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

2016-03-08 00:20安福杰安福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学习动机

安福杰安福勇

(1.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

安福杰1安福勇2

(1.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如此。然而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总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课件仅是书本的电子化、缺少教师与学习者情感的交流等。文章仅从有意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归因理论等三方面出发,结合实例阐述如何提高外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促进英语课堂的互动和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多媒体课件;学习动机

一 引 言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文字、图形、声音 、视频以及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出来,以增强教学信息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觉器官积极参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经常使用,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青年教师也开始大胆尝试,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实际需要制作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自己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这对英语电化教学的普及和发展是很有利的。

二 英语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学习者学习新内容都符合一定认知规律,当新内容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一致时,学习者就容易形成学习动机,学习效率就会提高;相反,如果新内容违背了学习者认知规律,则不利于学习者学习,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会导致放弃。学习者认知规律在学习者心里,很难获得。值得庆幸的是心理学家们在很早以前就通过实验找到了规律,并且形成了心理理论。

多媒体课件设计也必须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重视学习者认知规律,只有多媒体课件内容与学习者的心理产生了共鸣,才能产生学习者与课件的互动,从而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质量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本文着重从以下四个心理学理论出发,阐述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认为对于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学习者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呈现的符号(即新学习的内容载体)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1,2]。这一理论强调内容的设计要有意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使新旧知识间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即实现同化或顺应)。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开创者、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通过研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近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该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习者的发展[3]。这与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是一致的。克拉申认为,只有当我们给学习者输入的信息在“i+1”的水平,才能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发展。“i+1”就是指语言学习者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上即将达到的下一个阶段[4]。

(三)信息加工理论

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式认为,人通过眼耳口鼻皮肤等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刺激,然后通过感觉登记器进行简单的处理后进入工作记忆进行语义加工。语义加工不仅要对新信息进行处理,有时还不得不调出长时记忆里的已有信息协助新信息的加工。进行精加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供以后使用,同时工作记忆还会向反应发生器发出指令,指挥眼耳口鼻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哪些新信息、多少新信息会进入工作记忆、精加工的效率如何等都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四)归因理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韦纳(B. Weiner)认为,学习者总是试图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而对事件的解释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学习成败的归因中学习者的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则会产生自豪感,提高学习动机,如果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任务容易等,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在遇到挫折时,如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内部因素,如努力程度不够,则会激发学习动机,如果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稳定的又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不足”,则会产生绝望感、习得性无助感,从而放弃学习[2]P226。归因理论告诉我们,归因的方式对学习动机影响很大。因此,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尽可能恰当地运用语言暗示来引导学习者做积极的归因,以提高其内在学习动机。

三 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遵从心理学理论并不复杂,只要教师在设计中加以注意,是很容易实现的。依据以上心理学理论分析,可以总结得到多媒体课件设计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内容设计要有意义

有意义学习理论要求我们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应尽可能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在新知识和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系统之间找到逻辑联系,使新旧知识能够顺利同化或顺应,以促进学习者掌握新内容。例如:在设计过去进行时态的学习课件时,首先通过动画展示上次劳动节“黄金周”的有关活动,复习一般过去时态。如:A: What did you do last May Day? B: I visited the Great Wall / watched an American movie. 等。然后通过动画以对话的形式复习现在完成时。如:Have you ever visited the Great Wall? B: Yes. I have visited it twice. 接着把两者结合起来,如:I visited the Great Wall last May Day. I had visited it twice before that. 这样学习者就很容易理解: 过去完成时是用来表示在过去某时间点之前已经或者曾经做过某事。这就是奥苏伯尔提出的组合学习模式[2]P168。

(二)注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由归因理论我们知道学习动机是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学习动机强则学习者的努力和能力就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尽可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上面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发现:当学习者遇到新问题,又可以通过教师的帮助理解所学内容、解决遇到的问题时,学习者就会跃跃欲试。这也与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理论相一致。

