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雷+王雪竹+王相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是管党治党思想的新发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这是对政治局委员的要求,也是对全党的要求。
“向中央看齐”的理论与历史依据
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对于这个问题,中央始终保持清醒认识。
社会转型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维护中央权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充分重视权威。这是现代生产、现代管理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体劳动者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权威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恩格斯就曾经专文阐述在现代社会中权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指出:“想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想消灭工业本身。”邓小平同志则强调:“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权威不仅不可能被废除,而且还会日益扩大其发挥作用的时空范围。治理中国、有序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需要中央权威,需要改革执行者的忠诚、干净、担当,这是全党全国人民最高利益之所在。
维护中央权威是后发展国家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当前,中国改革正在“涉险滩”、“啃硬骨头”,但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却出现了诸多违背中央决策和部署的混乱现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之,“诸侯经济”、“独立王国”、“两面人”有之,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有之,自行其是、阳奉阴违有之。这些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破坏改革大局的毒瘤,给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情况表明,越是推进中央地方关系改革、部门改革、利益关系调整等“触动个人奶酪”的时候,越是考验政治定力的时候。必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加强破除利益集团的改革权威,把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纳入固有的程序性轨道。
中外共产党的兴衰史反复证明,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向中央看齐”、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今天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苏共作为一个老党大党的败亡之路,是由党内政治力量分化、意识形态迷失等路石所铺就。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以及执政后的建设、改革史表明,每一次大的波折都源于党内出现不同的杂音,出现不看齐、看不齐的力量,甚至是阴谋分裂党、攫取更大权力的政治野心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国焘、王明等人把持一方,我行我素,对党中央的决策指示置若罔闻,甚至另立中央,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重大损失;“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康生、“四人帮”借机兴风作浪、篡党夺权,为害十年之久,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改革开放时期,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等怀有政治野心的贪腐分子,践踏法治,搞小的利益集团,从事非组织政治活动,和党中央的政治方向背道而驰,严重威胁到党的团结统一和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越是深化改革,越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越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习近平同志说过:“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集中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所在,是当前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上不能忽视、不能放松的重要问题。全体党员干部应当深刻领会和把握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做“向中央看齐”的躬行者。
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构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铁的政治纪律,不绷紧政治规矩这根弦,党的团结统一就无从谈起。一方面,这是传承党的光荣传统的必然要求。回顾党的历史,从建党初期强调“保守党的秘密”、二大党章将“纪律”专列一章、毛泽东亲自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要求全党坚持“四个服从”,再到改革开放初期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的纪律和规矩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奋斗和创新的智慧结晶,也是付出惨重代价后痛定思痛的经验总结,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极为重要。
另一方面,纪律严明是维护政治安全的必然要求。乱国必先乱党,乱党必先乱纪。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执政党不守规矩,必有倾覆之虞。保持党的团结统一,规避“破窗效应”, 防止党从思想和政治上松散化所导致的缝隙朝着分裂党的方向逐渐扩大,唯有靠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来保证,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来保证。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全党达成政治上高度一致的保障。党越是集中统一,党内民主机制就会运转得越顺利,整个社会的民主氛围就会越浓厚、社会秩序便越稳定。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中国共产党的良好作风和优良传统。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但有强大的真理力量,一代一代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还为中国共产党培育出强大的人格力量。井冈山时期,朱德穿草鞋、戴斗笠,与战士一起翻山越岭去挑粮。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普通战士一样开荒种地纺纱,兑现了“要求士兵做到的,军长首先做到,要求全党做到的,领袖首先做到”。革命胜利、取得政权后,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不仅更加重要,而且在实践中难度不是更小而是更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仅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还面临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内出现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以及消极腐败的危险。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于从中央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以上率下,践行“三严三实”,正确处理好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多重角色的关系,向全党全国人民展现出强大的人格伟力和公信力,在全党全国产生强大示范效应。“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中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为了促进全党积极响应、推动全党奋发进取。各级领导干部应以看齐意识接过中央的接力棒,做到层层立标杆、作示范,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
