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政通(演讲) 张宏敏(整理)
(台湾宜兰大学 台湾 宜兰 2604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活化人格教育:我对儒家最后一点想法(下)
韦政通(演讲) 张宏敏(整理)
(台湾宜兰大学 台湾 宜兰 2604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在当代新儒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尝试着改变一下港台新儒家努力的方向,寻找一种新的路径或方法,去把孔孟儒家开创的道德人格教育在当下“活化”起来。本文主要借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书中提出的重视“体验”的理论以及中国佛教禅宗禅师们教导、开示门人的方法,就如何在当下社会中“活化”传统儒家的人格教育并使之落实到现代社会生活之中,提出初步的想法与思考,以期对今天从事人格教育者有所帮助。
人格教育 活化 成为一个人 儒家 佛教禅宗
编者按:本文系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韦政通先生于2014年11月29-30日在深圳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汤一介儒学讲座”第一、二讲上所作的演讲文稿。本刊分两次刊用,本期刊用下半部分即(三)现代人格教育研究的新取向。
以上,我简要介绍了罗杰斯以“体验”为核心的方法论以及它运作的特色。我这样做,是因为“体验”是进入人格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儒家学习“成德之学”的唯一入门之法,可是在历史上并未形成有系统的理论。因此,藉助罗杰斯,可促成我们人格教育的现代化。
以下分成三部分,提出我初步的一些想法。
(一)重建儒家传统人格教育的理论
一套比较完整的人格教育的理论,必须包括实践的方法和实践的过程。所谓“重建”,就是把儒家经典中这两方面的材料找出来,用现代的语言做系统的诠释。
在方法上,就是要做到前面提过的“两轮并转”,因为从孔子开始,就是如此。朱熹说的很对:“‘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圣门教人,只此两事,须是互相发明。”古人讲道理言简意赅,我在《孔子》一书中,曾就朱熹之言,做过详细的诠释。
前面也讲过,在罗杰斯《成为一个人》里,照我的了解,它已把“思辨”和“体验”结合得浑然天成。我们在吸收他的理论之前,得把古人关于“两轮”的言论整理出来,并做出系统的诠释。
这工作要如何进行?我想初步至少要做到两点:古代部分暂限定于《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宋代理学家暂以朱熹为主。在现代中国,关于《四书》与朱熹的研究成果,数量已相当惊人,对那些并不熟悉古典的现代研究者,整理《四书》中的有关“两轮”的言论,不妨从朱子的《四书集注》下手,朱子对《四书》几乎下了一辈子的工夫;也是因为朱子的关系,从此以后,讲儒家义理,《四书》的重要性已在《五经》之上。从朱子对《四书》的讲解入门,使我们对现代学者的种种诠释,比较能做取舍。在取舍之间,不是以朱子为唯一权威(在历史上,朱子《四书集注》曾被视为唯一权威),而是可方便我们做进一步讨论,不排除我们的理解比朱子更恰当、更合理的可能。
至于朱熹部分,“两轮”说既是由他提出,可以想见这方面的言论必定不少。因为朱子的著作太多,他不但弟子众多,又讲学四方,单单《朱子语类》就有一百四十卷。我们建议可由当代两位研究朱子的大家——钱穆、陈荣捷有关朱子的著作入手,将其中有关人格教育的实践方法和实践过程的思想整理出来,再根据他们在书中所提供线索进入朱子的著作。
“思辨”是手段,“体验”是实践的不二法门;“博文”是手段,“约礼”是目的。当朱熹说“两轮并转”,不单单是方法问题,也涵盖实践。如果是理论性的讲人生问题,可以与实践无关,但不论是儒家“道德理想主义”或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他们讲方法必然是具体的,与实践的过程密不可分。因此以上研究《四书》和研究理学,都必然涉及二者之整合。“两轮”中思辨与体验,本来就是一体(指人格成长)而不可分的。
