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时代特征和哲学意蕴

2016-03-08 11:49姚桓
前线 2016年3期
关键词:理政常态从严治党

姚桓

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要把握两个维度。一是时代维度,即他的治国理政思想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历史发展是加速前进的过程,变革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国内外情况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正是由新情况新问题奠基和催生的;二是哲学维度,即他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不断变革的世界,从中得出新的科学结论。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地面对和分析现实情况,是制定战略和政策的前提。根据辩证法,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没有变,但是由于次要矛盾的变化,过程显示出阶段性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亦如此。党的十八大判断,中国目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一方面,发展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以前未曾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改革的直接的、明显的效益在下降。“三期叠加”的作用、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减少因素的影响等使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国际上出现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国内也有人对能否长期稳定发展抱有疑虑。对此,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理念,这是对发展新阶段新特征的科学定位。所谓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揭示了未来若干年的中国经济大趋势,据此提出许多新要求。如增长速度的新常态,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从失衡到优化再平衡;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新常态不仅对制定经济战略、政策有指导意义,对全党全国人民也是不可缺少的思想武装。新常态是在肯定中国发展大趋势不可阻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的结合,是立足于按照正确的方向解决问题,是务实态度和进取精神的统一。新常态要求摒弃GDP优先、速度至上的过时做法,以扎实的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新常态理念的提出是实事求是的体现,是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重要的导航和加油。

解决矛盾的系统思维

辩证法要求以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把复杂的事物看做一个系统,把握其内在联系。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不得不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进行突破,需要突出重点论,那么30多年后的今天,则必须强调全面性,改革事业必须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系统思维的产物。“四个全面”确定了中国现代化近期的一个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战略举措,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其内在联系是,实现了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的有效对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全面建成小康,动力何在?唯有改革;如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依靠法治;如何领导改革和法治建设,关键在党,在于从严治党的落实。“四个全面”特别注重治国理政各要素的耦合:改革与法治是“破”与“立”的协调和耦合,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与耦合,各项举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由系统思维产生的“四个全面”,可以成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引领。

不仅如此,“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也都是一个系统。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例。从严治党不是简单的反腐败、查案子,而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方针,涵盖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各方面,是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党建工作中的短板。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思想建党解决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党的建设的政治方向问题,是把关定向的东西,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历来处于党的建设之首位。思想建设不是万能的,思想教育的结果必须体现在制度上,才能真正巩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制度需要人来制定、执行和保证,离开人的觉悟和自觉性,制度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二者密切结合,思想教育领先,制度跟进,并把制度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机制,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就能逐步落实。

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

十八大刚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记者时就很带感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段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党的宗旨,令人难忘。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是共产党先锋队性质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体现。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既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人民群众的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由此,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在实践中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蕴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问题在于,革命、建设要依靠人民群众,那么改革呢?是否能够不依靠人民群众而仅仅指望资本?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性问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判断改革得失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他的思想不仅回答了改革中最根本的问题、方向性问题,也深刻总结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历史上苏联一度十分强大,为什么最终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人民没有从国家实力增强中得到更多的利益,离开人民支持的国家是不可能长期强大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挥了邓小平同志这一宝贵思想,鲜明地指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要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在此,他实际上提出了尖锐问题,发展改革究竟为了谁?依靠谁?利于谁?如果不能在改革中增加人民的福祉,人民群众只是承担改革成本却无所获得,改革不可能有持久动力,甚至导致性质的扭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思想引导我们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判断、衡量一切改革举措的标准,从而能够把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地分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新常态作为决策的依据;以系统思维看待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形成“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以创新精神克服困难,推动改革、发展;最后,以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增加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为中国共产党增添了新的理论财富。

(作者: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谭   丁

猜你喜欢
理政常态从严治党
灯塔颂歌
智珠二则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全面从严治党的贵州实践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数读
基于大国视角的中国治理问题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