“向中央看齐”的实践路径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空前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推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的复杂变迁、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随着全球化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展,国际性风险因素对国内发展的干扰、影响和制约也逐步加深,我国社会中各种不和谐因素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和多发期,贫富分化、就业、腐败、灾害事故、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等各种类型社会风险不断考验着我们党的政治整合能力和治理水平。可以说,时下的中国,利益摩擦日益加剧,价值取向分道扬镳,社会整合和治理空前困难。今后5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如果发生重大风险扛不住、过不去,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实质就是要以敢于斗争的革命胆略和善于斗争的科学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排除障碍和干扰、化解危机和风险、增强动力和活力。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共识,保持非凡的政治勇气、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坚毅的政治定力,始终向中央看齐,维护党中央权威。
向中央看齐,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锤炼。一是坚定信仰,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贯穿于实践始终,并为这种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奋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无论面对什么利诱拉拢都不动摇和背离理想信念。二是秉持宗旨,关键在于时刻心怀国家和人民,站稳群众立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自觉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是改善领导,关键在于提升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力水平,坚持真理,开阔视野,熟悉国情,了解世界,模范践行民主集中制,善于驾驭和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善于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一道前进。四是对党忠诚,关键在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政治品质优秀,道德情操高尚,脱离一切低级趣味,时时处处以榜样力量感召干部群众。这四个方面的核心,是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提高政治能力,加强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信之愈深,行之愈笃。”一方面,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探求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理应坚持“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党校姓党”,重在“党”字,坚持姓“马”姓“共”,坚持向党中央看齐。党校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升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力。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凭借不同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意识形态,将各领域社会精英和各阶层广大民众吸引团结在一起,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共同奋斗。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运用报刊、标语、广播等载体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证明,其在意识形态灌输、革命热情鼓动、扩大党的影响力、打击敌对势力等方面均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历史机遇前所未有,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善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民智。当前,国际上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思想意识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对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形成较大冲击,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意识形态工作如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紧迫课题。因此,必须集全党全社会之力,在理论与实践中研究探索创新和改善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路径,不断提升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力,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向中央看齐,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向中央看齐”不仅是思想性要求,更是实践性要求。在做决策时,要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要坚持正确大局观,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特别是要进一步增强谋划力、运筹力和执行力,将中央决策部署与自身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将岗位职责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衔接统一起来,把干事创业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顺应发展趋势和立足发展阶段结合起来,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确定工作目标,认真调查研究、践行民主集中制,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切实提高决策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抓落实时,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抓落实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层面讲,就是要胸怀大局,登高望远,处理好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地方或部门利益同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落实,使之贯彻到实践中去,贯彻到基层中去,贯彻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从全体党员的工作层面讲,就体现为全体党员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在工作生活中牢记共产党员第一身份,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全社会做出表率。在选人用人时,要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严格按照干部制度和“好干部”的条件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其中最核心的要求是坚持公道正派。“公生明、廉生威”,公道才能选贤,正派才能服众。要守住公道正派这条底线,“让好干部有全身谋事之心而无侧身谋人之虞”,建立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及政治吸纳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干部和人才各得其所,优秀干部能脱颖而出、健康成长。
向中央看齐,要加强党性锤炼和自我约束,做到行动上高度自觉。一个党员的党性,不是生而有之,不是一劳永逸,更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党龄越长、职位越高,越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和锤炼。否则,党性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天下至德,莫大于忠。”绝对忠诚是我们党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党性的核心,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向党中央看齐,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纪律,也是党员干部绝对忠诚于党的根本所在。党员干部必须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拧紧党性意识这个“总开关”,唤醒和强化内心深处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将其作为省察自身的道德标准、人格标准、做事标准、处世标准,时时心存敬畏,处处如履薄冰,守牢纪律防线,时刻不忘党性,牢记政治责任,不断增强政治归属感和向中央看齐意识,永葆共产党人先进、纯洁、忠诚的政治本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才能始终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捍卫国家政治安全。
(作者:刘红雷,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校委委员;王雪竹,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博士;王相弟,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副调研员)
责任编辑:沈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