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

2016-03-07 01:18杨沁东
关键词:周国平状态灵魂

杨沁东

早在人类有着完整的意识形态开始,对自我的探究和定义便成为了贯穿人类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话题。身为敏感而具有细腻情感的生物体,人类就“独自一人”——这种伴随着人类一生的生命状态所带来的直观的、隐秘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各式各样、源源不断的思考。正如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所说的:“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人类在体悟孤独的同时,无不自豪地承认孤独的价值。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这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常触及并且始终困惑的问题。周国平把它归结为人生来相随的一种根本性的宿命。他在《孤独论》中写道:“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我在消化世界。”这与波伊提乌斯在《哲学的慰藉》中所持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将牢狱之灾这种被迫带来的孤独体验上升到了直面上帝、直面灵魂、直面万物之源的一种广义的宗教体验。

人类在挖掘自我的过程中不断使灵魂进步,诚然,这种进步使得他拥有了凌驾于众人之上的视角去感受这个世界,但相对的,上帝赋予了每一个人渴望人间普通温暖的需求。了然于世外的心灵境界与渴望着被爱被理解的本性的碰撞产生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或许是所有“天才”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而这种矛盾所带来的痛苦,则被称为“孤独”。孤独所带来的无助和异类感,使得这些人的灵魂不断受到折磨。他们不屑于和精神贫瘠的人交往,却又常常出于本能装作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通过超群卓绝的灵魂看清了人世间的规律,从而厌恶和逃避交往,可当他们独自一人时,却又害怕孤独,渴望温暖。更有甚者,在人群之中都有着独自一人的孤寂感。这些人,往往是精神上的强者,却同时也是被强大的精神所绑架的悲剧体。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与芸芸众生问的差别大概就在于此。他们在孤独与喧嚣中选择了忍受孤独,一人独处。无论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的冥想,还是耶稣在传道前流浪于旷野问的四十天,抑或是希拉山的洞窟里隐居的穆罕穆德,三大宗教的创立都告诉我们,独处是一个大思想家必需的修行。

这大概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谣言,安东尼·斯托尔在《孤独》一书中就提及相似的例子,这些例子表明,在自愿的或被迫的长久独居中,一些普通人同样会产生一种与宇宙融合的“忘形的一体感”,并且对他们的生活观念产生了永久的影响。人类灵魂的奥秘,往往在通过独处体验时变得容易触及。通过独处,他们渐渐抛下外物所带来的杂念,转向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从而达到类似“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他们触碰到在市井热闹中永远无法触及的生命真谛。所以,在中外文学家的笔下都有这类隐于世外、寻求人生的大彻大悟的角色存在。

正因如此,孤独在周国平的笔下被定义成了“一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人生境遇和体验”。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其不可避免的社会性使得许多高贵的灵魂挣扎于孤独中,但同时,其内心深处追求平静的独处思想,却也造就了许多精神上的革命,这种革命带来的是即使永远孤独永远不被理解也能从心灵上的充实得到满足的自爱。我相信“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这一观点。审问内心,热爱情感,拥抱他人,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永恒,这大概就是独处所能带给人类的吧。

一切牺牲都将带来成长和改变,人类精神上的荣耀不可失,永不能失,也永不会失。

老师说

本篇作文题为《独处》,开篇就用“独自一人”的状态点题,并把“独自一人”的情感体验与人类的“自我探究”相联系,行文具有哲思。文章进而思考独处这种“了然于世外的心灵境界”和合群这种“渴望着被爱被理解的本性”相矛盾所产生的痛苦,写出人需求的复杂性。接着文章笔势一转,以思想家选择忍受孤独,普通人会产生忘形的一体感,道出“独处”的价值。行文的过程,恰是本文作者对人的生活状态的思考,也是作者生活观的体现。

陈莉

猜你喜欢
周国平状态灵魂
周国平的读书之路
好梦何必成真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在水边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智珠二则
灵魂树 等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漂泊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