(二)借罗杰斯的理论活化儒家的人格教育
西方的心理学家,多半具有临床的经验,罗杰斯不但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而且把他的治疗方法,推广到人格教育的领域。《成为一个人》这本书,原以为只是为心理治疗师而写,出乎意料,在出版之后,读者包括各行各业:如护士、家庭妇女、企业界人士、官员、牧师、教师、年轻人。正因为这种情况,才使我们相信借罗杰斯的理论来活化儒家的人格教育是可能的。
下面谈谈要如何吸取罗杰斯的理论。我们的人格教育的重点既然以实践的方法和实践的过程为主,那末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去吸取。
前面虽已谈过“体验”在罗杰斯人格教育中的核心角色,接下来就得全面地把所有内涵找出来,并做有系统的陈述。“体验”在《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不只是方法论层面有意义,它几乎无所不在,对一个人如何克服艰难、迈向成长,每一关节,都离不开“体验”。因此,对“体验”的理解、开拓和运用,无论对施教者或受教者,都是他们有效、无效的决定因素。
有关实践的过程,罗杰斯是根据巨量的治疗中的实例录音加以整理,对人格变化的流动式样做扼要描述。引起人格变化的方法,即前面提过的,要使被治疗者(或受教人)拆除自我防卫,使体验开放、释放情感。在过程中,治疗者(或施教人)以全心接纳、同理心,使被治疗者从原来事不关己的叙说自己,逐步变化成以切近自身当下体验的方式表达自己,最终做到一个真实的自我。
我们吸取罗杰斯的理论,主要目的,是要为传统儒家人格教育的实践方法和实践过程提供一个对照组,在两相对照之下,看看哪些地方可以互补,哪些地方可做若干取舍,甚至评鉴其中的是非得失。根据我的构想,是要借用罗杰斯有关人格成长的丰富概念、高超的描述技巧以及发掘问题的能力,将两个系统做整合性诠释,这就是我目前所想到的“活化”的意思。
(三)建立现代的人格教育
以上讲的有两点意义:
第一,借罗杰斯的方法做个桥梁,把儒家传统的人格教育导入现代。
第二,强调“活化”,表示仍在传承中求发展。
1. 时代和环境
以下要做的工作,是假设有人有意愿把我们所谈的问题(希望儒家能“两轮并转”,把儒家最重视的人格教育重新在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鲜活起来)作为人生的志业,他应该知道些什么?在实际的工作中他又如何开展?
他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1)我们已经从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和机器人时代。已有人担心网络可能弱化人的思考能力和专注力的衰退。机器人不但具有像动物一样的神经系统,甚至可能在电脑里创建一个心灵。所有与人密切相关的新科技,都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并努力思考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冲击。
(2)有志从事人格教育的人,还要知道时代之外,我们面临的处境是十分严峻的。长居美国的林博文先生,长期为台北的《中国时报》写专栏。2013年9月11日题为《人文社会科学乏人问津》的文章的第一段:“美国各大学纷纷开学了,人文与社会科学部门的主管发现大一新鲜人又比往年少了!年轻一代不想念英文系、历史系、政治系、社会系、心理系、考古人类学系,……据统计,美国在 1966年,就读英文系和历史系的学生占百分之十四,2012年剧降至百分之七。哈佛大学公布的报告则说,1954年有百分之三十六的大学生主修人文,2012年掉至百分之二十。”
这个趋势早在料想之中。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目前也许不像美国那样严重,但因人文、社会学科就业困难,终难免步其后尘。
