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遥远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近来,从中央到地方,“最大公约数”成为重要政治理念。“最大公约数”的取得,是对“中国难题”不断求解的过程,其结论不是照搬书本教条或强行移植某种理念,而是建立在科学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在承认市场经济社会各个群体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前提下,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和改革进步的能量。
民主法治是“最大公约数”的依归。如果权力故步自封,唯我独尊,那体制内外的鲜活思想都会压抑在床底下;如果一味彰显长官意志,有意避讳敏感问题,不敢刮骨疗伤,杯弓蛇影,本该站出来彰显“最大公约数”的人们,就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社会及时变革的意义,在于主动创造善政良序,“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用脚“选择”,用嘴“协商”,用手“投票”,是民主三阶段。政治本是众人之事,开创一个讲真话的舆论环境,参政议政不避讳,对特权腐败的痛恶是对国家的大爱,对执政弊端的犀利是对公民的温存;多些透明,少些遮掩,让一切“潜规则”见光死,民主法治这个“最大公约数”就立起来了。
在当下中国确立“最大公约数”,需更加注重改革发展的实效,让人切切实实从身边感受到社会向上、向善的变化,确实体会到“最大公约数”的美好存在,有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场景体验,有更多的“获得感”。过去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而今要说,群众角色要让位于公民,公民权利不可侵犯,公民除了财产性收入追求,更要有精神性获得感,包括自由与尊严。
当前,改革无疑是“最大公约数”。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在最大范围取得共识,需要倾听“沉默的大多数”的声音。在一些公共议题上,比如专车治理、车辆限行、治理雾霾、老金并轨等公共议题上,需要允许多方利益的博弈,最终达成多赢的政策结果。
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不能奢望“一致认为”“一致赞同”,转型社会出现不同声音甚至质疑、反对,都很正常。越是这样,越需要统筹各方利益诉求、汇聚各家真知灼见,让不同利益群体充分发表意见,以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从而凝聚民心,最大程度降低社会治理成本。
今天中国的人均GDP已经是7800美元,五年之后将要实现人均GDP达1.2万美元。这需要经济每年必须达到6.5%的增长。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应该看到,按人均至少1.5美元/天的收入,中国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按2美元/天的国际标准,中国贫困人口规模更大。要实现全面小康,或者中等收入社会,需要下大力气改变底端群体太大的状况。
所以,唯有锐意改革。而改革一定要有试错,不让人试错,怎么改革?改革中的试错不是腐败、不是独断专行。改革需要广泛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广泛共识。
2月19日上午,习近平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调研,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还指出新闻媒体要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等。
习近平还特别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舆论工作是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关键一环。
应该看到,人民群众踊跃参政议政,其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权利保障意识越来越强烈,各级官员正身处“全民监督”时代。官员要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一要变被动为主动,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摒弃防范媒体的惯性思维,要一改过去拦、堵、塞的做法,变为“自己说、主动说、及时说、如实说”,以赢得媒体更多的信任与支持。二要变压力为动力,要正确对待媒体监督报道,及时解决问题,主动沟通,赢得话语权。三要变对立为互动。官员要充分发挥媒体反映民意的渠道作用,为群众解难释惑,让媒体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建设性力量。
(作者系中国智谷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