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保
近年来,北京市牢牢把握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这一工作主线,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着力加强志愿服务信息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深入推进志愿服务走进百姓生活,积极为全面深化改革、调整首都功能定位、建设世界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北京志愿服务工作在全国起步早、发展快,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先后出台《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全市志愿工作发展目标、工作体制、保障机制,确立了志愿者实名注册、服务记录、星级认定、培训管理、保障激励等基本制度。市委组织部、首都文明办等单位也制定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工作政策和制度。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全市以志愿服务为主题或内容涉及志愿服务的政策文件达到39个。
志愿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1993年12月,北京志愿者协会成立,这是全国首个在省级民政部门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2014年4月,北京召开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进一步完善了工作体制。同时,北京市建立了副会长单位季度例会制度,促进了各相关单位制度化的沟通和交流。
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已建立分级分类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形成了“市级、区县、街乡”三级组织体系。市级形成“三会一中心(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北京志愿服务基金会、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工作架构,全市16个区县都已成立联合会或协会,329个街道乡镇实现了志愿组织全覆盖,全市社区志愿组织达10253个;已有27个委办局、14个市级“枢纽型”组织建立了志愿服务组织,83所高校、306所高中、337所初中全部建立了志愿服务组织,在小学里发动1万余支红领巾小分队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团体达到53342个。
党团员模范带头作用凸显。首都文明办会同相关单位出台《关于组织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意见》,建立了市领导定期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制度。市直系统113家单位成立了志愿服务组织,69.2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中有党员51万余人、团员78万余人,党团员占比超过38.9%。
志愿者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北京于2010年开始试点实名注册,经过五年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331万,占常住人口的15.4%,位居全国前列。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是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特色,全市已建立了城市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普法宣传、环境保护、应急救援、助老助残等23类专业志愿服务队伍。
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初具规模。全市大力推动以志愿服务站(岗)为主要形式的终端平台建设。首都文明委以公益机构和城市公共空间为重点,命名了首批2200个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和示范站(岗)。市委社会工委、首都综治办、团市委、市残联、市妇联等相关单位不断加强各自领域志愿服务阵地建设,为志愿服务的“微循环”提供了重要支撑。
志愿理论研究取得新突破。2011年4月,北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志愿服务学术研究机构——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研究会积极致力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累计出版书籍37部40本,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志愿服务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注册志愿者保险制度稳步推进。2014年6月,北京市推出了覆盖全体实名注册志愿者的人身意外险,这是全国首个由财政出资的志愿者保险,采取了“财政出资保障、企业让利履行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具体实施”的运作模式,在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创新制度化保障激励措施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志愿者培训逐步加强。北京市把培训作为服务志愿组织的重要举措,推出“志愿北京之阳光阶梯”志愿者培训工作品牌,分层分级分类开展志愿服务培训。目前,全市每年关于志愿服务的各类培训约1000余场,接受培训的志愿者超过4万人次。
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四大特点
一是注重顶层架构设计,明确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和指导机构。为解决志愿服务领域存在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根据《条例》等法规规定,北京建立了“首都文明委领导,首都文明办指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联合会具体实施”的工作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凝聚了工作合力。特别是《条例》在2007年就明确规定,由北京志愿者协会(现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这一社团组织负责指导全市志愿者工作,发挥管理和服务全市志愿组织的“枢纽”职能。从当前中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看,这一规定符合中央要求,适应了时代发展趋势。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定志愿者实名注册、服务记录和激励嘉许制度。为解决志愿者注册信息真实性、唯一性问题,同时为实施志愿者保险和反哺机制奠定基础,北京市实行志愿者实名注册制度,并确定“志愿北京”网站为全市统一的志愿者注册网络平台。志愿者注册成功后,可在“志愿北京”网站自主选择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志愿服务项目,享受实名注册志愿者人身意外保险保障。
三是突出项目化管理与服务,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制度。通过立法,北京市实行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围绕“城市公共空间”和“特殊人群”设计、征集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项目体系。目前,全市共有日常服务、城市管理、大型活动等3大板块12小类共105种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超过5万个。为提高项目管理精细化水平,制定出台《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管理流程。同时,在全市推行志愿服务岗位制,将项目向下细分到岗位,区分管理岗和服务岗,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四是探索制度化保障激励措施,夯实志愿服务工作支持体系。通过志愿服务立法建立了完善的志愿者保障体系,《条例》和《办法》详细规定了志愿者享有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志愿者有权获得必要的物质保障、教育培训和安全、卫生条件。北京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保险制度于2014年正式生效。2009年12月,根据《条例》规定注册成立北京志愿服务基金会,每年吸纳政府、社会支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此外,北京市有关部门还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对志愿服务组织支持力度,获资助的志愿服务项目和立项金额持续增加。
继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志愿服务制度化是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重要路径。为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还需在志愿服务制度上继续努力。
一是要创新志愿服务的动员方式。志愿服务从本质上讲是社会动员工作。志愿者的动员可以分为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组织化动员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这方面北京经验丰富、基础扎实,要继续坚持和发挥。但是,随着多元社会治理格局的不断形成,社会化动员具有的广阔前景和独特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在部分区县试点开展“志愿家庭”行动计划,倡导市民以家庭为单位参加志愿服务,这是对社会化动员的探索和尝试,有必要在全市推广。
二是要优化志愿服务参与平台。如何方便、快捷地参与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首先,要加强志愿服务终端平台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将各部门建设的站岗整合连接成为一个网络,实现对社区、公益机构、公共空间的有效覆盖;统一标准规范,实现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站岗统一标识、规范管理、常态运行;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培训、资金支持等方式,激发站岗活力,充分发挥平台功能。其次,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实践中,很多服务对象有志愿服务需求却不知道到哪里找志愿者,或者自己想参与服务但是找不到有需要的人,这就是供需对接问题,要通过新技术的运用解决好这一问题。再者,要建立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孵化与支持机制。北京的志愿服务组织总量大,但是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组织发展还不均衡,相互之间缺乏联系。要推动组织体系的整合、连接成一个体系。要促进基层组织发育,形成组织体系在基层社区中的“毛细血管”,真正让志愿服务落到老百姓身边。市财政从2015年起每年支持400万元,用于培育和支持基层组织。今后,北京还将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支持中心,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资金支持、物资保障、人才培训、管理咨询、项目策划、资源对接等综合服务。
三是要强化激励保障。完善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对于志愿服务工作具有强大的牵引拉动效应。要丰富激励手段,推动志愿者激励政策出台,形成长效激励机制。要加强培训工作。培训是牵动志愿工作各个环节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志愿者的重
要权益。北京提出了“四个计划、一个工程”,即志愿服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志愿服务提升培训计划、基层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培训计划、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训计划和志愿服务培训标准化工程。要加大保险制度普及推广力度。北京推出志愿者保险后,维护了志愿者合法权益,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激发了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但还有不少志愿者和基层组织对保险政策不了解,要不断提高保险的知晓度。
四要夯实制度基础。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建设是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要强化政策法律保障,推动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要发挥“软法”和“微制度”作用,重视组织章程、市民公约、学生守则、员工守则、行业规章、业务指引等这些“软法”和“微制度”在促进志愿工作方面的独特作用。要推进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是确保最佳秩序和保障标准使用各方获得最大效益的有效手段。在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评估等工作中,迫切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这样既可以激发和保护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又可以保障有需要的群众平等享有志愿服务的权益。
(作者: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魏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