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术临床分析

2016-03-08 09:34:27李卫生李文峰董建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李卫生 李文峰 董建峰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西平 463900



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术临床分析

李卫生李文峰董建峰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西平463900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34例采用LC。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LC治疗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而且未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患者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约95%以上患者有胆囊结石,故又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2014-05—2015-07,我们对6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别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和LC,现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患者中, 男23例,女45例;年龄31~68岁,平均46.67岁。胆囊结石病史1~2 a,急性发作时间2~6 h。根据临床表现及腹部彩超、CT检查均诊断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排除Mirizzi综合征、萎缩性胆囊炎及胆管结石。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迅速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及准备工作。给予镇静、止痛、解痉和抗感染治疗。入院后6~12 h在全麻下实施手术。

1.2.1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仰卧,右肋缘下斜切口。分离胆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提起胆囊颈部,暴露Calot三角,分离出胆囊管并暂时结扎,解剖出胆囊动脉后切断结扎,近端缝扎加强。逆行或顺行切除胆囊,电凝胆囊床上的出血点。再次确认胆囊管后,切断、结扎胆囊管。Winslow孔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2.2观察组采用LC。取头高脚低并左倾卧位。脐下缘作10 mm弧形切口,气腹针建立CO2气腹,压力为10~15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10 mm Trocar,腹腔镜监视下于剑突下、右锁骨中线肋下缘分别置入5 mm、10 mmTorcar和操作器械。解剖Calot三角、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逆行或顺行将胆囊剥离下来装入标本袋内,自剑突下戳孔取出。电凝胆囊床上的出血点,释放腹腔气体。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Winslow孔放置引流管,关闭戳孔[2]。

2结果

2.12组手术情况及效果比较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8.82%),其中腹壁戳口渗血、皮下气肿各1例,均自行停止。胆漏1例,经充分引流,6 d后痊愈。对照组发生并发症3例(8.82%),其中切口感染2例,经更换敷料后8 d愈合。胆漏1例,经充分引流,7 d后痊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LC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腹腔脏器干扰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3]。但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时,由于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LC开展的初期曾列入禁忌证之一[4]。随着微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临床经验的积累,LC已广泛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尤其是胆囊炎发病早期,胆囊与周围组织尚未形成严重致密的粘连, Calot三角较易解剖,故亦可首选LC治疗[5]。

随着LC的适应证的拓宽。LC手术所引起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6]。因此,在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手术时,必须注意:(1)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急性胆囊炎发病72 h以上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局部粘连较重解剖关系不清者、Mirizzi综合征及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怀疑胆囊恶性病变者及有多次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均应慎行LC手术。(2)合理掌握手术时机:患者入院后在迅速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及准备工作的同时。给予镇静、止痛、解痉和抗感染治疗。争取在患者腹痛缓解后尽早实施手术。(3)规范进行手术操作:熟练掌握Calot三角的解剖关系及镜下操作技术。LC术后胆漏多与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及术中迷走胆管、副肝管、肝外胆管损伤等有关[7]。故胆囊切除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须细心观察有否胆漏并及时处理。(4)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如术中发现Calot三角粘连较重、解剖变异、胆囊管解剖不清分离困难时,或镜下无法控制的出血及严重胆管损伤时,需果断中转开腹,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9.

[2]熊进文,刘忠民,高峰,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5):387-389.

[3]邹浩,张小文,李越华,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入路的研究 [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2):144-148.

[4]慕海峰,彭靖,燕占甫,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0例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12,18(26):82-83.

[5]司先余,金文超,孙良传,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04例临床分析[J]. 肝胆外科杂志,2011,19(3):198-199.

[6]黎秋曦,贺长林,贾健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损伤性并发症的处理体会[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40(3):142-143.

[7]席鹏武,黄初东,杨荣华,等.经脐单通道常规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J].重庆医学,2014,23(19):2 502-2 503.

(收稿2015-11-29)

【中图分类号】R65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2-0059-02

猜你喜欢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
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体会
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1:38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0:39
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55:3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疼痛的临床处理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8:2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分析8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