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劝学》中“而”字的用法

2016-03-07 01:18陆希致
关键词:虚词连词状语

陆希致

课文《劝学》仅有291字(不计标点),虚词“而”却出现了16次,其使用频率之高,实属罕见。然而对于这个虚词在课文中的用法,历来争论不休。

理解“而”字的用法,需探究其本义。左民安在其《汉字例话》一书中说:“‘而字的本义,在《说文》中释义说:‘而,颊毛也,像毛之形。”清学者戴震也在给《周礼》做注时说:“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日而。”大意是说,颊侧向上出的毛称为“之”,向下垂的毛称为“而”。但这个本义今天已经根本不用,所用者大多为“而”字的假借义:

第一种假借义,“而”通“尔”,第二人称代词,译成“你、你们的”。如:

早缫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第二种假借义,“而”读néng,通“能”,译成“能力”,名词。如: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

第三种假借义,用作语气助词,与“已”构成复音虚词“而已”,置于句末,表示限止语气,译成“罢了”。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第四种假借义,用作副词,与“既、俄、已”等构成“既而、俄而、已而”等复音虚词,分别译成“不久、突然、过后”等。如: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在汉语的发展中,“而”字是一个部首字,因此汉字中凡是由“而”组成的字大都与“颊毛”“胡须”有关。但是作为假借义,“而”字使用最多的还是它的连词用法。

下面,我们来看“而”在《劝学》一文中的各种用法。

一、用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成“可是、但是、然而、却”等。

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这六句中的“而”字,连接的是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表示前后为逆转关系,均可翻译为“但是、可是”等。

二、用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

如: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句①中“而”连接“学”和“参省”两个动词,表示君子检查、省察自己是建立在博学基础之上的,依据“并且”连接两个递进动词的语法性能,“而”翻译成“并且”。句②中的“而”连接“知明”和“无过”两个形容词性和动词性短语,表示君子不仅思想上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上亦无过失,再依据“而且”连接两个递进形容词或递进形容词加动词的语法性能,“而”翻译为“而且”。这是两个典型的递进连词。

然而对“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而”字,有人却认为是并列连词或因果连词。笔者以为这两种观点均不妥。首先,联系前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由于君子不断地修养自己,必然赢得自己不但思想上智慧明达,而且也必然赢得自己行为上的逐步无过,思想是基础,行为则是它的高度提升,这不符合并列连词平等排列的语法性能;其次,君子通过不断修养而达到思想上的高度提升,只能说会力避行动上的过失,但也不能说会完全避过,二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逻辑关系,所以本句中的“而”字还是理解成递进连词为宜。

三、用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译成“地、着”,或不译。

如: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这四句中,句①“而”连接的是“尝终日”与动词“思”的前偏后正式关系,表示“尝终日”是“思”的时间状语,翻译为“地”。句②③④中的“而”连接的是状语“?、顺风、登高”与动词中心语“望、呼、招”之间是“前偏后正”式的关系,这三个状语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句②可以翻译为“地”,句③④可以不译。

有人认为句④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此殊为不妥。所谓承接关系,指的是“而”字连接前后动作的先后顺序、分句之间的时间先后以及条件与结果的关系等。“登高而招”既非时间,又非条件与结果关系,虽然前后出现了两个动作,但“登高”仅仅是“招”的行为方式,自然应归属于修饰关系。表示这种动作行为方式的状语连词“而”,在文言文中俯拾皆是,足可为证。

如:①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愚公移山》)

③攀援而登,箕踞而邀。(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句①是说“面对溪水钓鱼”,句②是说“向着山居住”,句③是说“攀着石头,抓住藤条树枝往高处登,两腿像簸箕那样地张开蹲坐着游玩”。四个“而”字,唯有最后一个可以翻译为“着”,其余皆可不译。“临溪”“面山”“攀援”和“箕踞”都是动词“渔”“居”“登”和“遨”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对后边的动词具有修饰、限制作用。

四、用为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而”。

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这是一个典型的二重复句,第一分句与第二、三分句之间是一重因果关系,第二、三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全句是说“积累善行,形成美好的品德,因而人的智慧自然就得到了,通明的思想自然也就具备了。”如此看来,“积善成德”是“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两个结果的必然原因,二者存在着必然的因果逻辑关系。若将其置于中国古典哲学这个层面来分析,苟子也是秉承了先贤们视修善养德为大智慧,而斥个人的机变巧思为小智慧的一贯宗旨,自然会将“积善成德”推为获取“神明”和“圣心”的重要前提条件,那么我们将这个“而”字解释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也自然有其充足的根据。

五、用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前一分句提出假设条件,后一分句则是由它推出的情况或结果,可译成“如果、假如”等。

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是由一个反面假设句和一个正面假设句所形成的对比句。“锲而舍之”,提出反面假设,推出“朽木不折”的结论;“锲而不舍”,提出正面假设,推出“金石可镂”的结论。“而”字用在两个假设条件之中,是典型的假设连词。

“而”作为假设连词,又往往用于假设条件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如:

①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国语·越语上·勾践灭吴》)

②人而无知,与木何异?(范缜《神灭论》)

③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清稗类钞·冯婉贞》)

这四个“而”字均位于假设条件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均译成“如果”。

六、用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成“又”,或不译。

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里的“而”字连接“六跪”和“二螯”,属于平等排列的关系,不译。

猜你喜欢
虚词连词状语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状语从句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