林君的文章,使我想起近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论战之后,科学主义一直被复兴中国文化者所诟病(我也曾参与其中),大概谁也没有料到百年来,广义的“玄学”(包括人文与社会学科),在世界性的范围内,逐渐失去吸引力,相对的科学主义的影响力却大为膨胀。在二十世纪前半叶,曾风行一时的一个哲学学派——逻辑实证论(具有科学主义倾向),被同样风行的存在主义者讥评为“科学的赝品”。现在与人学或生命的学问密切相关的脑神经科学和基因工程,他们可不是“科学的赝品”,而是正宗且严格的科学,他们野心很大,企图用科学来解释人类所有的行为,实现科学主义的理想。
如此严峻的挑战,人格教育还有前景吗?下面是我的一点想法。
我曾经为了批判“玄学”,思想上难免有经验论的倾向,这是思想本身自然的演变,并非认识殷海光先生后才有。因为这一思想背景,所以对神秘主义很排斥。近年阅读《荣格自传》,竟然像触电一样,感觉到神秘主义发掘的潜意识世界如此迷人!十分惭愧我以往是如此无知。这种把“阅读”变成“悦读”的效果所以产生,和我近几年对人性负面的高度关注分不开,因为荣格正是一位人性黑暗面的探险家呀!这一自觉,使我对宗教形上学的想法也改变,从软性的否定改为硬性的肯定,我以往坚决不信任何宗教,其实是指现实上的宗教活动;当我宣称:“自由是我的天道”时,其中就有宗教情绪和宗教精神。宗教与形上学对人类的功与过,已不是我的学历能所解决的。
荣格的神秘世界探险,使我觉得对于人的生命世界,到如今未知的部分可能远大于已知的部分;科学家的野心,真有可能了解人类外显行为的原委,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险,我想总有一天他们会叹为观止,科学已无能为力。科学的尽头,就是人文活动的无穷天地。梁启超有句诗:“世界无穷愿无极”,可改为“世界有穷愿无极”。有穷世界,科学有用武之地;无穷世界,已成科学禁区,人文则不受此限,《周易》的《既济》、《未济》卦早就有此智慧。
2. 人格教育须知
下面要讲的是人格教育须知,共有十项,包括它的性质、特色和意义,希望有志从事人格教育者,对这些观念能念兹在兹、常在我心、经久学习,使之内化,成为我们志业的生命动力。
(1)人格教育与现行教育的区别。现行教育以考试为手段、升学为目标。在长期竞争、压制、焦虑、挫败的阴影中,许多人成为忧郁患者的预备队伍。因缺生活教育,又被打压他们的个性和兴趣,使他们多半只能欣赏不用大脑的大众娱乐。
人格教育,行重于知,教育就在生活之中。在知的方面,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在行的方面,要培养出持之终身、乐在其中的兴趣,也就是享受生活的能力。
(2)人格教育与心理治疗的一体性。人文(或存在)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说:“心理治疗是一种教育程序。”与中国宋明儒者所说的“变化气质”若合符节。“变化气质”既是修身的教育,也是对人格的缺憾的治疗。中国禅宗史上“呵佛骂祖”的狂人临济大禅师告诫弟子:“山僧无一法与人,只是治病解缚。”可知,他的教育与治疗也是一体的。
朱熹说:“惟学能变化气质。”“学”包括“读书穷理”和“主敬存心”,正是我们“活化人格教育”所期待的“两轮并转”。“主敬存心”是修身教育最直接、最核心的工夫,自不待言;“读书穷理”应包涵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读“悦”)乎”的“悦读”。“悦读”的字面意义,许多儿童已具备,在这里,我们赋予它更积极丰富的内涵:人类生活中有多样化的乐趣,似都不及“悦读”的价值,它不但使人享受高等的乐趣,而且会善用闲暇、享受孤独。
现代社会因医疗条件改善,长寿的人越来越多,假如他有好奇心,养成“悦读”的习惯,不但有益于健康,且能使生活既快乐又充实。“悦读”的确能带来无比的慰藉力量。
(3)“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太阳神庙墙壁上的一句神谕,经由苏格拉底之口而为世人所知。苏氏另一句名言:“生命如不诉诸批评的省察,这种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这句话不但提出“认识你自己”的方法,也说明了“认识你自己”为何如此重要。这种在自我成长中能促进自我改进的能力,在人格教育中是必要又充分的条件。
