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摘 要:通过对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和就业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等的分析,建议高职院校采取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培养计划设置切合行业实际要求、加强旅游专业“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使学生提前体验职业角色、邀请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转变就业观念等措施,以促进旅游类专业学生顺利成功就业,进而增强其职业成就感和人生幸福感。
关键词:旅游类专业;就业;SWOT;建议
当前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给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一个紧迫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 350万,平均每年新增50万,缺口至少200万。旅游专业有广阔用人空间,各个方向的就业前景良好。旅游业又是操作性很强的一个行业,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远比对知识的要求更高。很多旅游企业更愿意使用对旅游业务熟练、肯吃苦的高职生。
当前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初次就业率高,但本专业对应行业内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另外,从业时间短,转行跳槽频繁。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离开当初签订协议的旅行社、酒店、景区、餐饮等旅游行业,而纷纷转入其他行业,这种状况既不利于高职院校本专业的招生,也不利于本地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高职旅游类专业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
(一)S分析(Strengths,优势)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目标不是高级管理人才或是高级技术人才,而是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基于此,该群体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随时灵活熟练处理生产第一线问题。此外,他们普遍具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学习能力强。
(二)W分析(Weakness,弱势)
很多高职旅游类专业的学生没有专业学习的兴趣或兴趣不大,他们自然不愿意付出精力和时间在专业学习上,直接导致专业学习能力较弱,从而在就业中无法形成良好的竞争力。另外,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处于实习期或已经就业的很大一部分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差,在工作中没有良好的纪律观念、大局观念,团队合作意识差,要不迟到早退,要不工作态度不端正,对企业要求高而对自身要求低,在要求舒适工作环境、优厚工资待遇的同时不愿付出努力,工作中叫苦叫累,不愿意放低身段为游客和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动辄私自离岗、脱岗,岗位职责意识不强,这样的毕业生一点都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对本专业、本行业的了解、信念及信心不足,大多数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没有明确、科学的规划。
(三)O分析(Opportunity,机会)
近些年,国家政策的扶持、学校的就业指导、自主创业、实习基地、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很多的机会。以国家政策为例,全国好多省份相继出台了允许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自由进入的政策等,文件的出台,为毕业生就业开设了绿色通道,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旅游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注重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扎实讲解与开设,而且都开设多门拓展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专业选修课,同时还经常性地组织专业能力展示以及各种技能竞赛,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
(四)T分析(Threats,威胁)
首先,旅游专业高学历毕业生的冲击。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各专业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既有研究生、本科生,也有专科生、中专生,相应地旅游专业高学历毕业生也会越来越多,在同样都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前提下,各个用人单位当然会优先选择研究生和本科生,旅游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受到严重冲击。其次,服务行业萎缩和酒店转型改制带来挑战。随着服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旅游企业由于客源不足而纷纷裁员,同时很多酒店由于缺乏过硬的硬软件设施而价格又降不下来,不得不转型,有的转型为养老院,有的转型为白领公寓,有的干脆改制为写字楼出租。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缩小了他们的选择范围。
三、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时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等的分析,高职院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扬长避短,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利机会,打造良好平台,促进其顺利成功就业,增强其职业成就感。
(一)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重视旅游专业学生始业教育,通过对本专业定位、行业发展前景、就业情况的介绍,加强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知,打消了学生对旅游专业的疑惑和误解。培养其专业学习热情。同时,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就业期望。
(二)培养计划设置切合行业实际要求
学校在培养计划的设置上须注重工学结合,将旅游专业教学的重点和中心转移到了实际的岗位操作上,将旅游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共同注重的旅游专业的教育理念。校内购置实训设备用于实践教学。学校力争与相应的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对口的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地系统化、规范化、针对性强地进行校内实训基地操作技能的训练,满足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三)加强旅游专业“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是提高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水平的关键。每年寒暑假期间安排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教师也可带着旅游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请教,提高自己专业技能水平的。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相关旅游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变。最后,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四)使学生提前体验职业角色
进行职业意识训练,体验职业角色,不光使学生体验导游、服务人员、大堂经理等角色,更要使学生体验客人、游客心理。这种体验可以在见习和顶岗实习中进行,更可以在专业课堂上进行,因为在真正的实习中,当面对真正的千差万别的游客或客人时,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可能会手忙脚乱、频频出错,产生职业体验的挫败感,从而影响其职业生涯的成功体验。因而应该在专业课堂上进行体验,而且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导游或酒店服务人员,另一部分扮演游客或客人,而且情境设置要恰当逼真,当学生真正能够从游客或客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他们便获得了未来职业、客人顺利沟通的角色意识与良好态度。
(五)邀请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
相比较教师的指导、讲座,优秀毕业生的亲身经历对于在校生来说更有说服力,也更贴近他们。所以可以邀请在本行业内从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为在校生们现身说法,能收到更加良好的效果。优秀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上,往往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形象,在从业中往往注重礼仪礼貌,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也很过硬。吃苦耐劳和勤于钻研究竟有多重要,人际关系和有效沟通究竟有什么作用,他们都可以结合自身工作和亲身体验详细讲解,从而为在校生形成切实的指导和影响,为他们顺利就业并长期在本行业从业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六)转变就业观念
目前学生的就业观偏离社会需求,希望岗位适应自己,希望工作既轻松又工资高。一旦企业岗位满足不了自己就抱怨,选择跳槽。有些学生实习期间就换了五六家酒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无法找准职业定位。应该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学生适应环境、适应岗位,积累工作经验,提升社会阅历,然后再选择工作单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芳菲.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期望研究——以秦皇岛市高职院校为例[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2]高爱芳.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SWOT分析——以晋城事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职教育研究,2015(8).
[3]王天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4]王海萍.基于企业满意度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5]刘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J].青春岁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