子,更是当仁不让地面对梁惠王和齐宣王提出了自己的施政主张,但是到了荀子,“礼”却完全变成了对于臣下的要求。或者说,对于君主与臣下,完全建立了双重标准。

关于荀子对于君王与臣下的“礼”,有过这样的描述:“请问为人君?曰: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请问为人臣?曰:以礼侍君,忠顺而不懈。”[7]231这表面上看来是与孔子“君君,臣臣”的“礼”的思想相一致的,可是仔细读来却发现,荀子丝毫不注重作为臣子的独立性,完全强调“顺”,而且还要不懈的“顺”。这种“顺”的思想,却成了“礼”君的重要乃至唯一的方式。而君主对于臣下,更是不再强调“仁”的关爱,单单是要公正赏罚,要“均遍不偏”,这却成了“礼”臣的核心。

另外,荀子还着重地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臣子。“事人而不顺者,不疾者也;疾而不顺者,不敬者也;敬而不顺者,不忠者也;忠而不顺者,无功者也;有功而不顺者,无德者也。故无德之为道也,伤疾、堕功、灭苦,故君子不为也。”[7]249由此可以看来,荀子几乎所提到的所有的臣子之道,都是在为君主服务。换句话说,荀子所传授的做臣子之道,已经和孟子追求自我抱负的实现,平治天下的要求没有任何关系,或者说即便是有要求,也是将个人的志向,完全统一在与君主利益相一致的立场上。

从这种角度上说,荀子的“礼”,已经与孔子所谈到的政治制度没有任何关系,和孟子所提到的人格修为也背道而驰,这完全可以理解为为维护专制统治,控制个人欲望的一种工具。而且荀子希望每一个人都纳入到这种“礼”的体系下来。“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埶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嘄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埶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7]114为了融入专制制度,竟然对儒者提出了如此卑躬屈膝的乃至于苛刻的要求,这在先秦诸子中并不多见。而荀子在“礼”的制度下,不仅不见“仁”的政治主张,而且充满了赏罚平等,御人之术等法家思想,这就无外乎为什么荀子会教出韩非和李斯这样两个法家学生了。而且韩非还成了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从个人经历上考量,荀子本人,也身体力行地践行了自己的主张,荀子曾经主动前往秦国,拜见秦昭襄王。依靠范雎这样的人物向秦王引荐,并且还极力地吹捧范雎。这不但打破了“儒者不入秦”的先例,而且相比之下,孔子对于鲁国、陈国的统治者颇有微词,孟子敢于直面教训齐宣王、梁惠王,简直难以置信是一脉相承的一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礼”的观念,自从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以来,便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从春秋到战国的变化,再随着从纷争的战国时期到大一统的趋势逐渐明显,儒家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礼”的观念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中晚期的儒家思想,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将“礼”视作一种制度,一种自西周初年就坚持的区分人的等级亲疏的古老政治制度,与此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推行“仁”的主张的制度,一种传达“仁”的行为方式和制度形式。并且以温文尔雅的处事风格,践行“礼”的主张。而到了战国中期,在诸侯争霸,对人才极度渴求,社会形式极为残酷,战争与杀戮充斥着整个社会的社会背景下,面对着周礼的完全解体,面对着更为彻底的“礼崩乐坏”,以孟子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在肯定“礼”中人与人的差异性同时,更多强调的“礼”的同一性,强调人人都能行“礼”的可能性。因此,礼也从一种外在的制度,更多地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思想,内在的行为品格,不再仅仅是“仁义”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孟子本人也以一种桀骜不驯,金刚怒目式的行为,践行他的“礼”的主张,劝说各路君主。至于到了战国晚期,随着各诸侯国专制主义制度的基本完成,随着秦国统一的趋势的日趋加强,诸子百家学说要为君主所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士人阶层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也要发生明显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下,以荀子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将“礼”假托孔子的“克己复礼”的主张,一变而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奴役他人的政治手段和工具。而且要求在这种“礼”的规范下,所有的被统治者都放弃应有的人格和担当。而荀子本人也践行了自己这套主张,主动与曾被视为蛮夷不开化的秦人示好,而且对于范雎这样的拥有极端人格的人,不吝赞美。

一种哲学主张,它的发展,无非是有两条途径,其一是理论体系自身的圆融,其二是更适应政治发展的需要。而先秦诸子以及中国的所有哲学都选择了后者作为自己哲学的发展。儒家思想,作为先秦诸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样为了适应政治形势的变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礼”这一视角入手,可以较为清晰,较为明确地了解到从孔子、孟子、再到荀子的思想变化脉络,对于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2]王团.浅谈孔子“礼”的思想[J].法治与社会,2005(1).

[3]孔子.论语[M].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

[4]章太炎.国学概论[M].巴蜀出版社,1987.

[5]孟子.孟子[M].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

[6]王守玉.浅谈孟子关于礼的学说[J].理论建设,2011(5).

[7]王先谦.先秦诸子集成·荀子集解[M].中华书局,1988.

[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出版社,2009.

[9]杨宽.战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乔安水.荀子礼论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4.

[11]杨延霞.论孟子的礼学思想[J].山东师范大学,2011.

[12]王燕.孟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J].河南大学,2013.

[13]雷森.荀子礼学研究[J].西南大学,2013.

[14]汤勤.孔子礼学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Class No.:B22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On the Changes of Ritual Culture in Confucianism in the Pre-Qin Dynasty

Zhu Junjie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China)

Confucian schools of thought is the school of thought emerged during the in pre Qin dynasty. In the long period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nfucius culture has changed a lot itself Confucius, MengZi, Xunzi, a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the pre-Qin Dynasty hav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rtesy". 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hree people's thought, we can clarify the changes of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the pre-Qin Dynasty. It help us understand the whole change process of the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rites and music; Confucius; Xunzi; Mencius; rheology

A

朱君杰,硕士,上海大学文学院。

1672-6758(2016)08-0021-4

B222

猜你喜欢
礼乐儒家思想荀子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和谐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