(4)在讲到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包括道德教育)时,往往会强调“全人教育”,但语焉不详。什么叫“全人教育”?我在读西方人格心理学时,注意到各派基本观点与方法虽有不同,但在理性和分析性的取径似乎差异不大。他们自觉到各派的策略或方法,提供了若干事实,只涉及到人整体的某些部分,无法捕捉到人格的所有精髓,为此,他们仍把了解人格的完整悬为未来的理想。
就东方(包括儒、释、道)的观点来看,西方人以分析性取径,对人的了解必然自能局限于部分事实。东方人对有认知意义的“心”的预设和西方大异其趣,所谓“心”是以感通为其特性,它无所不涵、无所不通,禅宗所谓:“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禅宗的顿教,对全人教育可说是一步到位,当下即是,不必逐步思考。
要在社会立足的人格教育,诉诸一步到位的顿教,是行不通的。在今日,作为人格教育的全人教育,重行、重实践仍与古代相同,但已不再认为“心”比“身”重要、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重要,此二者是互动的、互相依赖的、并肩合作的。身心一体的状态就是全。
(5)如果你有真诚的意愿,又充分相信有意志和毅力去实现。那么想要的“我”就可能不断成长和更新。这不是说你从此就一帆风顺,而是在此过程中,所有的挫折、阻力和负面情绪,都可能因强化的生命驱力而转化为不断向前的动力。人格教育没有终点,只是过程,死而后已。
(6)“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中国从孔子开始,就成为所有教育的金律。现代教育因讲求专门化,必然以知识为主;因教育普及,必然流于商业化。在如此现实环境里,“以身作则”的金律已被淡化,也可能成为笑柄。
现在我们要郑重强调,这条金律,是人格教育最重要的支柱,有它才使人格教育成为可能。
这条金律有两个特性:
第一,古今不殊,万古常新,它不因时间而失去重要性。
第二,具体的普遍性。“以身作则”如不在人身有具体的表现,便毫无意义。它又是所有行业和角色中的领导者,要做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既具体又普遍,是人类文明中十分罕见的悖论式的生命智慧。
(7)人格教育很重视个人独特的经验,因为它是许多有创造性表现的来源,也是以创造来展示他们的存在。
在存在中为何展现人类独有的创造力,这个问题曾长期吸引我并备受困扰。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我陷入反传统的激情时期,对存在主义者萨特的主张:“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可以自由创造,以及有些科学家声称:“人类有无限的可能”,都曾深信不疑。渐渐地,人生的经验,使我悟解到,不论渴望自由或梦想创造,人的局限太多了,人的身体、心理、文化都有天然的局限,佛教所说生、老、病、死之限,千真万确,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时代处境的限制,都形成个人的命运。至于科学家的信念,确实创造了人类空前的文明成就,但也带来人类史无前例的灾难,如气候变迁。
经过盲信和反思,我想奉告今后从事人格教育的人,要展示人类独有的创造力,或渴望自由,都无可避免的,是在面临阻力或局限时,经由搏斗,才可能实现的。人,不论你拥有多么优越的天分和机遇,要成功,伴随着风险的勇气,才是决胜的关键。
(8)从事人格教育者,如与人发生争执,第一念的反应,就要警觉自己可能是错的。人要有自信,但也要有胸襟接受批评,这一点如能养成习惯,在人与人之间会减少许多纠葛。
最近在一本书上看到:富有道德意识者,常在道德制高点上,自以为是。衡诸当代中国的学界和思想传统,好像真有点道理。儒家在当代受到官方支持,各派林立,却少交往,对采批判立场者仍不宽容。在传统里,孟子对杨朱、墨翟,荀子对孟子,朱熹与陆象山之间,皆不免此弊。
有志从事人格教育者,这一点要有高度的警觉。因人都有同理心,才使人格教育成为可能,如果连这一点自省的能力都缺乏,怎么可能有同理心?
