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纪霞
[摘要]国内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针对这方面的文献综述较为贫乏。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此方面的研究的基础上,寻找研究的空白以期奠定此方面的研究方向,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铺垫。
[关键词]技术创新;税收政策;文献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07
1引言
强化技术创新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如何利用税收政策促进技术创新已成为各国的重要任务。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此方面的研究的基础上,寻找研究的空白以期寻找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铺垫,以期为我国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税收政策研究提供指导。
2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起步较晚,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对此进行研究。
21理论层面
徐鸿钧(2000)指出应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并强调重点加大对高科技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持同样观点的有:马美英(2000)、罗丽艳(2001)、欧江波(2002)。
张桂玲,左浩泓(2005)认为我国在研发环节税收激励政策少,并且没有充分体现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明确指出直接优惠为主、间接优惠为辅的激励手段不利于税收政策效应发挥,在理论层面持同样观点的有:魏明英,罗玉中(2007);张涛,马亚红(2008);马海涛,姜爱华(2010)。
刘小林(2008)认为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取消按所有制性质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个人独资、合伙小企业自行选择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提出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等措施。
项英辉、方重(2010)通过论证“负企业所得税”税式支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得出企业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优惠税率制度对亏损企业与微利的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意义的结论。
郭佩霞(2011)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提出强化激励人力资本积累的税收机制、健全税收政策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与激励、增强企业创新“试错”的税收宽容政策、强调以相关创新要素为激励取向的税收设计。
22实证层面
鉴于国内学者实证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不同税种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不同税收优惠方式的激励效应研究;税收政策对不同行业的激励效应研究。
221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激励效应研究
在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激励效应的研究方面,学者的观点存在分歧:第一,支持税收政策激励效应有限的结论:吴秀波(2003)结合国外研发支出税收激励效果的评价方法,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研发支出税收激励效应十分有限的结论。夏杰长,尚铁力(2006)、徐欢(2006)通过构建散点图的方法得出同样的实证结果。刘涛(2009)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发支出具有正向的激励,但是激励效果并非十分显著,采用同样研究方法并提出该结论的还有:方重,杨昌辉,梅玉华(2010)。第二,肯定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刘军(2006)研究发现税收成本每降低25%,其研发投入增加1102%。其他学者如:宋岩(2009)通过问卷调查,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邓谢彬(2009)以湖南省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金玉(2010)以长株潭区域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SARS逐步回归方法;马伟红(2011)以2007—2009年中小板67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贡彩萍(2011)选取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得出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具有显著激励效应的结论。
222不同税种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
在不同税种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方面,学者普遍将关注点落脚于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但是针对这两个税种的激励效应方面,学者未达成共识。一方支持增值税激励效应优于企业所得税,如娄贺山(2007),王欢欢(2009),徐庆伟(2008),乔天宝(2010),裴强龙(2010),刘艳君(2010),潘亚岚、蒋华(2012)等;另一方支持企业所得税的激励效应优于增值税,如匡小平、肖建华(2008),王爽(2010)等。以上的研究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构建散点图的方法,数据来源于宏观数据、上市公司或高新技术企业等。
223不同税收优惠方式的激励效应研究
在不同税收优惠方式的激励效应研究方面,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均支持间接优惠方式优于直接优惠方式的结论。实证研究方面大多以乔根森、桑德莫和霍尔等经济学家构建的标准资本成本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如林琳(2010)等。
倪国锋(2013)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低税率20%、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新办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两免三减半政策及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5项政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力度较大,而“创投企业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按其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出口退税率提高”“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提取折旧”等政策的激励作用不太明显。
224税收政策对不同行业的激励效应实证研究
税收政策对不同行业的激励效应实证研究较少。李丽青(2007)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103家企业(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的几项税收措施对研发投入激励作用较大,而对技术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专家学者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等措施的激励作用较小。冯少玲(2011)以邢台市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其中多元线性回归以固定资产净值作为因变量,分析得出在税率优惠幅度相同的情况下,对于低技术含量的企业而言,所得税优惠激励强度不大,而对于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则是增值税优惠的激励强度大。吴葵英(2010)以2005—200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发现,所得税改革对医药、生物制造业激励效果显著,对金属、非金属制造业影响效果不显著,而对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制造业和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R&D的影响效果下降。
此外,部分学者通过对比国内外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为我国税收政策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如黎海波(2005)全面剖析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扶持的政策措施;于海峰、谭楚玲(2009)对比我国与欧盟的相关税收政策,樊增强,单涛(2014)通过借鉴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建议加强流转税的优惠,增加对研发人员的优惠、强化税基式优惠等。
3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早期学者强调完善税收政策对高科技企业的扶持,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逐渐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中小企业;与此同时,学者将研究的方向扩展到国外成功经验借鉴,以期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改革提供方案。近期,有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越来越丰富,主要集中于科技人才投入、税收优惠方式、税收激励效果等方面,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未达成共识。国内在实证研究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空间,某些方面仍存在空白,如不同税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如何、不同税种对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如何、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如何等,学者可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做出相应贡献。
参考文献:
[1]潘亚岚,蒋华财税激励政策影响企业R&D投入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2012(33):14-17
[2]刘览,孙骅,孔原高新企业自主创新与政府科技投入的关系研究——来自深市高新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3(22):73-77
[3]倪国锋现行税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3(35):102-106
[4]曾繁英,谢冰,杨书想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基于福建泉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J].财会月刊,2015(2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