在我们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理论。例如,在学习过去进行时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分钟的动画哑剧(最好是有趣的或悬疑有争议的内容,以激发学习者表达欲望,以促进学习者发表自己见解),然后让学习者运用已经学过的现在进行时态来描述,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回答做及时的评定。接着,教师可以说,“But it happened yesterday evening. So how can we describe the cartoon? ”这样教师就调动起学习者对新的学习内容的期待。

2.学习内容“新异性”。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经过眼、耳进入的信息进行选择,然后在自己的头脑中对这些选中的信息进行编码组合,最后与自己的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整合。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的学习资源是否具有新异性、悬疑性、不确定性、矛盾和冲突,关系到能否引起学习者注意,呈现的学习内容能否进入学习者的头脑进行编码。并且,学习环境提供的信息量应符合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最佳水平,这样便于学习者对选择的信息进行编码整合。

英语学习内容中很难找到这样具有悬疑性、与生活常情不符的现象,但为了吸引学习者的注意,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寻求一些办法。例如:通过幽默或精美的动画和图片来导入新课、新的话题,把学习者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有利于学习内容信息进入学习者记忆中进行编码。另外,在配音上使用夸张的语调,引起学习者对重音处信息的注意,一方面让学习者注意到重读的标法和句子的读法,另一方面让学习者明白英语和汉语语调上的差异,提高其对句子重音的把握等。教师还可以使用谜语来强化学习者对一些知识的掌握。例如学习多义词bank、crane等的时候,可以通过谜语:Why is a river very rich? Because it always has two banks.(河岸;银行) Which bird is good at lifting heavy things? A crane.因为Crane有“鹤”和“起重机”两个意思。如果这个时候再附以生动的图片,就更能让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了,从而促进学习者对单词的理解和掌握。

3.注意学习情况的反馈。在英语多媒体课件中,及时、鼓励性的言语反馈是相当重要的。当学习者对问题反应错误时,教师可以用Try again!、Come on! You need more practice.等柔和语气加以鼓励。当学习者反应错误到规定的次数时,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因为根据心理学理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会随着失败次数成递减,当失败到一定的次数后,则会产生绝望感、习得性无助感,从而放弃学习,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鼓励的同时链接出相应的提示,如什么地方学习者没能引起注意,哪个地方不正确,从而帮助学习者成功完成学习任务;当学习者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时,用Well done!、Great!、Smart!Congratulations!等来祝贺,同时给出一定的奖励标志,如笑脸、红五角星等图片。

(三)重视学习效果的测评

当学习了新的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习者会有成功感和自豪感。由归因理论可以知道,成功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当一节完整的内容学习完成后,一系列由易到难的测评是非常重要的。先设计较为简单的测试(学习者水平偏下的都可以通过);然后根据成绩可以选择性进行分流测试;成绩较好者(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自由选择:可以选择较难的试题进行测试也可以继续选择较易的试题进行巩固;成绩不理想者(低于某一个标准)可选择较易的试题进行再测试,也可以放弃测试,继续学习后再测试;对成绩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者,可以选择中性的或较易的试题进行测试。把学习者测试的结果记录下来,形成曲线,这样可以使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好的测试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把新学习的知识与旧知识同化或顺应,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系统,同时还可以确保学习者进入一个新的“最近发展区”,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结束语

英语学习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6]。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者学习的愿望、教师和教学材料对学习者发展的支撑作用等具有核心的作用,这几者如果匹配得好,可以达到学习效率的最佳化。如同在学习的起点到目标之间选择了一条最短的路径。如果我们在英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把心理学理论恰当地融入到设计的学习资源中,准确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吸引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动机,并且在关键时刻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撑和学习建议,那么,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很好地服务英语课堂教学,而不会限制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互动,产生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琦.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89.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172.

[3]桑切克.教育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52.

[4]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New York:Longman,1985:2.

[5]加涅.(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0.

[6]Geert.The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 in the Study of L1 and L2 Acquisition:An Introduc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8,(92):179-198.

(责任编校:宫彦军)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7-0139-02

收稿日期:2015-04-1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基地项目( [2012]32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安福杰(1978-),男,湖北襄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学习动机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浅谈高校师范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非约束条件下成人在线学习动机量表编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