(9)自我实现是人格教育的目标。“自我实现”这个名词最早由荣格(Carl G. Jung)提出,作为个体发展的最终目标。后来马斯洛(A. Maslow)根据传记资料和调查,提出“自我实现”的十四点人格特质:
1对现实的认知能力较佳,且能与之安然相处。
2能接纳自己、他人及自然。
3内心自然流露,生活简单、自然。
4遇事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
5喜欢独处。
6独立自主,不受环境的影响,即使面临挫折与打击,也能保持快乐且宁静的心境。
7富有创意。
8有高峰体验。
9能建立久远的人际的关系。
10富有民主性格。
11对手段、目的区分得很清楚。
12有慈悲心。
13有哲学性的幽默。
14能超越各种对立性而达到统整的状态。
以上十四点,在中文不同的译文中,文字上略有出入。这些特质是从许多杰出人物身上归纳出来的,就个别人而言,只能具备部分特质。有些特质不能看的太死板,例如遇事以问题为中心,大概是指在重要问题上,能做到这点;如要事事如此,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又如独立自处,不受环境影响,也只能指某些事。环境的内涵很复杂,可包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俗风气,人想完全摆脱这些影响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又如杰出的人物在接纳自己之外,又能接纳他人吗?西方近代的音乐家、画家,早年我读过的传记中,几乎没有不高度自恋的。当然,马斯洛所选的人物,是偏向生活功能很好的所谓“健康”的人。在人类历史上,被视为杰出、甚至伟大的人物,健康与病态之间太复杂、太深奥了。根据人的智能,已不可能获得妥实的答案。在人的问题上,至今我们的进步很有限,绝大多数的人仍活在迷信和盲信中。人类形形色色的悲剧,只会继续演下去。
马斯洛以西方近现代人为例,如以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为例,内容会有许多不同,因中国杰出的人物多半富有道德色彩。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特质是多元的,是近现代人充分发挥潜能的典型,从事人格教育者,在人生目标上可作为范例。
十四点特质中,比较难解的是高峰经验和能超越各种对立性而达到统整的状态这两点。
高峰经验可能因角色不同而有相当的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一、它是自发性的;二、很难有精准的描述;三、有助于人的成长。我根据中国思想传统,试举两例供参考:
第一,禅宗所有禅师达到开悟的瞬间,是高峰经验。
第二,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那一刻,可能是高峰经验最佳范例。
关于统整的状态,我也能举两例:
第一,孔子说的“一以贯之”。
第二,“天人合一”,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有两个类型,一是儒家的“天人合德”,一是道家的“因任自然”。它们共同根据的一个原理,是和谐。
“一以贯之”、“天人合一”,历来讲者不一,我的理解可读我的:一、《中国哲学辞典》中的相关辞条①韦政通.中国哲学辞典〔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3、89.;二、《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宇宙观的现代反思》②韦政通.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韦政通自选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38—249.。
(10)作为人生目标的自我实现,是人生中已经有的表现,最后一点,我想谈谈在这些表现之前,在茫茫然的生涯中,希望开创人生的志业,无法回避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无穷的复杂性,我选择三点:抉择、勇气和热情。
这三点中,为人生作抉择是难中之难,假如一路抉择都犯错,将产生无法承载之重,人能做到一路抉择都正确吗?不可能,这中间有偶然的因素,也有一般所说的命运,这都不是我们能控制。所以说每一个能成为杰出或成功的人,往往被视为“奇迹”。
没有勇气,无从抉择,因任何一次抉择多少都有风险。有勇气的人,不会缺乏热情。勇气、热情不是很难理解的。在这里,我把论述的焦点集中在抉择上,作抉择,勇气自在其中,不断的抉择才能激发热情,勇气自在其中,不断的抉择才能激发热情。在行动中,三者结为一体,缺一不可。
抉择的层次,从每日每事到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终结。以下论述的有效度,是不分层次的:
一、人在焦虑中,不容易做出比较正确的抉择,这时刻要尽量放松。禅学静坐第一部就是要放松,一放松,神经网络就会打开,让反覆的思虑完全渗透,大脑才有机会浮现出突破的新想法。仅仅放松如无效,可在放松的同时,仍能专注,带动一点紧张,在放松与紧张之间,是创新的一种法门。这一点,不过是中国古语“一弛一张,文武之道”的体现而已。
二、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渴望是什么,而且这种渴望必然会激发你的热情,那末就此下决心,大概是不会错的。在人生历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常引起变化,而使渴望有所变动。所以对自己的渴望或目标,可以保持开放和弹性。为了实现理想,在时间上永不嫌迟。
三、真正值得活的人生,都很难是预设性的。人生曲折多变,总带有几分冒险,尤其在这变动越来越快越大的时代,不但要频繁地做抉择,难度也越多,因为我们对明天、对未来,都很空洞、很茫然。以前很重视生涯规划,今后恐已难为,人一生都可能不断要面对新事物、新处境。因此,勇于接受挑战,勇于探索,把变化视为常态,已是今后从事人格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生命素质。
3.人格教育如何开展
上面说的人格教育须知,类似于中国禅宗始祖达摩所说的“理入”,下面要讲的人格教育如何开展,则相当于达摩所说的“行入”。所谓“行入”,就是要为人格教育找出活路,如针对“两轮并转”的时代性课题,那就是“要为问题找到生命”(诗人R.M.Rilke的名句)。
要为开展人格教育提出一套办法,不是不可能,但难免流于纸上谈兵。中国是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实际从事人格教育者必须因地制宜,别出心裁,直面对象,发挥创意,才能找出真实有效的办法。下面一时想到的几点,启发性大于实效性,也许对我的学友们,一旦踏入这未知世界时,刺激出一些灵感。
(1)禅宗的启发
①化繁为简。这个标题,是我读老友霍韬晦教授的新著《本来面目》学到的。禅宗在这个兴起的原因很复杂,在我的《中国思想史》里言之较详。①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494—498.在这里,与化繁为简有关的,我只提一点。禅宗始祖初到中国,落脚北方,未受重视;到禅宗二祖慧可,因逃避北周武宗毁佛之难(公元574)南迁到湖南、江西的大别山区。在北朝时,禅师多随缘而住,独往独来的头陀行,从四祖道信开始,终结游牧型,开创道场,造寺院、立佛像。到五祖弘忍,更是为了因应当地落后的文化与民风,而“法门大启,根机不择”,以“念佛名”为方便,开启了南方禅宗的新禅风。到六祖慧能,因标榜“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才使“化繁为简”的容易通俗普及的“南方宗旨”,成为中国禅的主流。
今天我们重提“化繁为简”,是要化百年来新儒家之繁成为现代人格教育之简,能化与所化的内涵,与禅宗兴起时虽大不同,但这是我们今天从事“活化人格教育”必须呈现的特质。追求理论化、系统化、形上化的新儒家,与以“身教重于言教”的人格教育是对立的。新儒家也走向“精神云端”,不食人间烟火。活化人格教育则必须深入民间,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本来就是原始儒学开出的一条康庄大道。假定孔子复活,我想他会仿效马克思,说:“我不是新儒家。”
②人格教育要创造出类似大禅师在公案中给人的感受和氛围:
a.生龙活虎般的精神。b.活生生的生命。c.生气蓬勃。d.大丈夫气概。
e.有灵性的个体。f.心灵充分自由。g.见解和悟力如奔泉。h.个性突出,作风强悍。
在前面,我曾提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有学员反映:“上这种课,使我体验到活力充沛的学习经验。”对这种教学法,使我联想到禅宗的大禅师的教法,以上八点,就是大禅师们教法中可能呈现的样貌。这在东方的精神和智慧中独树一帜,这并不意外,中国的禅宗,本来就是大乘佛学、老庄思想和孔孟儒家共同孕育而成。若问这样的创造能量如何养成?我想精神的全神贯注、充分投入、高度集中,恐怕是必要的条件。
③实践精神的想象力
日本的铃木大拙认为,中国之所以创造出禅,因为中国人富有实践精神的想象力,是什么意思呢?我引霍韬晦教授的一段话,大家读读看。他说:“禅师之教,全无定相,每次都是全新的创造:扬眉、瞬目、斩猫、杀蛇、棒打、喝骂……旁人看来惊心动魄,在禅师的运用则是平常。这可以说是禅师的自由心灵的运用,一切创造皆从此自由的心灵来。‘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也是对禅师心灵作为——绝对自由的、可以有无限创造的运用主体,亦即所谓无限心的预设。”我觉得这可视为对铃木大拙看法的诠释,如果把文中的“创造”换作“想象”,也一样贴切,在许多情况下,“创造”与“想象”实为同义词。
初期的大禅师们,随顺想象力的奔驰,随心所欲,简直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我们现在开展人格教育,也许不能完全仿效禅的实践想象力,但一定要学习如何灵活激发出人们生命的动力。人不但要活,且要乐活。在实践精神的想象力启示下,希望以现代人格教育为志业者,有勇气做新的探索、新的尝试,有能力在禅的创意中打造出更新的创意。
(2)创造人格与创造知识相通
2014年台湾书市出现了一本《和牛津、剑桥新鲜人一起思考》(作者:约翰·方顿〔John Farndon〕)的书,副题是:“六十个绝妙问题,激发你的创造力。”恰好我不久前刚读过霍韬晦的《本来面目》,觉得书中五花八门、无厘头式的问题和问答的风格,与禅宗有些相似。这引起我的好奇,并做了进一步的思考。下面先摘录一些文字,看看英国这两所已有千年历史的名校,对新鲜人入学口试的问答是什么模样以及会问些什么问题。
A.问答的模样
a.提问者有绝对优势,令人无法招架,也充满了权威。
b.这些问题出其不意,显得诡异,甚至还使人恼怒。
c.这些问题有挑战性,但没有所谓正确答案。
d.问题让你进入未知的世界,激发出好奇心。
e.引起探索,让你学习拥抱不确定性。
f.问答相当刺激,让人有活着的感觉。
g.这些叫人迷惑的疯狂问题,好让你肆无忌惮地发挥想象力。
具有好奇心的学友,看了上面魔幻式的问答,可能急着想知道英国名校的老师究竟怎样问的。
B.问题举例
a.把蚂蚁从高处往下丢,会发生什么事?
b.如何向外星人描述汤匙?
c.你是一本小说,还是一首诗?
d.如何称出头部的重量?
e.能否在太空船里点蜡烛?
f.你自认聪明吗?
g.人可以出售自己的肾脏吗?
h.你如何形容苹果?
好了,例子不必再举下去了。学友们,你们的感觉如何?我的感觉是:现代英国大学里的口试题的风格,简直把一千多年前中国禅的风味复制出来,这想法好像很离奇,其实并不。这现象刺激我们思考:人格教育中的创造和知识教育中的创造,原来是可以相通的?这一点不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发展创造力的奥秘之一,就是将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的两极或多极,经由创意加以速结,就可能打造出新的组合。
假如这两极相通可能,那末在人格教育和哲学化的儒家,经由各自发展相当时日之后,在进行一次相生相成的辩证过程,是有可能的。
很不幸,百年多来,二者之间看来有点儿势不两立,无法相容。但经过现代人格教育的发展,已融入多元价值观,已发现彼此都不能没有对方。今后二者不是进行一般意义的整合或综合,而是能互相对话,并代表两股不同类型的文化生命力。这才是完整的新时代儒家新生的样貌。传统“尊德性”和“道问学”的新诠释,可称之为“内两轮”或“小两轮”;现代人格教育和哲学化的儒家,一旦同时运转,可称之为“外两轮”或“大两轮”。
如此美好的图像,真令人神往!
(3)培养同理心
针对人格教育如何开展这问题,培养同理心,恐怕比其他所有的想法都更重要、更根本,可谓重中之重。下面是我的一些理解,供学友们参考。
①同理心之所以可能,是因人能自觉,有灵性,更重要的是人有感通的能力。许多动物也有某种程度的感通能力,但人的感通性能不断升级。儒家的仁爱、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博爱,都是因为人普遍具有感通的能力和同理心的存在,才能实践,才能推广、普及。
②什么是同理心?是可以引起共鸣同感的一种心理。它能产生设身处地的同一之感,使人能感受到对方的感受,也能使对方分享我的经验,经过不断地练习,不但可能丰富彼此,也可能成长彼此。
③培养同理心,知道多少未必有用,你必须全心全力去实践、去行动。根据什么来行动?可试问:
a.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或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b.什么事让你最起劲,甚至让你废寝忘食?
这是攸关人成长的基本问题。在这类问题引导下,才能在开拓同理心的道路上,由起步而逐渐深入,知道成长的障碍在哪里,要如何跨越?这都要靠亲身去面对、去体验、去努力,才有机会真正感悟到激励同理心的动力与激情。
④近年台湾医界发出“医病先医心”的呼声,意思是要成为一个好医生,要有同理心,并获得病患的信任,这样不仅能让病患减轻病痛之苦,也能让药物发挥更大疗效,甚至服用安慰剂都能产生抗忧郁剂的效果。
从事现代人格教育者,虽不是医生,也要学习类似的本领。因人多半都有渴望表达出来的东西,如有人肯聆听,就可能开始顺利沟通。所以从事现代人格教育者,一开始就要设法让对方信任、愿意倾诉,并耐心聆听。
⑤声入心通、心领神会、心有灵犀一点通,都是对同理心的绝佳体会和描述,也代表高层的同理心,落在实践上,都嫌言之太易。关心别人,这种同理心普遍存在;为所爱而自愿牺牲,就难能可贵。不管什么层次的同理心,在历史上、在现实社会,都不难找到实例,问题是任何榜样都不能直接复制,都要我们亲自去经历、去体验,久而久之,我们的人格才能逐渐获得改善。
在我早期人生中,曾影响过我思想的心理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说:“人类心血最大的成品,乃是他自己的人格。”他的话激励我大半辈子,对自己性格的缺陷,一直在努力更新,使我活到九十岁的今天,终于活出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我”。他的话,对今后从事人格教育者,不论是立己或立人,都是莫大的鼓舞。
责任编辑:黄万机
To Making Lively of the People's Character's Education: Some last Ideas towards Confucianism (Shang)
Wei Zhengtong(Speech) Zhanghongming(Organized)
(Taiwanyilan University, Taiwan Yilan 26041; Zhejiang Social Scientific Institute ,Zhejiang , Hangzhou 31007 )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new Confucian,the article tried to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new Confucian in GangTai, to look for a new approach or a tool,in order to lively used the moral humanity education created by Confucian and Mengzhi in the modern time. The article used mainl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Luo Jieshi in the book To Become a person the theory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and how to teach a person by the Chinese Buddhist tutors. To lively used the traditional personality's education by Confucian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also to practice it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surface thinking mode and ideas, in order to have some help with some people who do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modern world.
personality education, lively, to become a person, Confucian, Buddhist mediators
K203
A
1000-8705(2016)01-31-39
韦政通(1927—),江苏镇江人,哲学家、思想家、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著名学者,曾任台湾中国文化书院教授、《中国论坛》编委会召集人、《世界哲学家丛书》主编、北京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广州中山大学讲座教授与杭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目前担任台湾宜兰大学生命教育研究室荣誉顾问;曾受教于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方东美等港台新儒家学者,交好于殷海光等自由主义学者,终身致力于中国思想史与传统儒家伦理创造性转化研究,学术代表作有《中国思想史》、《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中国哲学辞典》、《中国的智慧》、《中国文化概论》、《儒家与现代中国》、《伦理思想的批判》、《孔子》、《董仲舒》、《中国现代思想家梁漱溟》等三十余部,2011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了四卷本的《韦政通文集》。
张宏敏(1982—),河北邢台人,哲学博士,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兼任台湾宜兰大学生命教育研究室“政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